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話灣庄--由校名說起(一)從幸安國小校名由來聊到附近的三板橋、幸町、米道等
幸安國小自1933(民22、日昭和8)年創校,至今已接近90年了,這期間校名也曾有幾次的更改;各位可參考下圖(圖001)。
本篇對校名的話題,不在“小學校”、 “公學校”、“國民學校”、“國民小學”等與學制有關的名稱,僅聊聊學校名字的由來。
圖001 幸安國小校史沿革;2021.01.04擷取自幸安國小網站。
幸安的校名由來
為什麼取名“幸”字?
“幸安”之名的“安”理所當然的是取自於“位於大安區”,“幸”字之由來也是出自創校時校名“幸尋常小學校”。
“幸小學校”的“幸”應是來自創校當時附近的幸町。
圖101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臺北〈1921 官有林野圖〉與〈google map 2021〉疊圖。
幸小學校(今幸安國小)是位於大安十二甲,創校當時(1933年)已有大安公學校〔註1〕,所以無法以“大安”為校名;而採用附近的町名“幸”為校名(那麼,取名“十二甲小”呢?)。
〔註1〕大安國小自1929年創校至1941年改名為富田國民學校的期間,校名為“大安公學校”;另,更早創校的國北教大實小於1905年創校至1927年改名為“臺北師範學校附屬公學校”的期間,其校名也是“大安公學校”。
以上圖(圖101)來看,幸小學校(今幸安國小)其實離幸町還有一小段距離;反而是較靠近東門町。
這種情形,不僅幸小是這樣,像東門國小前身於1905年將校址遷於今仁愛路、信義路之間的現址,當時該地屬於東門町,但校名在1922年改校名時,不是採用“東門”,而是東門町旁“旭町”的“旭”,稱為“旭尋常小學校” (圖101)。
另外,龍安國小於1919年創校於當時的大安龍安坡,學校位置校靠近古亭町,但校名也是採距離較遠的“錦町”,稱為“錦尋常小學校” 〔註2〕;而位於早期下內埔與六張犁間的大安國小,也曾在1941-1945年間使用“富田國民學校”這個名稱(富田町即早期的頂內埔區域) ;見圖102 。
〔註2〕“錦尋常小學校”於1941年改制時校名改為“昭和國民學校”,光復後再改名為“龍安國民學校”;有關校名使用“昭和”是因日據時期1935年起在州、町之間加設區,“錦小”所在劃為昭和區。(1941年各區的範圍見《臺北市志卷一沿革志 封域篇》)
圖102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臺北〈1921 官有林野圖〉與〈google map 2021〉疊圖。
為什麼是這樣的校名命名方式?
由“幸尋常小學校”中的“小學校”可知當時招生是以日籍學生為多數,那麼,校名取名為“幸”?
是因為學區的學生主要來自幸町?
從一本畢業紀念冊裡找話題
幸安國小的校史中心裡,有一本由日籍校友捐贈昭和16年(民國30年;西元1941年;創校後第8年)的“卒業記念寫真帖”(畢業紀念冊)。
該本畢業紀念冊內的學生名單包含幸小的第16學級與第17學級的學生名單,除了畢業生的名字外,還附上他們的住所(地址)。筆者就這本畢業紀念冊上的學生做個簡單的統計(見下圖 圖104):
圖103 幸安國小校史中心內所存放的昭和16年“卒業記念寫真帖”;攝於2021.02.04。
圖104 “幸尋常小學校第三回卒業記念寫真帖”內,卒業生之住所統計。
該本卒業記念寫真帖中 “上埤頭”(其範圍大約是現今中山區埤頭、朱園、朱崙三里交會部份的區域)均被寫做“上碑頭”,不知是誤寫還是有其他原因?上面的統計表就仍記為“上碑頭”。
因為只有兩個學級,學生人數不多;如純粹只從以上統計,還是可以看到幾點:
一、16學級的少數臺籍學生(依姓名判斷)中,除了一名未註明地址外,其餘四名均是居住在大稻埕地區;而且這幾名學生的名字在畢業紀念冊中是排在該學級學生名單的最後(含那名未註明地址的學生)。
二、沒有學生是住在幸小學校的東側;尤其是幸小學校所在“十二甲”旁的“坡心”,幸小學校的學生居然沒有一位是居住在坡心地區的。(硬要算的話,住在中崙的那一名算是住在學校東北方向)
什麼原因?當時那裡沒有日本人家庭?還是幸小學校的東側是另一間學校的學區?
在當時臺北市東邊的確是還有一間小學校,該校原有“錫口尋常小學校”、“松山尋常小學校”等校名,1941年又改名為“雙葉國民學校”,即現今的信義區興雅國小;不知當時該校的學區是否有包含坡心地區?
