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
|
成為家族會員
|
RSS訂閱
|
回ET家族
|
回臺北益教網
幸運的人
心想好運、擁有好運、珍惜好運的人!!!
家族
|
相簿
|
話題
關於我們
友好家族
<<
2024年11月
>>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文章分類
耶穌愛我(0)
教學輔導(6)
未分類(0)
資源分類
未分類(0)
看山
劉芳如
2007-11-23 11:00
看山
多年前因為欣賞日本花道藝術,興起了學插花的雅興,就參加插花班和一位日僑老師學插日本花。每次上課一開始,老師就會逐一介紹花材的名稱、適合的季節、屬性..等特色,接著帶著學員一樣一樣、一枝一枝的裁剪花葉的長短,再一枝一枝、一樣一樣的插在水盤裡的劍山。有關花的位置、整體的造型、枝芽彎曲的狐度,老師都會細心詳解。結果呢?同樣的一把花、同樣的一把剪刀、同樣的步驟,我們每個人插出來的花卻是各有千秋。看著老師的作品,總覺得自己的作品少了那麼點味道,說不上來那裡不對勁,偶爾老師會動手修剪一下或調整個整個弧度,說也奇怪,整盆花就彷彿活了過來,有無限的生趣在其中。
這一次上完行動研究的課,就有點類似那樣的感覺…
見山是山
一開頭洪教授以略顯嚴肅的語調開場,談研究的本質是什麼,再談教育行動研究的特性與質性、量化研究的分野。他的思路清晰、用字精準、邏輯流暢,一連串的問答幫我們釐清了行動研究的價值與精神,接下來又以學術研究的角度,帶著大家摸索如何設定研究假設、找出變項與定義名辭概念。小組的分段實作練習後,透過老師逐項的解析,我們漸漸能聚焦。
見山不是山
為了幫助大家掌握研究的要素,教授即席改寫小組的研究動機與目的,要求我們試就各組題目的研究動機、背景分析、預期成效及初步文獻分析,加以深入探討試寫。經過一個星期的討論,大家的作業攤開在電腦上,全被洪教授批判得一無是處。當下的疑惑與困窘,讓我們失去了先前跟隨的信心。這個文獻要刪、那個動機太主觀、這個脈絡不清、那個成效不具體…,行動研究到底長什麼樣呀?
見山還是山
雖然老師的批評很懇切,但我們聽下來還是一團霧煞煞,索性將同學和自己的筆記拿來詳讀一番。所幸撥雲見日、露出一線曙光:
1.
背景分析要說明個案是什麼樣的孩
子?
他的的問題是什
麼 (哪裡不好,還是整個都不好) ?
對教學或課堂造成的影響是什麼?
(
可以用一個情境來敘明背景,帶著讀者進入事件現場
)
2.
預期成效是指經過這個研究,個案在問題上可以有什麼改善?要符應名詞定義所定義之主概念的具體內容。
3.
文獻分析要去蕪存菁,直接切入重點,聚焦在問題成因或影響因素、解決問題的可行方法、具體策略。文獻內容要和後面的討論分析脈絡相承。
其實洪教授是在提醒我們教育第一線的夥伴要留意:教育現象的問題常常不是表象,就像傷口不急著縫合,應該檢視問題背後的成因,找到可行的解決策略,才是最重要。教育行動研究應該就是以教育的手段達到教育目的的一種可行性作為的探討,至於它的樣貌是什麼,已經不是最重要的,因為只要能解決問題的研究就是好研究!
