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教育參訪見聞
一、 前言
風清雲淡秋高氣爽,楓紅杏黃飄染了北國,嵐霧飄邈輕撩了群山。大地綻放萬紫千紅的色彩,原野吐納濃郁馨香的氣息。遨遊於詩情畫意的國度,恣意於繽紛綺麗的世界、怎不叫人快意。從小家庭的影響,與大學日文系的薰陶,及近年來周遊的蘊育。因此,「日本」對我而言並不陌生,甚至可以說是親切。雖然我曾馳騁於新幹線,造訪名勝古蹟;川流於鄉間小徑,探訪風土民情;踏過鄂霍次喀海域的流冰,浸過鹿耳島指宿的砂浴,登過北海道的大雪山。然而,在如此季節裏,與教育界的精英先進,連袂觀摩見學異國的教育,實屬令人愉悅且極富意義的事!。
二、 我發現了什麼?
蘊育國家人民素養的因素不外乎,生活環境的陶冶、文化傳統的涵詠、週遭人物的影響……等。然而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立國的精神。什麼是立國的精神呢?它關係到人民觀念的形塑、信念的培養、習慣的養成、行為的規範。
我們知道歐、美有基督教教義―「聖經」作為基石,所以人道、人權、人文精神得以闡揚;印度、泰國有佛教、印度教為依歸,則得以樂天知命、崇尚自然;回教世界有「可蘭經」作為日常生活行為作息之準繩;而日本則以神道、武士道作為行為舉止之規範,與待人處事之依據。
要了解日本生命力的根源,可以從日本明治維新名人新渡戶稻造(現在日幣五千元紙鈔上的肖像人物)所著的「武士道」一書窺視端倪。他指出日本人注重「實用主義」與「知恥精神」。因此,其養成教育中,特別著重仁慈、守禮、榮譽、忠誠、勇氣和自制的培養。這些涵養的結果,所蘊育出來的特質,在此次參訪中,都一一呈現。
(一) 敬業盡責
學校的教師和家長,都各司其職盡心盡力。教師非常投入教學、尤其是教室的佈置方面更是別具用心,幾乎能貼的地方都貼了,整間教室甚至走廊,都佈滿了學生的作品、學習活動照片、教學相關的資料、學校的願景、年級的目標、班級的守則……等等。這種情形我在天母的美國學校也似曾相識。
令人非常訝異的事是,所有服務人員包括家長一律用站的,且服務桌後方,沒有放置任何椅子,一站就是兩、三小時。其間即使無人過問,依然筆直而立,未見交頭接耳談天說地論八卦。她們總是笑臉迎人親切招呼,真有點像「大葉高島屋」的櫃檯小姐。還有,即使是社區居民,參加僅演出十分鐘的節目,依然按規定服裝整齊劃一,而且和小學生一樣,循序上台、依序下臺,處處都表現出循規蹈矩的修養。
(二) 惜物樸實
日本國民所得是台灣的2.674倍,如此富庶的國家,想當然爾其學校設施設備必超乎我國許多。然而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其設施設備,竟然落後台北甚多,有些項目甚至連台灣鄉鎮的小學都不如。例如在台灣早已淘汰的電腦,至今尚且使用。陳舊書架的木板早已斑剝磨損、書脊用膠帶黏了好幾回、操場上除了鐵製爬杆、鞦韆外空無一物,別說PU跑道,就連遊戲器材也不見蹤影。
尤其令人不敢相信的是「營養午餐」,其內容或許有營養,但是在種類、數量上少得可憐,更談不上色、香、味俱全。以我們這次來說,僅有兩片蘋果、一盒牛奶、一碗飯、半碗勾芡、及數個小雞肝和薯條。而我們團員中,有人將勾芡的汁留下來,同桌的學生覺得很奇怪,示意其喝乾淨,當然她也入境隨俗的一飲而盡,學生們發出滿意的微笑。
(三) 崇尚自然
我們知道豐富的學習環境,才能刺激學習活動的進行,才能自學自習,從中培養基本能力。我們可以看到日本的學校環境充滿了植物,注重自然之美,力求樸素、清潔,因此非常適合兒童進行各種探索活動。他們教室內沒有豪華的擺設,然而在走廊上卻擺滿了教具、文具及工具,隨時讓學生取用學習。為了讓學生能親近自然、和自然和諧共存,幾乎每一所學校都會保留一塊自然生態區。在這裡,野花、野草任其生長;而且校園裡盡可能保持原貌,砂就是砂、土還是土、小溪流貫川校園而過,也不以為迕,一切順應自然。