至於幸小學校的南邊龍安坡地區,本來就已有一所比幸小還早創校的錦小(龍安國小),所以幸小學校的學生來自龍安坡地區的人數相當少,也算是正常。
三、有些學生是從較遠的川端町(大約是現今福州街、晉江街、師大路、新店溪畔之間的範圍)、城中、大稻埕來就讀的學生外,居然還有來自淡水河西邊的(新莊郡)三重埔……在那時,“越區就讀”就已經不是新鮮事了。
只是,這些所謂“越區就讀”的學生,是不是有原本住在幸小學區,後來搬家卻又不想轉校的?
四、最重要的,從統計表看,幸小學校的學生最多是來自“東門町”、其次為學校所在的“大安十二甲”、再其次才是“幸町”以及“上埤頭”。
所以,“幸町”不算是幸小學校主要的學區,只能算是學區之一。
那麼,為什麼用幸町的“幸”做為校名?如同“錦小”是用離校較遠的錦町?目前筆者仍無解。
不過,兩校當時的校名是用鄰近町名的話,那就成了“東門(町)小學校”和“古亭(町)小學校”了。
附記:
其實到了光復後,學校採用鄰近地區地名為校名也有例子,如景美女中不在景美、而是在木柵(景美女中於民國51年正式成立時,校地位於臺北縣木柵鄉)。
另外以現在來看,有些學校校名是採用鄰近地區地名為校名是有其歷史因素的,如現在位於中山區的大同高中(民國81年改制為高中並附設國中部),在1935年創校後不斷地改制或遷移校址,期間校址曾在今市立啟聰學校(光復後該地屬大同區),光復後校名即改為私立大同中學(民國34年11月) 、市立大同中學(民國35年4月)。即使再經過三次遷移校舍,最後遷移至中山區長春路現址迄今,校名仍維持“大同”不變。〔註3〕
筆者所知的另一例,嘉義縣的東石高中不在東石鄉而在朴子市,是因該校於日據時期創立時,現在的朴子市隸屬於當時的臺南州東石郡。
〔註3〕以上資料參考自直轄市版《臺北市志》〈卷七教育志 學校篇〉p.206~207。
另外,市志中亦有提及民國35(1946)年校名改稱市立大同中學不久後,即遷移至大安區板橋國校(幸安國小)的部份校舍、後又遷移至金華女中(金華國中)的部份校舍。大同中學遷移至金華女中的原因是板橋國校在民國39年時奉令撥教室19間供駐軍使用;幸安國小校史中一段“國軍駐軍期”即開始於此。
短暫的“板橋國民學校”時期
圖105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臺灣〈日治行政區_街庄(1900年代)〉與〈google map 2021〉疊圖。
由幸安國小的校史沿革中(見圖001),可見民國35~40年間的校名為“板橋國民學校”。
以地緣來看,最接近幸安國小的「板橋地區」應是清代時就已出現的“三板橋庄”。
如同前面提到,幸安國小不在當初的「幸町」內,只是在其附近;同樣的,也不在當初的「三板橋庄」範圍內。(見圖105)
那麼,當時的「三板橋庄」範圍內,有沒有其他的學校(國小)也有資格稱為“板橋國民小學”?下圖為筆者找到在當時的「三板橋庄」內及附近的範圍所找到的國小(小學):
圖106 「三板橋庄」內及附近範圍的國小(小學);來源同上圖。
由圖106看,除了兩所已於1945年廢校的“樺山尋常小學校”(現址為警政署)及“建成小學校”(現址為臺北當代藝術館)外,創校比幸安早的有東門、蓬萊、日新等校。蓬萊、日新兩校校名是日據時期即有此校名並沿用至今;東門國小位在景福門前,取名“東門”再貼切不過。
至於比幸安國小(1933)創校較晚的吉林國小(1965創校)、金華國小(1975創校)、忠孝國小(1975創校)等校,其校名均取其學校附近的路街(吉林路、金華街、忠孝東路)。
怎麼是一所「三板橋」地區外的學校命名為“板橋國民學校”?而且這個校名在使用幾年後即又改名稱為“幸安”?
