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馬英九日前呼籲國人不該懶在家裡不運動,兒童福利聯盟則公布國內兒童運動調查報告,發現民眾不愛運動的習慣似乎是從小養成。
12年國教即將上路,體適能列為比序項目,簡單來說,各校必須更正視體育教學,然而,究竟有多少老師會教體育?
未來全國15個免試就學區,目前有11個區將學生體適能列為比序項目,僅基北區、竹苗區、中投區及台東縣目前尚未納入,可見各就學區將學生體適能視為學生未來參與社會生活適應及競爭的重要項目。 當然,未將體適能列入比序的4區,並不代表它不重要,應該是考量學生天生體能條件、環境背景各有差異,如何採計才能達成真正的公平。筆者同意各區對體適能採計有不同的看法,但其最終目的及用意,都在讓學生培養終身運動的習慣,養成健康的生活意識進而適應未來社會生活的挑戰。
國中小體育課僅2節 鄰近國家中最少
不過,依據兒童福利聯盟日前公布「2012年台灣兒童運動狀況調查報告指出,學童看電視的時間是運動的7倍以上,上網時間是運動時間的5倍。超過7成國內學童校外運動時間每周不到2小時,與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澳洲等國相比,敬陪末座。 另外,台灣國小體育課每週僅占兩節課,鄰近國家中最少,甚至有3成8學童的體育課,曾被借去考試或另做他用。 父母「唯有讀書高」的價值觀,也使學童更難運動。近5成4學童表示曾因功課太多而無法運動,近4成8不能運動的原因則是要補習考試,4成1是因為「爸媽要求念書」。
首先,追溯師培機構普遍極度缺乏體育課程教學專長教師,師培生當然也就不會體育教材教法。目前的小學教師資格檢定考試,只檢測「國語文能力測驗」、「教育原理與制度」、「兒童發展與輔導」、「國民小學課程與教學」等4個科目,並無法測出教師的體育專業能力。
進一步檢視中小學校園現場,教師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主要決定者、策畫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多年來,國小包班制被視為理所當然,在目前的國小課程編排結構中,體育課大多數由班級導師來教授,教師來規畫教學活動、提供訊息及引導學生的活動進行。所以,每個班級的體育課的教學品質,很容易為老師的專業能力所左右。
目前國小體育課教學的困境還包括 :
一、健體課程大都由導師擔任,容易被其他課程取代。
二、擔任體育課教師專業知識不足,在運動技巧的教學上較不足。
三、配課問題,造成體育科任教學無法落實。
四、考試領導教學,專長教師不足,多元化的體育教學容易被忽略。
五、級任老師擔任教學,偏重學科理論,教材內容術科學習時數不足,學生實際活動量降低,導致體適能明顯下滑。
六、各學習階段體育課銜接問題。
體適能列比序 有多少國中老師會教?
依據教育部2010年12月統計資料,現行國中對於體育課程喜歡程度達61.5%,普通佔32.6%,不喜歡僅佔5.9%,可見體育課程受學生喜愛的程度,加上近年學生意識抬頭,多半學校不敢輕易將體育課配給其他科目教師,或是借給其他學科來上課或考試。
不過,需注意的是近年來不喜歡上體育課的比例有逐漸提升的傾向,筆者曾經在任教學校詢問學生喜歡上體育課的原因有哪些?多數學生表示上課很自由,老師不囉嗦,可以聊天,只有少數學生認為可以充分運動,更有多數的學生是因為可以跟好朋友一起打球,因此喜歡上體育課是否就是代表老師教得好,可能需要做進一步的研究方能論斷。
現行國中體育教師,多半為國內師資培育機構等大專院校體育科系所培養出的專業教師,在課程上從各單項運動的教材教法,各項術科的教學,到運動教育學、運動生理學、運動心理學、運動生物力學、運動社會學、運動教練法及運動傷害防護等學科項目,並經過師培機構的教師養成教育,才能到各國中擔任體育教師。
但在過去升學導向、考試引導教學的情形下,體育課多半不被重視,只有少數以運動競賽為升學跳板的項目方為學校所重視,體育教師在教學上的付出及努力,多半被以考試不會考、運動將來沒出息等主觀因素而被抹煞。
當教學的熱誠被澆熄時,取而代之就是一個哨子兩顆球,反正學生有運動就好,未來要對健康負責的是學生自己,正因為如此體育教師的專業才會無法彰顯。
12年國教學校體育要注意甚麼?
一、正視學生體育成績評量的改變。
未來12年國教在學生學習評量的變革,將以往成績評量的分數制,改為五等級評量,且嚴謹的訂定統一評量標準。
內容評量標準係依據課綱制定,共分為:
1.四項主題(認知、情意、技能、行為)
2.八項次主題(運動知識、技能原理、學習態度、運動欣賞、技能表現、戰術運用、運動計畫、運動實踐)
3.每一次主題皆應設計出符合該項五等級之成就表現評量標準。
二、體適能納入升學比序應有思維。
體適能≠體育教學≠考試≠體育課單元,體適能列為比序僅是方法而非目的,其目的在於提醒學生身體健康及動態生活的重要性。
三、教出身心健康的好國民。
教師應透過多元化課程的設計,培養學生成為成功的學習者,進而養成終身運動習慣。 破解升學迷思。
國中小體育教學未來契機
一、在政策上檢討現行國中小體育課程的時數,在師資培育及專業師資的改善更加落實。以台灣現行國中體育課程時數與歐美相較,確實大幅落後,跟鄰近日、韓相比更是大大不足,現行國中小一週兩節課的課程,實有檢討的必要。
二、在學校執行層面上,加強教師對課程設計的能力,設計樂趣化教學課程,兼顧學生天生體能差異,發展多元評量,讓學生真正喜愛體育課。
三、重新喚起體育教師的熱情,加強學校體育教學的正常化,讓體育教師釐清體育課的本質,發展優質化的課程設計,輔以樂趣化的教學內容,並且能建構專業發展的舞台,讓體育教師之專業得以施展。
希望政府能真正重視國中小體育教學,而不是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式,應有整體的規劃及配套措施。 (新北市立鷺江國中校長 謝承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