在臺灣,我們所看到的校園是盡量人工化,水泥、柏油、瓷磚、草磚、連鎖磚……等等。然後再設計美觀的花圃,種上多采多姿的花朵。是賞心!是悅目!但是好像遠離了自然。
(四) 尊重有禮
老師、學生相遇都會笑臉迎人、鞠躬打招呼,其家長招呼客人更是一絕。例如有人專門站在服務處,詢問您要喝咖啡或紅茶,她會親自為您泡好並端給您,甚至跪著為您服務,實在是令人有點受寵若驚。
在所參訪所有小學或名勝古蹟中,我們發現他們鞋子的擺置方向,永遠是朝外,其意義是方便下一位使用者;過馬路時一定是車子禮讓行人,有一回團員因會錯意,而發生驚險鏡頭;還有即使塞車,也會永遠保持車行距離,喇叭聲更是聽不到的。
(五) 追求完美
每個空間整齊清潔,物品擺設井然有序;每位教師衣著整齊,男生一律西裝,女生則著套裝;若是上自然科,則像醫生一般著白色工作服;上體育課,自然是穿著體育服。即使愛心媽媽蒞校服務,也都穿著非常端莊典雅。
日本的小朋友上學至少有三雙鞋子,一雙是從家裡到學校的路上穿的,一雙輕便的布鞋(像工夫鞋)是在教室及走廊穿的,另外一雙就是上體育課在操場穿的球鞋。通常學校會有拖鞋讓參觀的外賓使用,而廁所裡也有專用的拖鞋。他們始終不厭其煩的換來換去,總是在適當的場合,做出合宜的裝扮和舉止,如此給人一種優雅的感覺。真是印證了一句話:「方便就隨便,不方便就是美」。
(六) 體驗實踐
「知識」須透過經驗,才能落實於生活,而生活的體驗方能產生智慧。所以必須以貼近兒童生活經驗的體驗學習,來使「知識」內化和活用。使學習變得有意義,有意義的學習,才會進一步豐富兒童的生活經驗,從而培養躬行實踐的精神。
日本是個務實的民族,其重視「知行合一」,也就是「即知即行、行而有恆」的精神。我們可以從他們的教學中,發現其注重體驗與實踐的一面。如:一年級孩子學做糕餅、以量尺實際丈量校園、用校園花草製作玩具、以紙箱製作道具、照顧幼稚園孩子……等。在生活規範上,力行勤儉、樸實、整潔……等。如:不留廚餘、東西迅速用完歸定位、所使用的紙張一律是再生紙……等。
三、 學校課程與教學
日本為因應其教育改革,乃提出以培養「生活能力」為21世紀教育之主軸。而所謂「生活能力」是「自己學習、自己思考、自己判斷、自己做決定、自己行動、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自律、自治、寬容他人不同的意見、體諒別人,具有與人協調的能力;並對美的東西、對大自然存感動的心,對生命知珍惜,對人權尊重,具有正義感、公德心、義工的服務精神;最後擁有健康的身體和堅強的毅力。
在國小一、二年級設有「生活科」,也就是綜合科的學習;國小三年級以上設綜合科,其重點為:重視橫向課程(與我國六大議題相似);以地域性文化為主題(與我國學校本位課程類似);以小朋友關心的問題為主(與我國主題式教學相當)。然而日本的「總合性學習」和我國之「綜合活動」,在教學型態、課程內容、活動方式、理念重點上,仍有其特殊之處。
(一) 方向―
1. 學校本位
一進入學校,就可以感受到什麼是「以學校為本位」的學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校歌」、「校章」、「學校目標」、「鄉鎮之歌」,甚至有學習精神標誌的雕塑像。特別是「校歌」和「校章」一定被表彰得非常莊重,而懸掛在學校最醒目的地方。其次是「學校目標」,也就我們的學校願景。它幾乎無所不在處處可見,尤其是每間教室的最前方上。其所學習的課程內容,也是以學校為中心的歷史、地理、風土、民情、自然、生活、物產……等等。
2. 班級主體
學校之下,有「年級目標」。當然也非常重視班級的主體性,每一班都有「班級目標」,就懸掛在「學校目標」的旁邊,以及「團隊目標」到個人的「期許」,還有每一月份的「生活與學習目標」,這些都高高掛在教室四週。這種由個人到班級再擴大到整體學校,甚至社區、鄉鎮的學習,孩子怎能不會「愛己、愛家、愛校、愛鄉、愛國家」呢?