幾年前,筆者曾在網路上看過一幅標註為民國三十五年二月印行的〈改訂路街名臺北市圖 附都市計畫圖〉似乎看見了答案。此圖在《地圖很有事:地圖的臺灣史特展》一書中亦有收錄(p.99)。
1946年的臺北市街道圖
圖107 民國卅五年〈改訂路街名臺北市圖 附都市計畫圖〉(部份);取自《地圖很有事:地圖的臺灣史特展》p.99;筆者標註的A處為七號公園預定地(今大安森林公園)、B處為六號公園預定地(今國父紀念館、中山公園、光復國小等地)、C處現為臺北市政府所在。
由此幅民國卅五年二月的地圖中,現今幸安國小西側的新生南路一、二段在當時是被命名為「板橋路」(圖107 藍圈處);而現今的幸安國小也是在民國卅五年二月剛光復後不久改名為“板橋國民學校”。
所以“板橋國民學校”的名稱如同後來的吉林、金華、忠孝等校一樣,校名取自學校附近的路街名,即“板橋路”,也就是現在的新生南路一、二段。
這張地圖顯示當時的路街名稱與現在大家熟知的臺北市街道名稱大相逕庭,如現在的仁愛路三、四段名為“三民路” (圖107 黃圈處)。另外,和平東路一、二段當時稱“龍安街”,仁愛路一、二段當時稱“東門北街”,信義路一、二段當時稱“東門南街” 〔註4〕;與現在路名相同的有民生路(今民生東路,民生西路在地圖上名為“雙連街”),還有現在的新生北路,地圖上即為“新生路”。
有人可能會有疑問:當時的“板橋國民學校”其實是位於三民路上(今仁愛路三段),為什麼不叫“三民國民學校”?應該是當時地圖上的三民路和一些道路都是用虛線表示,也就是尚屬於計畫道路,還未闢建。
只不過這張地圖上的街道名稱並沒有使用太久,隔年(民國卅六年),開始以大陸地區的地名為主的路街名稱出現在臺北市市區,臺北市的路街名稱逐漸演變成目前大家熟知的路街名。(《地圖很有事:地圖的臺灣史特展》p.99中有記述此段)
“板橋國民學校”也在改名僅五年後,民國四十年六月再度更名為“幸安國民學校”,結合創校時校名“幸”加上所在大安區的“安”。更名的原因大概是因為“板橋路”名稱的消失讓“板橋”這校名變得比較名不符實,所以改成較符合學校背景的“幸安”?可能吧。
另外,改名為“幸安”的,除了幸安國小外,還有濟南路二段上的“幸安市場”(請見後文)。
〔註4〕寫到此處,對照前述幾所小學校名均取自路街名稱,那麼,東門國小(亦為民國卅五年二月改名)是得名自位置在東門北街(仁愛路一、二段)與東門南街(信義路一、二段)之間?龍安國小校名是因當時位在龍安街(和平東路一、二段)附近?只是東門國小本就在景福門附近、龍安國小也正位處舊地名龍安坡,所以不用像幸安國小那樣再度改名?
不過龍安國小學校網站的沿革網頁中並未提到校名何時改成 “龍安”,雖然極有可能也是在民國卅五年二月。
圖108 幸安國小留存的早期學生學籍簿;由此本學籍簿封面可見“民國三十八學年度”、 “第四屆”(由光復後算起)以及“臺北市大安區板橋國民學校”等字樣;攝於2021.02.04。
有關“三板橋”這座橋(聊聊“三板橋”地區地名的由來)
前面提到幸安國小在民國35至40年間的校名為“板橋國民學校”,校名極有可能來自學校附近的“板橋路”(今 新生南路);而不可否認,“板橋路”之名,來自該道路西側至原臺北城城外範圍之“三板橋庄”。
以下為筆者所收集,有關“三板橋庄”地名的由來“三板橋”的介紹:
《臺北地誌新探》p.39~
三板橋:……當時開闢瑠公圳二丈餘〔註5〕,以溝通水道,墾民在圳上架設木板三條為橋,以利行人,因而名三板橋。墾眾日多,形成村莊,遂以橋名做莊名。現在南京東路一段和中山北路二段及林森北路之間一帶地區。
〔註5〕1.“二丈餘”長度約六公尺多
2.此處所謂之“瑠公圳”應為霧裡薛圳第二支線。
《臺北老街》p.185~
南京東路、林森北路一帶,昔稱「三板橋」乃因人們利用三塊木板搭橋,跨過原有的一條大水溝。橋的對岸,是日本人的墳場,……
《台北畫刊408期》p.17~
清代,郭錫瑠開築了一條……供農田灌溉的「瑠公圳」。……郭氏特地在今南京東路、新生高架橋附近鋪上木板三條讓人過圳,所以附近一帶到今天信義路的地方都通稱為「三板橋庄」。
綜合以上的說法,可歸納出:
一、該“三板橋”是跨越大溝(灌溉用水圳道)上的橋。
二、所謂的“三板橋”是以三條木板鋪設形成。
但是,“三板橋”真如前面提到的,只是三條木板?
筆者之所以有這樣的疑問,在於清代的《淡水廳志稿》〈卷一 橋渡〉(p.37)中對“三板橋”的記述:
三板橋 在廳治北,離城〔註6 廳治位於竹塹城〕一百二十里。郭錫瑠建造,續眾佃人重修。
而其後的《淡水廳志》(p.66)的敘述大致相同:
三板橋,廳北百二十里大加蠟堡。郭錫瑠建造,眾佃重修。
筆者所疑問的,有以下:
第一、《淡水廳志稿》及《淡水廳志》提到“建造”、“重修”等詞;如果只是在圳溝上放上三條木板,須要用“建造”等字眼記錄?如果毀損,只需將新木板放上即可,何需特別強調“重修”,而且是聚眾人之力重修(眾佃人重修)?
第二、《淡水廳志稿》及《淡水廳志》中並未提及是鋪上三條木板完成的,前面所引述的幾條資料中的「三條木板說」其來源是…?