老師的成績單
劉芳如
2007-11-23 10:58
老師的成績單
在多元評量的觀念下,因為傳統的紙筆測驗無法真正測量出學生學習的成就,而被廣泛應用的一種另類教學評量--利用檔案方式蒐集學生作品,已經成為瞭解學生學習目標達成情形的重要方式。相同的觀念也逐漸應用於教師評鑑領域,尤其是在師資培育機構之中,亦即由教師系統地蒐集資料,記錄自已的專業成長,已被視為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現今的教育現場之中,不管是教師甄選、各項評鑑,教師的教學檔案都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簡單地來說,教學檔案是一套有組織的記錄和文件,用以顯示教師教學的歷程或結果、成效,而這些成效結果應有學生作品作為佐證,並且經由省思筆記、深入思考及專業對話才算完成。目前美國已經有許多全國性的組織開始採用教學檔案作為教師資格認證的依據。
建立教學檔案不僅是製作這個資料夾所需要的時間而已,教師們一開始往往苦於如何篩選適當的資料;其次,在製作的過程中,教師會對自身的教學工作產生反省、對話,以尋求各項改善現況的方法。不僅造成教師更大的工作負擔,部分的教師在選擇資料時,甚至會苦惱、焦慮,因為他們不知道如何搜集、選擇,和為什麼要這樣做。
隨著教育部對教師分級及教師評鑑的推動與期許,教育現場必定面臨下一場的改革風暴,如何展現教師不可取代的專業與不斷省思教學的努力,教學檔案成了證明老師的一份成績單,這也是丁教授所強調教學檔案製作的重要目的。
依據教育部公布的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向度有四項,其中各項各內含三到九項不等的指標。要針對指標提出佐證資料,除了教室觀察紀錄外,應該就是教學檔案的蒐集與建置。發展性教學輔導系統規劃撰寫了「
教師專業發展檔案
」,利用可以符應評鑑指標之發展性教學輔導系統的觀察工具,加上活動一「認識自我與認識環境」及活動六「專業省思與成長」,就成了一本檢視教學成效的檔案了。
我們常在教室裡幫學生考試,目的在瞭解學生的學習成效與困難,並做為我們調整教學、改進教學的參考依據。如果教學檔案也是透過自評和同儕互評,讓我們自己看到教學上的成效與待改善的地方,並做為我們再成長、再進步的方向,相信這一張成績單不會是一個分數或等第,而是有著勉勵與期許在上面。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就讓我們記下這青春換來的成果吧!
我的名字叫「教學導師」
劉芳如
2007-11-23 10:56
我的名字叫「教學導師」
戲稱自己是「教學輔導老師的叔叔」的丁一顧教授,以其生動幽默的語詞,使得原本生硬的教學輔導理論課程充滿了笑聲。
肯定自我 勇於承擔
在教學輔導制度與意義、價值上,丁教授強調擔任「教學輔導老師」的可貴與責任,他以
「我的名字叫教學導師」
勉勵學員秉持熱情與專業,以其優質的教學和班級經營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在協助初任教師的同時,也真的幫助維護了更多學生受教的品質。因為每一個學生都有「與生俱來」的權利:接近高品質、關懷學生、有影響力的老師。教學輔導老師要做到的是:以生命影響生命,提升、幫助了夥伴老師,就是幫助了教室裡的學生。
益友良師 薪火相傳
丁教授揭示教學輔導老師的意義時強調:教學導師「mentor teacher」的mentor在希臘神話中原指Odysseus的忠實朋友,又為其子的良師,故引伸為良師益友。所以教學導師和夥伴教師應該先當「朋友」,建立起互信的關係,才能進一步有技巧的協助夥伴教師。
由於初任及新進教師都是成人,有其學習原則與特徵,教授介紹了成人學習的理論,提示我們如何善用其自願參與、以問題為中心、即學即用的特性,有效能的幫助夥伴教師。我們在教學現場,發現新手老師遇到的困難往往是一件接著一件,但是他們常常是在問題蹦出來才慌了手腳,這時所需要的協助必需是針對問題所發展出來的解決策略,幫助他們可以馬上拿來應用,並且可以立即檢視成效。此時細心、熱情、有經驗的教學輔導老師就成了可信賴、有能力、可以交付的益友良師了!
再造新血 教學相長
當然丁教授提醒我們:教學輔導老師的工作是
「造血」,而不是「輸血」
;在輔導過程中要鼓勵夥伴老師針對每一次的問題及解決問題的方法、成效進行反省思考,培養他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夥伴老師在逐漸的進步成長中,更能建立起自信心,也才能延續教學的熱誠。
心怡老師的教學輔導實務分享,讓人覺得當她的夥伴老師真的很幸福。教學輔導老師若能發揮「將心比心、支持同理」的熱誠,取得夥伴老師的信賴;觀察夥伴老師「個別差異」,再加以「因勢利導」;更重要的是幫助夥伴老師找到成就感,透過「教學相長」及參加各種比賽,建立「互信增能」。教學輔導老師扮演的角色的確是亦師亦友,期許自己秉持「勇於承擔」的精神,與夥伴老師,也與教育工作中許多「願意奉獻」的教育夥伴「攜手向前」!
