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
|
成為家族會員
|
RSS訂閱
|
回ET家族
|
回臺北益教網
書香雙園
教師閱讀成長空間,歡迎關心教育的夥伴一起參與!
家族
|
相簿
|
話題
關於我們
文章分類
閱讀摘記(12)
好書推薦(29)
教學分享(5)
心得分享(12)
新書導讀(9)
閱讀規劃(3)
未分類(0)
資源分類
教師閱讀作業(1)
社會領域教學(5)
未分類(0)
狀態顯示
累積人次 :
967018
成員 :
9
本家族線上成員 :
0
<<
2024年11月
>>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身教 ~涓涓身教,善盡親職》
◎閱讀書名:《身教 ~涓涓身教,善盡親職》
◎書籍作者: 鄭石岩 先生
◎圖書出版: 1998 台北:遠流
◎閱讀時間:1999年
一、讀書摘要:
本書作者
鄭石岩
先生提出親職教育的重點在於平日親師的身教。所謂「身教」是指父母、師長等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互動的經驗內容,其包括:平日行誼、生活態度、價值、信仰…,也來自愛、學習和工作的表現。
成長中的孩子會透過
認同作用
將父母、師長的這些「身教」的內容直接拷貝在腦海裡,這些拷貝的內容往往會成為日後個人思考、態度與價值判斷的依據。所以父母、師長的身教內容會在潛移默化中對孩子造成深遠的影響,尤其對學齡前的孩子影響力最大,因此為人父母、師長若能以正確的態度、價值觀與良好的處事能力、思考方式和孩子相處,自然地,孩子的優良品行、才華與智慧就能不斷的發展。
成長中的孩子透過
模仿
與
認同
來學習,因而親師的身教會在無形中對孩子造成影響,孩子從父母、師長平日的示範中學習所需的各種能力,也透過認同作用由內而外的將外在世界融合到意識之中,進而開展表現於各方面。由於童年以前,孩子語言、邏輯能力尚未發展,所以更容易透過認同作用將父母的身教直接烙印心底,就如同樹木生長主幹一般,幼年的學習經驗對日後的影響更是深遠。
那麼,身教要從何著手呢?最基本的方向便是由父母、師長的”以身作則”開始做孩子的學習典範,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有:
(1)
愛與成長---對孩子的愛是沒有條件的,無論孩子資質、性向如何,都要以愛來協助他發展成他自己,欣賞並鼓勵他們的優點,用愛支持他們自我實現。
(2)
責任與使命感---教育的責任是生命實現的一部分,父母、師長有責任積極的教導孩子,讓孩子從生活中健全成長,這是對生命意義責無旁貸的使命。
(3)
安全感與信心---父母、師長要有足夠的安全感與信心配合思考與問題解決的能力來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挑戰並讓孩子有主動嘗試、學習的機會。
父母、師長若能把握這些重要的身教素材,在日常生活中自然的展現,孩子便會透過學習、模仿也習得這些生活態度。其實父母怎麼做,孩子都在看,所以父母能有能力愛關懷他人,孩子便學得相愛、父母能有負責任的處事態度,孩子也會為自己負責、父母對子女有充分的信心,孩子便會主動的嘗試、學習、父母有足夠的安全感,也能促使孩子發展穩定的情緒………。身教的素材就在平日生活中自然的展現,由父母良好的示範做表率,孩子便能健康、健全的發展。
既然如此,生活中的事件就是孩子學習的機會,父母要指導、示範和創造給孩子的學習機會,如:平日的家事可由父母領著子女一起動手做,不但讓子女學習家事能力也進而培養其積極勤奮、肯做事的態度。在家庭中父母和子女共同討論、解決問題、共同參與家庭聚會,能讓子女學到待人接物、應對進退的原則並發展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面對生活中不如意的事,父母能勇於承擔並妥善管理個人情緒,子女也會在耳濡目染下學習負責、勇氣與良好且穩定的情緒習慣。由此看來,生活中很多的事件都是很好的身教材料,它們是需要透過深度認同而習得的,諸如:品德、孝道、價值觀、倫理觀、信仰態度…..,並非口語教導所能做到的,因此身教的重要性不容忽視。
除了父母、師長的自身的示範身教外,閱讀也可以提供子女有益的”
替代性身教
”,父母引導子女一同閱讀故事、傳記是很好的方式,透過閱讀我們可以習得故事、傳記主角的智慧、態度與志氣、風骨,而得到切身體驗的教育效果,這是種間接性的身教,能補足父母本身有限的身教範圍。當然,整體社會的教化,如:社會文化、習俗與傳播媒體….等,也會形成一種”
集體身教
”的作用,所以父母要注意傳播媒體的品質,避免子女心智發展受到戕害。然而最根本的做法還是要共同改善我們社會中的不良風氣才行。
教育最重要的場所在家庭,為人父母者的平日身教不可不慎。
二、內容評析:
在”身教”這本書中,作者指出身教的重要要,我覺得這對於日後要為人父母,或師長的人有許多值得參考、注意的地方,所以企圖對本書提出的觀點做一些個人的評析。
1.