第三、就「三板橋」的中文字義,除了“三條木板所搭的橋”以外,筆者想到還能衍伸出~
A 除了木板,可能是用其他材質(如石板、鐵板)搭建的橋。
各位讀者在google 蒐尋“三板橋”時,應該都會跳出新北三芝大屯溪上,以石材搭建的“三板橋”。
B 那裡有“三座(木、石)板橋”。
C 從某個地方數來的“第三座橋”。
在現今臺北科大北面,舊地名為「九板橋頭」(《臺灣堡圖》即有標註),《臺北市地名與路街沿革史》p.83中記載:(15)九板橋頭 今八德路上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前之水泥橋一帶〔註7〕。日治時期,從圓山算來是第九座橋梁。〔註8〕那麼,“三板橋”會是從哪裡數來的“第三座板橋”?
〔註7〕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位在新生南路、八德路口,該地目前為北科大校地,圖書館遷移至中和,其後改名為國立臺灣圖書館;該水泥橋位置請參考本文後之 圖335。
〔註8〕《臺北市地名與路街沿革史》記載有關九板橋頭的地名由來筆者是有些存疑,主要是九板橋此地名已出現在清代的《淡水廳志稿》〈卷一 水利〉(p.29):一曰雙連陂 該處在九板橋下,兩陂相連,灌田一百餘甲。
D 該座橋橋面路徑是由“三段(木板或石板)所建造的橋”;前面提到的三芝大屯溪上的“三板橋”,橋身是以石板分三段架設而成。
E “三板橋”是與哪個名詞通用或是諧音?
民國105年年初,筆者前往信義區的松山奉天宮,參觀由國立故宮博物院與松山奉天宮聯合主辦的「同安‧潮-新媒體藝術展」;展覽中,意外地在一幅同安船構造圖中看到:
圖201 「同安‧潮-新媒體藝術展」中,筆者所見的“杉板”與“三板”;2016.02.10攝於信義區松山奉天宮。
如果“三板”當做是“杉板”的另寫或(筆劃)簡寫,那麼,“三板橋”是否應為“杉板橋”(木板橋),也就是用木料搭建的橋梁,而不是只鋪“三條木板”?
至於以上哪一種才是當初“三板橋”當初命名的原意?筆者個人傾向認為應該是“杉板橋”(木板橋),但…還是要尋找更多資料來證明。正確的答案就待到日後有緣找到尚未出現的線索時再說了。
現今的原幸町地區
既然幸安國小校名最早是鄰近“幸町”而命名,那麼,聊聊“幸町”吧。
日大正11(民國11、西元1922)年,廢除原有街庄名改用日式町名,原有的三板橋庄由北而南被分為三橋町、大正町、樺山町、幸町、東門町。
幸町的範圍依現在的路街來看,東、西兩側大致在新生南路與中山南路之間,濟南路一、二段橫向貫穿幸町中央。
各位可以在下圖(圖302)看出當時幸町的範圍與現在路街的關係;筆者粗略的將當時的幸町用現在的路街分為:1.今杭州南路(圖302內之黃線)以西,2.今杭州南路以東、東孝東路(圖302內之白線)以南,3.忠孝東路以北 這三個區域做個簡介:
圖301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臺北〈1921 官有林野圖〉;圖中三橋町、大正町、樺山町、幸町、東門町與旭町的北側組合起來大致就是原三板橋庄的範圍。
圖302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臺北〈1922 新町名臺北市街圖〉與〈google map 2021〉疊圖。
杭州南路以西(濟南路一段)~學校、政府機關與教會
圖303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臺北〈1927 臺北市街圖〉
一、學校
此處在日據時期已是學校密集的區域(見圖303所示),大部份學校並延續至今:
台北商業學校→今國立臺北商業大學(筆者還是比較習慣學生時期該校的校名~臺北商專)
台北第二中學校→今成功中學
台北高等商業學校→今臺灣大學城中校區;現今含社會科學院、公共衛生學院、醫藥專業學院、學生宿舍等。
私立臺灣商工學校→今私立開南高級中等學校(整合日據時期台灣商工、開南商業、開南工業成為私立開南商工,爾後改為現今校名)
圖304 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門口(徐州路);攝於2021.02.05。
圖305 成功高中校內的昆蟲科學博物館(蝴蝶宮)入口處;攝於2018.06.30。
二、政府機關
幸町西側為原臺北城外圍,接近總督府,所以有一些政府機構分布於幸町西側(如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七星郡役所)及附近(如臺北州廳、即今監察院)。