只有我可以做的事
劉芳如
2007-11-23 10:53
只有我可以做的事
閱讀「曹慶的故事」的故事並不是第一回,但是每次讀過仍是如最初的感動。身為一個基督徒,我能瞭解曹慶先生對神愛的回應,也相信神所預備的恩典夠用。只是回到現實中,不禁要捫心自問:我該如何回應神所賜給我的生命,包括雖不窈窕但完整健康的身體、雖不富裕但幸福美滿的家庭、雖不輕鬆但有意義受尊重的一份工作?我的心中衝擊著許多的想法。
最近陪孩子做暑期作業,閱讀乙武洋匡的「五體不滿足」,書中完全沒有身為一個殘障者的自怨自哀,反而是這個特殊的孩子為了有機會參與各種學校的活動,透過協助、克服困難、找到成就的種種有趣的經驗。乙
武
先生在最後一章說到,他長到快廿歲才「意識到」自己的不一樣,他不但不以「很多事我都不能做」為藉口,反而從中領悟到「一定有什麼事是只有我可以做」。
是的!一定有什麼事,是神交託給我,只有我可以做得到,而且神將會賜給我足夠的恩典與祝福把它做到最好;也許是班級裡某一個需要特別關注的孩子,也許是學校裡某一個徬徨無助的新手老師,我期許---應該是我承諾自己能成為一個有熱情、有
能力的
老師,幫助他們在學習中找到對自己的信心,也在生活裡發覺對生命的熱愛。
另一雙眼睛
去年學校因為校舍修建的因素,有將近一年的時間,所有專科教室都被挪為普通教室用,我們科
任
老師只好跑班,常常去上課時,原班的級
任
老師也在教室裡批閱作業。剛開始時總覺得有點不習慣,老師也會客氣的說,如果我覺得不方便的話,他可以到圖書室去改本子。
不過,我漸漸發現教室裡有級
任
老師的優點,除了學生會比較乖,坐在後面邊改本子邊「觀察」我教學的老師,有時下了課也會和我談到課堂上的一些問題。因為我上的是英文,難免碰到有些孩子一直不肯開口,級
任
老師會給我一些建議,比方說:這個孩子和誰比較好,如果搭配pair work進行練習,他可能就會開口練習;有些孩子則是程度超前很多,上課難免因為無聊就開始搗蛋,級
任
老師也會給一些點子來馴服他們。
後來我發現:自己因為每次上課都有另一個老師在旁邊”看”,對教學的準備也比較積極,不敢馬虎,教學流程的掌握上也更加有效率,在教室對學生說話的口氣也比較委婉,不會急得要罵人。一年下來,我發現自己在教學上進步了不少呢!
我決定下學年還是要跑班上課,而且還專挑夥伴老師的班級任課,也許我們會有一整年非正式的「教室觀察」,這教室裡的另一雙眼睛,相信可以帶給學生更精采、有效的教學!
向裡看 向外看
劉芳如
2007-11-23 10:52
向裡看 向外看
第一次上
熊
老師的課,發現
熊
老師具備有輔導人的特質:表情動作專注而謙和、語調輕鬆而柔軟。這一門課與其說是「人際關係與溝通」,不如說是「自我覺察」的課;因為
熊
老師不斷在課程中強調當一個人可以面對自己的真實,觀照自己的身心靈,認同了自己才有能量去愛別人。經過這兩天的課程,心中有了一些的堅定:
當下覺察 自我肯定
過去扮演師長、主管、長女、母親等角色,努力表現最好,不僅緊繃了自己的情緒,也常常在無經意中給了身邊的人求好心切的壓迫感。在人際互動中漸漸體會:肯定自己但也能理解別人、成就別人。學習營造雙贏的關係,但也不委屈自己、犧牲自己。惟有懂得疼惜自己,才能夠疼愛別人;而接納自己的軟弱與不足,才能理解同理別人的難處與困境。
傾聽同理 單純釋放
在自己扮演的諸多角色中,其實是非常需要學習傾聽的。如何從傾聽中解讀訊息,如何在傾聽後同理對方,並共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真的需要一些技巧和練習。自己常不知不覺在傾聽中加入許多的「指導」和「建議」,也許只要保持單純、開放的心,專注且積極的聆聽,雙方有了共鳴共識,溝通才能更有效。
保持幽默 放鬆身心
在生活上,幽默是一種潤滑劑,對人際間可能發生的衝突和磨擦具有潤滑的功能。適當的幽默也可以化解自己和別人的尷尬,同時為某件事而笑,是發展友誼的第一步。也許自己需要多一點幽默感,幫助自己身心釋放,也可以給生活帶來更多創意和快樂。
就如老師所提供的講義上的一段引言~
向裡看,向外看,
尋找一條通往自己也通向人群的路,
可以自我認同,並與世界和好。
感謝這門課讓自己逐漸清晰地看見自己,也慢慢清楚的看到別人,進而找到與世界溝通的道路。此刻內心湧起一股靜謐的暖流,內在的力量緩緩升起…
1
2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臺北益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