記得幾年前我帶著學生,到台南的古蹟名勝赤崁樓參觀。正在化思古之幽情時舉頭一看,矗立在赤崁樓後方的一所學校,顯得非常不協調、也很突兀。因為它的頂樓是用大紅色的鐵皮覆蓋著,遠遠一望真有點像工廠一般。說到工廠!話又說回來,近幾年台北市也興蓋或改建一些游泳池。但由於疏於顏色和材質與原建築物的搭配,也顯得像校園裡的大工廠。或許有人會說:「經費不足,只能如此」。然而前不久我和同事到宜蘭一所極為偏僻的南澳鄉武塔國小地方參訪。大家都驚豔其校園優美而富有特色,而讚嘆地說:「台灣有這麼漂亮的學校啊!」,我說:「即使是北歐的學校,也只不如此」。於是大家又落漠而感慨地說:「那我們台北市呢?」台北市?我曾經參加我們教育局舉辦的「宜蘭學校建築參訪」。參觀他們學校建築之後,在座談會上大家都不約而同地讚賞一番。而宜蘭校方代表除了介紹其校建築特色與意義之外,總會很自豪地說:「我們只用多少錢!」記得當時一位參觀者,問到:「請問你們是怎麼做到的?」他得非常回答有哲理他說:「我們是用三流的建材,請一流的建築師」。真的!不是不能用鍍鋅鋼板,而是要再加一點巧思。剛才談到武塔國小,它們的校園有一座「聚會所」也是用鐵皮和工型鋼搭建的,但是卻顯得非常富有美感和深俱特色。這不是印證了「創新始終來自於用心和巧思」的道理嗎?近來頗為暢銷書《北歐魅力I.C.E.》裡有一段文章寫著:『有一位瑞典建築設計師,在參訪台灣之後說:「我深信台灣是一個快速發展的國家,但是這裡的建築師好像從來不對話。」』﹙因為看過一段時間了,所以上述話或許和原著有一點點不盡相同,但意思是正確的﹚這不是一句相當耐人尋味,也值得發人深省的話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