(二) 主軸―
1. 生活能力
日本在其國民教育政策白皮書揭示著以「培育開啟新時代的心」和「培育學童面對21世紀之生存實力」為教育目標,並且標榜著以「豐富情感教育」為教育內容。因此非常重視「生活能力」的培養。小至「如何吃魚、如何洗手、如何做糕餅」,大到「照料幼童、推銷物品、動物的養殖、小木屋建築、議會的召開……」等等。確確實實地將「教育的目的是為將來生活而準備」的理念,發揮了淋漓盡致。
2. 生活規範
「愛整潔、有禮貌、守秩序、勤勞動」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口號,然而在日本卻是能將其落實實踐。到處整整齊齊、乾乾淨淨、動靜分明、優雅有禮。我發現他們很愛劃「線」,擺鞋子的地方、課桌椅的放置、物品的擺置……等等。只要是會移動的東西,都要規定位,而學生的言談舉止也都有一套「標準作業程序」。例如:如何提問、坐和站發言時,應有的態度和姿勢與聲調、如何如厕、如何吃飯、洗手、如何與他人應對……等。如此勉強學生,使其養成習慣,久而久之自然內化為行為的一部分,呈現於外就是優雅的氣質。
(三) 方式―
1. 由簡而繁
記得第一次看到天母日僑學校徵選模範生的首要條件是「不給別人添麻煩」。當時覺得不可思議,怎麼會如此淺顯而白話呢?反觀國人所教、所學、所展現的內容繁多且意義深遠,外觀則講究精緻、美觀、華麗。然而如果我們的對象是小孩子,所要傳達的是否應考慮他聽得懂的辭彙,所要要求的是否應考慮他作得到的事。如此一來,就能了解和認同日人的作為了。看!他們所教的書法,一次一個字,認真的把一個字寫好。生活公約簡而易行,確實執行,即能展現美德。
2. 由近而遠
日本小學課程的特色是內容都非常簡單,素材都是日常生活常見的。包括家畜、家禽、蔬菜、水果、河川生態、當地土壤、民俗節慶、商店行業……等等。我發現每間教室或活動區,幾乎都張貼著他們師生共同自製的社區地圖。他們讓孩子透過製作、調查、訪談、探究、提問、研討……等過程,而將資料塡在上面。使學生確實認識、了解,進而關懷社區。
(四) 活動―
1. 以兒童為中心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幾乎沒有老師「教」的感覺,而是處處以學生的期望和意願為依歸。雖然是同一主題,但是每一位學生的活動都具有多樣性。學生自己創作、表演、統整,因次,感受不到一般上課的氣氛,只見孩子個個為自己所設計的活動,專注賣力地進行活動學習。從他們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們是滿足的、快樂的,充分作學習的主人。想想看!我們平時教學,是否太急躁了,以致於學生聽的比做的多,而缺乏體驗的學習和發揮的空間。因此,我們可否改變一下,不當「鷄婆」而當「產婆」;不再「領導」,而是從旁「輔導」。
2. 從做中學
日本在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充分服膺杜威所倡導的「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讓學生透過具體性活動,將體驗轉換成經驗,而養成「學習」、「生活」、「精神」的自主能力。一改過去「座中學」的型態,充分動用五官接觸及運用「自然」、「社會」、「藝術」課程,增進生存能力。
四、 問題與反思
日本與我們同為島國,同屬東方民族,也深受儒家思想影響。因此,無論在生活習慣上、觀念文化上、價值信念上,都和我們極為相似。然而今日之日本,於許多領域方面,獨占鰲頭、出類拔萃早已為人所稱頌。譬如:在科技上,有諸多方面執世界之牛耳;在經濟上,更不讓白人專美於前;在環境上,整潔有序、風景秀麗,不惶多讓於歐美;在文化藝術上,獨樹一格的「和風」,和東西合璧、新舊融合的景致,更是獨步全球;在人文素養上,謙恭有禮、負責盡職,再再展現出優雅的風華。
看看別人想想自己,確實我們也有許多不凡的成就。試想以我們蕞爾小島之人力物力,能嶄露頭角於世界,誠屬不易。我們有「追求成功」的衝勁,有「持續改善」的理念,以及「勤奮負責」的精神,以致造就了經濟的奇蹟和社會的發展,也因此享受物質文明的便利和喜悅。然而我們似乎又少了什麼?也失去了什麼?環顧世界,以我們的成就,應該擁有更多的尊嚴和快樂才對。但又好像不是如此!這是為什麼呢?物質文明沒有帶來感性的提升,知識充實沒有增進理性的蘊育。少了「感性」讓我們一味追尋感官的滿足,缺乏「理性」使我們憑感覺抉擇。以致於有品質沒有品味,有觀念沒有信念。凡事講究表面的排場、數量的眾多,不思考真正核心的價值。平時仁義道德頭頭是道,一旦利益攸關時,就捨義理而就利益;有爭議,就不論是非、只談交情,不說真理、只看立場。如此價值觀和是非觀的「無恆常性」,怎能展現出令人尊重的「格調」呢?
五、 結論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日本教育確實做到「由簡而繁」、「由近而遠」,落實以學生為中心、以學校為本位、以社區為焦點。一切教學活動以生活為主軸,重視生活能力的培養和生活規範的訓練,讓孩子崇尚務實、愛好自然。如此理性、感性焉然而生,觀念、信念卓然而成,優雅風範高雅氣質自然流露。因此我們的教育要培養的不再是知識的堆積,而是篤行實踐的能力和信念;要增進的不再是錯誤的糾正,而是明辨是非的知識與技能。我們的生活所欠缺的不再是物質的需求,而是心靈情感的感受和感動;所著重的不再是感官的滿足,而是自然人文的尊重與關懷。當然!更重要的是,我們不是不做,而是不知「要做」和「怎麼做」以及做下去的堅持。知道了「日本為什麼能?」我們應有「我們也能」的豪氣和「有為者,亦若是」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