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
|
成為家族會員
|
RSS訂閱
|
回ET家族
|
回臺北益教網
藝術教育2.0
藝術教育2.0
家族
|
相簿
|
話題
關於我們
狀態顯示
累積人次 :
113616
成員 :
1
本家族線上成員 :
0
SNS vs. 藝術教育
前次提到韓國經驗的Cyword,這個網站的價值主要來自它結合並發揮兩種Web 2.0網路生態的優勢:IM (Individual Media,一人媒體)以及SNS (Social Network Services,社交人脈網路)。我們可以先從SNS開始思考藝術教育的發展可能。
學習,從來就沒有離開過社群,藝術領域的敎與學,某種程度來說,更常透過教學群組或學習群組的互動來完成;除卻某些特殊的、特定的藝術教學領域,對於運用社群強化教學與學習成效的重視及努力古今皆然。數位時代...網路生態下的教學,直接在這樣的期許下放大效應。然而今天我們可以檢視我們已經習以為常的Web時代:資訊豐富的網站、大量的資訊電郵,甚至某些持續進化的數位內容行動載體;數位內容,特別是對於藝術教育十分重要的影音形式的內容,都在量甚至品質上大幅成長。然而這些關聯,或者我們可以用「訊息(內容)的傳播方式」與「取得資訊的方式」來觀察這些資源,多半是點對點、被動取得的;縱使幾年前如微軟所倡導的觀念「推播(PUSH)」,也僅做到「積極將菜端到桌上」,強調的是內容製作者的主動性,今天看來,仍是十分惰性的互動形態。
某種角度而言,Web 2.0中的SNS是一個嶄新的互動形態。舉個例子,透過SNS的機制,你可能原先基於某種理由登入了A的資訊網,卻在網頁中發現B的網站內容對於你的資訊需求更有助益(當然這個發現並不偶然,程式可能某種程度「人工智慧地」反應出B資訊的被點選率),同一時間,正在上網的C發現你也在搜尋或取用A的資訊,透過集體學習或類似共同撰寫的維基(Wiki)機制,你有意無意地與C共同進行學習......類似這樣的交叉關聯,在實際的網路環境中,經常規模與複雜程度更複雜或更精緻到超乎你原先所設想,有可能在嘗試透過造訪一個藝術教育教師或藝術家的部落格的同時,與數十甚至數百人共同工作或分工學習。借用騰訊(騰訊的QZONE是目前中國最大的SNS公司,會員約有5700萬) 執行副總裁吳宵光的說法:「SNS的主要組成條件是,讓用戶在網路上擁有屬於自己的『個人屬性』和『關係鏈』...」
藝術教師與大多教學者一樣,在實際的教學場域與構思教學的夢境中,教學者與學生一同出現在一個大致循序的時空中。透過SNS所展開的藝術教育現場,將改變或開啟怎樣的教學方式?對於我們所習慣的、已構築並運行多年的教學邏輯與思維有怎樣的挑戰?現在開始想,絕對不算太早!
梭子老師
在ET家族發表於
2007-06-01 15:34
留言 (
0
)
|
人氣 (
1368
)
|
讚 (
0
)
留言(
0
)
姓名
E-Mail
網址
內容
請輸入右方驗證碼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臺北益教網
文章分類
藝術教育(11)
藝類思維(13)
教育哲學(0)
未分類(0)
<<
2024年12月
>>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資源分類
推薦網站(0)
推薦教學素材(0)
未分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