光復後,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拆除後,原地分別改建為教育部及中央聯合辦公大樓;臺北第二高等女學校原址改為立法院;七星郡役所原建築如今也成為立法院第二會館。
圖306 教育部;攝於2021.01.13。
圖307 立法院;攝於2021.02.05。
圖308 立法院第二會館門口(青島東路上),此建築原為日據時期之七星郡役所;攝於2021.02.18。門柱上(照片黃圈處)貼有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民國109年9月之文化資產會勘通知單,內文有“進入審查程序、為暫定古蹟”等字樣。
三、濟南教會
於1916年落成時,屬台北日本基督教會,1937改名為“台北幸町教會”。設計者為日據時期總督府營繕課長井手薰。
圖309 〈大臺北鳥瞰圖〉(1935大漥四郎)中的現今濟南教會,其旁即標註為“日本基督”(台北日本基督教會)。
圖310 濟南教會正面;攝於2021.01.13。
圖311 學校同事所贈送的濟南教會紙模型展開圖(2010.12竹雲崗藝術工作室);筆者組合完成並攝於2021.01.08。
杭州南路以東(濟南路二段)~舊道、老屋與市場
一、齊東街及附近巷道
圖312 齊東街附近在兩張地圖中的比對;左為〈大臺北鳥瞰圖〉(1935大漥四郎),右為google map 2021。
各位在網路上蒐尋有關齊東街的資料時,大多會提到清代時“米道”這個稱呼以及附近的日式舊官舍群;由此可知,目前齊東街路街形成的年代相當的早。關於這一條早期由松山到台北城的主要聯絡道路,放到後面再聊【請參見文後之附錄】。
由〈1935大臺北鳥瞰圖〉(圖312左)中可見幸町範圍內在當時有三條彎曲的巷道,對照現在的道路(圖312右,google map),可發現也有三條近似呈同心圓彎曲狀的三條道路;因街道成弧形的緣故,當地社區發展組織也稱齊東街為“微笑的街道。”
這三條道路分別為(見圖312內的編號):
1→齊東街
2→齊東街82巷
3→忠孝東路二段64巷(東) & 杭州南路一段21巷(西)
2021年初,走在這三條巷道早期即已形成的街道,路面並不寬,未受到都市發展而被拓寬。
從1952年的地圖(見圖313)可見當時的齊東街是由八德路(當時地圖上為中正東路二段)開始至濟南路;其後,因興建新生高架道路而延長並拓寬金山街成為金山南、北路,使得部份齊東街街道成為現在金山南、北路路面的一部份(圖313藍框處)。
圖313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臺北〈1952 臺北市街道詳細圖〉與〈google map 2021〉疊圖;圖中淡黃色部份為google map所標示的忠孝東路(橫向)與金山南北路上的新生高架橋路段。
圖314 現今的齊東街,遠處街底為濟南路;左側為齊東公園,公園遠處可見齊東街53巷上保留的幸町職務官舍群之一部份(現為臺灣文學基地)。攝於2021.02.24。
圖315 齊東街82巷巷道;攝於2021.02.24。
二、幸福園地綠地附近
圖316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臺北〈現代 標準地圖【OSM】〉;圖中箭頭所指的名稱為筆者所添加。
圖317 “幸福園地”(定點全景模式拍攝);右下角所附的綠地認養牌中有“幸福百年「米道風采」”的字樣。攝於2021.02.24。
圖318 “幸福園地”旁的牆壁彩繪。攝於2021.02.24。
2021年2月底,來到連結齊東街等三段弧形巷道的杭州南路一段11巷(圖315中有紅色線段的巷道)。
巷道中有一綠地圍欄上有“幸福園地”字樣(該處位於中正區幸福里內),綠地旁舊房舍的牆上還有一些與“米”有關的彩繪。
現在此處附近的杭州南路一段上,有農糧署的辦公室在此;時間在往前,這裡也曾有臺灣省糧食局。另外,此處就緊鄰齊東街(米道),所以綠地認養牌上將此綠地主題標註為“幸福百年「米道風采」”。
綠地旁原有一座建築,被命名為“臺灣拓殖株式會社穀倉”但在2020年下半年時被拆除並改建新住宅;有關“臺灣拓殖株式會社穀倉”的介紹,各位可在google上蒐尋。
除了“臺灣拓殖株式會社穀倉”外,附近還有一些早期的建築。
圖319 擷取自google map街景服務照片,右下方標註的拍攝時間為2020年6月;“幸福園地”綠地旁的建築,即為“臺灣拓殖株式會社穀倉”。
圖320 “幸福園地”綠地旁已為新建案的工地;筆者攝於2021.02.25。
圖321 忠孝東路二段64巷上的早期房舍(目前為國有財產局所屬);攝於2021.02.24。
圖322 杭州南路一段11巷上的一棟民宅,從雨淋板的破損處還能看見裡面的土埆壁;攝於2021.02.24。