身教在社會學習理論中具有相當的重要性。在班杜拉(Albert Bandura)的社會學習理論中,其以觀察學習和模仿的概念來說明在社會情境中個體的行為受他人的影響而改變。觀察學習是從觀察別人的學習經驗後自己即可學習到新經驗,這樣的歷程是種替代學習。模仿則是個體在觀察社會情境中某個人或團體行為時向其學習。模仿的對象稱為楷模,一般兒童最喜歡模仿的楷模是他心目中”最重要的人”。以此觀之,父母通常扮演兒童早期最重要的人,所以其言行、態度便會讓兒童起而模仿,這便是身教,在學齡階段教師也可能是兒童最重要的人,所以父母、師長的身教對孩子會有深遠的影響。而傳播媒體或故事、傳記則可以產生替代(觀察)學習的作用,對孩童亦會造成影響,所以為人父母、師長者,也要隨時注意孩童所接受的替代性身教與集體身教的影響。
2.
身教有助於發展兒童多元智慧。以多元智慧理論的觀點來看,智慧至少可分為七種,分別是:語言智慧、邏輯智慧、空間智慧、肢體-運作智慧、音樂智慧、人際智慧、內省智慧。多元智慧打破傳統智力掛帥的思想,提供更寬廣的範疇讓兒童更能適性發展。在”身教”一書中,作者提醒父母、師長,要有追求真實的態度,協助孩子健全的發展,他引施維爾提出的人的性向、興趣分為七種價值傾向,有:美感、人道、智慧、經濟、權力、宗教、快樂的價值,人必須面對自己的真實,尋找適合自己發展的方向。因此他提醒父母要以務實的態度讓孩子適性發展並幫助孩子自我實現,這樣的想法與多元智慧的觀點相互契合。然而,我還認為:父母、師長本身的身教素材中就是包羅萬象,如:和孩子一起欣賞音樂,可以啟發其音樂智慧、讓孩子參與家庭聚會,幫助其尋找人際智慧…..,所以父母、師長可以透過各方面的身教來開啟兒童多元智慧的發展。
3.
身教的原則建立在人本的精神上。作者提出的身教是一種建立在無條件的愛與尊重的前題之下進行,絕非強迫孩子去學習,父母、師長的角色是一個引導者,目的是幫助孩子能有健全人格與問題解決能力的發展,進而促進其自我實現。
4.
日常生活就是身教的教材,傳統文化的精神價值需要身教的傳承。對於我國傳統的倫理與孝道,作者認為要落實在平日生活之中就要透過身教,試想:若要以語言來教導兒童懂得孝道,能有幾分傳真呢?倒不如身體力行的去做,孩子自然會懂。作者對於傳統文化價值的肯定是令我相當欣賞的觀點,沒有文化,我們就沒有根,所以有價值的文化需要被保留、傳遞,而透過身教的示範便能傳承文化價值。
當然,書中還有許多相當具啟發性的觀點,如:提出宗教信仰的重要性,足以為精神生活之寄託,所以父母要培養子女有正確的信仰,這樣的身教平日我們可能沒有注意,作者的觀點是很值得參考的。
參考書目:
1.
鄭石岩著(民87):身教。台北:遠流。
2.
張春興(民85):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3.
李平譯(民86):經營多元智慧。台北:遠流。
4.
黃德祥著(民86):親職教育。台北:偉華。
陳泳惠老師
在ET家族發表於
2008-04-06 13:41
留言 (
0
)
|
人氣 (
2648
)
|
讚 (
0
)
留言(
0
)
姓名
E-Mail
網址
內容
請輸入右方驗證碼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臺北益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