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種「感動」
生物的一切作為皆為「生活」。「生」乃延續生命,「活」就是為了立身於世間,而人當然也不能例外。為了「生」必須「活」,為了「活」必須「生」,如此生生不息周而復始。到底是為了「生」還是為了「活」,想必是互為表裡。活著就會面臨諸多有形無形的問題,待我們去適應去解決。如何面對問題、克服困難、使自己生活得更好,這就是受教育的目的。而小學階段教育的目的,應該是以養成健全人格為宗旨。其內容當是教導孩童待人處事的智慧,增進其基本知識技能,建立正確人生觀,及鍛鍊強健的體魄,和堅忍不拔的毅力。使其活得有成就、有尊嚴、有自信、有幸福感。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使「人」能過得「好」的「生」與「活」,當然也是教育的目標。
人的行為舉止皆取決於「觀念」,而改變觀念的原動力是一種「感動」;感動是人對外界刺激所產生的激烈反應,而這反應會促使其改變原有的想法。所以成長是一連串的痛苦、羞澀、驚奇,最後脫繭而出卓然有成的喜悅。我們可以回憶一下,一趟旅遊回來後仍能留在腦海中的,往往是那些較新奇較刺激的事蹟罷了。我們再想想看每天不知和多少人碰面,但初次與戀人驚鴻一瞥的情景卻是永生難忘。又如我們每天開車上下班不可謂不專心,君不信閉上眼睛四、五秒開車看看,相信一下子就出狀況了。然而能說出一路下來所見所聞者寥寥無幾,倒是第一次開車的窘狀令人永生難忘。難怪大家皆認為:「第一次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刻骨銘心的」。每天看報紙、連續劇大都精彩有趣,但是看了一、二十年的我們,又記得多少呢?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關接收外界訊息的讀、看、聽、說等,其實大都是一種直接反應。就好像電腦一般只是依照指令讀出資料,但並未更改內容且存檔。這個「存檔動作」在人腦來說就是記憶,而更改內容則是一種「重新組合」。
那麼按「enter」 的動作或意念,不就是所謂的「感動」嗎?所以有效的學習必須有「刺激」、有「感動」,唯有「感動」才能使新知識和舊經驗在腦海中激盪、發酵、融合。如此新的觀念焉然而生,自己的思想體系也重新組合。於是自然而然表現在行為上,久而久之即養成習慣且展露於個體,最後形成品格的一部份。我們以一個例子來說明這個道理好了:以前在他人面前抽菸這個行為是被認同的,行之多年也不以為忤(舊經驗)。近年來知道「吸菸」及吸入「二手菸」者容易致癌(刺激),因自己吸菸而導致於自己或他人容易罹患癌症,是可怕的、是不道德的(感動)。於是在他人面前吸菸是不道德的,自己抽菸也有違健康甚至可能罹犯癌症,而面臨死亡這件事是可怕的(新觀念建立)。然後他選擇不抽菸或少抽菸,要抽菸就到不影響他人的地方抽(行為改變)。以後他都如此(行為改變),大家都認為他懂禮貌(品格的一部份)。
如何給予適當的刺激以引起感動呢?我認為必須由「嘗試錯誤、從做中學;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等原則著手。我們應該提供各種嘗試的機會,讓孩子多聽、多看、多說、多想、多做、多接觸。從而發現自己的天賦和特質,再加以啟發和引導,使其潛能得以充分地發揮,進而認識自己、肯定自己、建立信心,以便將來從事與自己志趣和能力相關的工作,如此從工作中得到自我實現,這應該是馬斯洛所說的:「人類最高需求的滿足」。小學教育應該是培養孩子能接受失敗,使孩子不逃避失敗、不怕失敗、由失敗中記取教訓,修正改進最後趨向成功。因為恐懼失敗、在乎失敗,這會讓人遇事裹足不前,不敢主動嘗試新事物。因而無法累積知識獲得經驗,他的思考模式和感覺觸角都是封閉僵化的。那麼他對事不容易「感動」,自然無法內化本質。如此他更是一位易於失敗的人。這也正是李遠哲所倡導的「新五育」中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鍥而不捨追根究柢的能力」。所以當孩子失敗時,應該鼓勵他使其增加忍受挫折的毅力,幫助他把困難和問題找出來,加以引導修正而非責備或置之不理。我們更不要去壓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事物的天性,反而必須鼓勵其主動求知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