三、日式宿舍群(幸町職務官舍群及日式民宅)
圖323 原幸町及鄰近範圍古蹟及歷史建築分布圖;圖中古蹟或歷史建築分布位置之編號為文後該建築之圖片編號。底圖為google map 2021。
此區域保留不少日據時期的官舍及民宅,筆者根據《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網站上所公布的資料,整理出這些古蹟或歷史建築的分布(見上圖323)。
圖324 金山南路1段30巷12號(歷史建築,現為臺北書畫院);攝於2021.02.18。
圖325 左為齊東街53巷9號(歷史建築) ,攝於2021.02.24;右為齊東街53巷11號(直轄市定古蹟,現為臺北琹道館),攝於2021.01.30。另旁邊的53巷13號原定為歷史建築,因建物狀況不佳已拆解,目前為綠地。
圖326 臺灣文學基地(歷史建築) ,包括了濟南路二段上的兩棟(左,攝於2021.02.18)以及右齊東街53巷上的五棟(右,攝於2021.01.30)。 〔註9〕
〔註9〕有關“臺灣文學基地”相關照片可參考筆者網站的貼文~〈都會遊人—臺灣文學基地〉
https://etfamily.tp.edu.tw/MBR20150630134942JQG/milo7071289?n=convew&i=12318
圖327 濟南路2段20號(歷史建築~孫運璿濟南路寓所) ,攝於2021.02.18。
圖328 泰安街2巷3號(直轄市定古蹟~李國鼎故居),攝於2021.02.04。
圖329 泰安街1巷2、4、6號(歷史建築~海軍將官官舍) ;照片為泰安街1巷6號,攝於2021.02.26,整修中。
圖330 銅山街4號(歷史建築~臺大日式宿舍),攝於2021.02.05。
圖331 杭州南路一段75號(歷史建築),攝於2021.03.04,整修中。
圖332 徐州路44、46號(歷史建築~市長官邸藝文沙龍),攝於2021.02.05。1940年興建,原為臺北州知事官舍,光復後成為歷任臺北市市長官邸,民國85年後轉型為藝文展館。
圖333 臨沂街27巷1號(歷史建築),攝於2021.02.05。
四、幸安市場
圖334 幸安市場所在,目前地下一樓為超商、一樓為幸安市場、四樓為臺北市立圖書館城中分館;攝於2021.01.30。
筆者在(直轄市版)《臺北市志》中找尋到一些有關幸安市場早期的較為零散的資料:
〈卷首下大事記〉p.160~民國二十七年(日本昭和十三年,公元一九三八年)……九月六日,幸町市場(今濟南路幸安市場)落成。
〈卷六經濟志 公用事業篇〉p.212~大安市場 (建築年期)民國27年8月(地址)濟南路2段48號〔註10〕(備註)民國64年改建為幸安市場。
〈卷五財政志市有財產篇〉p.7~(民國二十八年度)(名稱)幸町食料品小賣市場(位置)臺北市幸町……p.56-57~(民國四十年度)(市場名稱)大安(建築坪數)一一九(建築年間)民國二十七年(營業各類攤位數)共計22、菓菜2、日用品5、魚肉6、雜貨9。
〔註10〕幸安市場現今(2021年)地址為濟南路二段46號。
整理以上資料來看,幸安市場是在1938年落成,原名為“幸町食料品小賣市場”(幸町市場);光復後改名為大安市場(詳細更名時間筆者尚未找到資料,不過“大安市場”的名稱已出現在民國四十年度的統計表中);1975年改建後改稱為幸安市場,迄今已超過八十年。
不過,雖然在光復後改名大安市場,但所在位置是位於城中區、大安區交界附近的城中區內(只是離大安區非常近),所以市場樓上的臺北市立圖書館分館的館名取名為“城中分館”,即因該館成立時當地所屬為城中區。
忠孝東路以北~今日的資訊產業商圈範圍
圖335 〈大臺北鳥瞰圖〉(1935大漥四郎);圖中黃色虛線內為圖302中早期幸町範圍、在今日忠孝東路以北、八德路與新生南路之間的區域。
在1935年繪製的〈大臺北鳥瞰圖〉中,此區域(圖335黃色虛線範圍內)僅出現一座“臺灣畜產”〔註11〕,尚未有所開發;不過在此區域周圍除了幸町的官職宿舍群外,還可以看到工業學校(今臺北科大)、高砂麥酒廠(今建國啤酒廠)、臺北酒工場(今華山文創原區)等地及縱貫鐵路(綠色箭頭處,路面為今市民大道)與城中通往松山地區的道路(藍色箭頭處,今八德路)。
另外,圖中有橋樑處(黃色與紅色箭頭處,今新生南北路東側、北科大北側),應該是前一段文中(三板橋)提到的九板橋地區。
此區域雖然在1930年代的地圖中看起來還是未開發的地區,但時至今日卻已是臺北市重要的資訊產業商圈~八德資訊商圈(光華商圈)的一部份了,區域裡的店家大多從事電子資訊相關產業或是應對來此眾多遊客的餐飲業;筆者在圖335中所畫的紅圈處,大致是今光華數位新天地與三創生活園區的所在。
〔註11〕此“臺灣畜產”筆者尚未找到相關資料,應該是當時的“臺灣畜產”在臺北市的一處機構。
圖336 忠孝東路二段121巷,巷道地面即有“八德資訊商圈”的彩繪;攝於2021.02.04。
圖337 忠孝國小;攝於2021.02.04。
圖338 忠孝東路、金山南路口的旅店,其建物在1952年時為第一銀行的台北倉庫;遠處有高架橋的路段在民國40~60年代原為齊東街,後因金山街延伸拓寬緣故,目前已為金山南路一段的一部份。攝於2021.02.26。
附錄 早期臺北盆地的一條主要道路(米道)
現在的齊東街讓大家所熟知的,大概是巷弄裡的保留下來的日式宿舍群與“米道” 這個稱呼了。
在網路上蒐尋到有關於“米道”的描述,大致如下:
在清代時,從錫口(松山)到臺北城間有一條道路,將基隆運送來的米糧或其他貨物由錫口在基隆河上河港、再經由這條道路運送至臺北城內,或再往大稻埕、艋舺等地。這條被從錫口到臺北城之間的道路稱為“米道”,路線大致是現今的八德路、轉往齊東街至景福門,穿過臺北城最後到達艋舺。
不過,在比對一些早期地圖或其他資料後,筆者覺得還有一些可討論的地方。
由日據時期的地圖看“米道”
圖401《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臺北市〈1895 臺北附近地形圖〉與〈google map 2021〉疊圖比對。
〈1895 臺北附近地形圖〉(圖401)中,這條通聯錫口經三板橋庄至臺北城東門口的米道(藍色虛線旁的道路)與google map對比後,可見包括了現在的八德路(紅色箭頭及虛線處)與齊東街 (紅色箭頭及虛線處) 外,還可發現當時的“米道”在目前仍然為道路的部分,除了八德路與齊東街外,還有現今的徐州路18巷與景福門前仁愛路一段的部分路段。
圖402 〈大臺北鳥瞰圖〉(1935大漥四郎)。
我們由1935繪製的〈大臺北鳥瞰圖〉中,現今齊東街的街道(圖402左側)開始向西前往東門吧。圖402中筆者所加的白色虛線為現今的濟南路一段,黃色虛線為現今的杭州南路一段。
由現今的齊東街,來到圖中筆者標註紅圈處;此段道路在地圖繪製時尚存,但隨著臺北市區向東發展,應該是在圖402黑色虛線處(現今濟南路二段)開闢成道路後,紅圈處路段就已消失。
接著,來到圖中高等商業學校(今臺大社會科學院)校區內的部份(藍色箭頭所指),此校園內的原道路在1935年該鳥瞰圖繪製前已消失;再向西行,此一斜向街道仍保留至今,即徐州路18巷。
在鳥瞰圖中的道路旁(今徐州路18巷巷尾附近),有一處標註為“曹洞宗”的地方,即今臺北市青少年發展處,圖中亦有繪出該地(黃圈及黃色箭頭所指處)保存的“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鐘樓”(之前通稱東和禪寺鐘樓);圖402中所附的鐘樓照片攝於2021.03.07。
圖403 徐州路18巷巷尾(箭頭所指處);拍攝地點在林森南路上,右側可見“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鐘樓”。攝於2021.01.13。
再往西走,有一段彎折的道路(圖402中灰色箭頭所指處),現今是位於台大醫學院院區。該段道路後來也已消失。
由此,到路在轉個彎,來到景福門前約一、兩百公尺處,由此前行經景福門進入臺北城中或再前行至艋舺。如今這段道路為仁愛路一段的一部份,且道路也已拓寬成為臺北市的重要道路之一。
清代地圖中顯示的道路
這條米道如果從臺北城的景福門啟程,沿途會經過三板橋、上埤頭、中崙、松山,然後經過南港、汐止,分別通往暖暖、基隆、瑞芳等地。
除了具有米糧、煤炭等民生運輸的功能外,也藉由此路聯絡基隆、瑞芳甚至到宜蘭地區;《淡水廳志卷三》〈志二 建置志˙舖遞〉中看當時官方設置公文傳遞站(舖)的位置~
……(省略)……
艋舺舖,北距錫口十里。舖司一名、舖兵四名。
錫口舖,北距水返腳十五里。舖司一名、舖兵四名。
水返腳舖,北距暖暖二十五里。舖司一名、舖兵四名。
暖暖舖,北距柑仔瀨十五里。舖司一名、舖兵四名。
淡屬無驛遞,原設舖遞〔註12〕自大甲至雞籠……
〔註12〕由此段敘述,可判斷“驛遞”與“舖遞”應有所不同,但實在是不知到差別在哪裡?是有馬遞(騎馬送公文)與僅能步遞(舖兵步行)的差別嗎?沒把握,待查。
艋舺、錫口(松山)、水返腳(汐止),正是“米道”的沿途。
由《淡水廳志稿》與《淡水廳志》的附圖裡(圖404、405),均可看見一條由小點構成的路徑,從竹塹(新竹)經過新莊、艋舺來到大加蚋(今中正、大安區一帶)後,便由錫口、水返腳、暖暖往瑞芳、宜蘭方向。
那麼,圖404、405中大加蚋至錫口之間的道路,也就是所謂“米道”的一部份,即現在的八德路、齊東街至東門前的原始道路?
圖404 清 道光年間《淡水廳志稿》〈淡廳境圖〉
圖405 清 同治年間《淡水廳志卷一》〈圖˙分圖一〉
《淡水廳志》圖中所繪的路徑應是官方公文傳遞站(鋪)的所在路徑(應該算是官道吧);大家所認知的“米道”,就是在這條路徑上。
那麼,從臺北城經由“米道”到基隆的道路,是否也能在清代的地圖中看見?
圖406 清 光緒年間《臺灣地輿總圖》〈臺北府全圖〉
在〈臺北府全圖〉(圖406)中,可見有一條道路自台北府(臺北城內)起經錫口、水返腳(圖406紅圈處),在水返腳分岔為兩路:一路為前述至三貂嶺、宜蘭(圖406藍圈處),另一路則自水返腳經獅球嶺至基隆廳治(圖406橘圈處)。
這條自基隆廳經獅球嶺到水返腳、錫口的這條道路(圖406紅圈),會是前面提到基隆運送來的貨物運到錫口,再經由 “米道” (圖406藍圈)將貨物運往臺北城的運輸路徑?
圖407 清 乾隆年間〈御製平定臺灣□□地理指掌全圖〉;《十八世紀末御製臺灣原漢界址圖解讀》內附之全圖(部份)
完成年代早於前兩幅圖的圖408之〈御製平定臺灣□□地理指掌全圖〉(2017年出版之解讀該圖專書取名為〈十八世紀末御製臺灣原漢界址〉)中,也可看見此一路徑:
1→艋舺地區。
2→上埤頭庄、下埤頭庄、大加臘庄、周厝崙(朱厝崙) 庄、奇母族社等地。(大約今大同、中山、中正、大安等區範圍內)
3→羙口社(錫口社)、禮族社(里族社);今松山、內湖地區內。
4→峯仔峙地區,今汐止區內。
不過,與現今做對照,圖中的下埤頭庄、周厝崙(朱厝崙) 庄是在道路的南側,是這兩庄的位置被繪製有誤?還是這條道路的路徑歷經時間而有變化?
另外,在圖407下方(黃圈處)有一處河中的沙丘標註為“草洲”,應該是現在的社子島吧?
〈一六五四年荷蘭人繪製之大臺北古地圖〉中的線條
前面我們可由清代中晚期的地圖(圖404、405、406)中看見這條“米道”的存在。
是否還能找到這條道路形成的時間?
筆者找到幾條資料,記錄一條早期臺北←→基隆之間的道路:
大正8年(民國8年)《台北廳誌》〈第十四章 交通˙第一節 陸上交通〉p.271:
中央道路:本島的縱貫線與縱貫鐵路並行,自宜蘭越過草嶺、三貂嶺、出基隆經水返腳、台北、新莊通達桃園。路寬三間,本廳境內的道路全長二十二里三町四十間。其中,台北、基隆間為昔日西班牙人佔領時代由傳教士所開創,此乃是舊線,對於地方很方便。
民國47年《臺北市志稿 卷六經濟志 交通篇》〈第二章 公路 第一節 清代以前〉:
第一節 清代以前(p.2)
西班牙人佔據臺之初,首重之交通道路開闢,……,卽於明崇禎五年(公元一六三二年) 三月,自滬尾溯淡水河而進入臺北平原……又沿北方支流之基隆河,開闢直達基隆之陸路,……,後更進入南方支流新店溪,開路侵入武朥灣(新莊一帶) 之三大部落,此實為本市開闢公路之嚆矢〔註13〕。……
第二節 滿清時代(p.3)
……此外並拓寬臺北基隆間及臺北淡水間之舊路,並架設橋梁以利商旅。……
民國74年《臺北市路街史》〈城中區 八德路一、二、三、四段〉p.221:
沿革 本路為台北市開闢最早之縱貫公路,亦為台北市最早之道路,遠在西班牙據台時期,即開有道路,清代經移民加以開拓,至光緒十一年劉銘傳又拓寬之,並架設橋梁,日人據台之初,於光緒二十三年,復動員工兵修築,*台北城內至基隆之路線與今線稍有差異,起自東門,沿今仁愛路至東門游泳池前,轉東北經台大醫院校區至杭州南路台大法學院側門,再東行偏北接齊東街,連接八德路經上埤頭、中崙、松山、南港至基隆。*〔註14〕
民國91年《重修基隆市志 經濟志 交通篇》〈上篇 第一章 概述〉p.10:
明天啟六年(西元一六二六年),西班牙人佔領基隆,圖控制北部……崇禎五年(西元一六三二年)沿雞籠河闢陸路而入台北平原,試圖教化內部各地。……
以上這些資料均都提到與十七世紀時盤踞在北臺灣的西班牙人有關;而《臺北市路街史》直接說出西班牙人所闢之道路即今八德路等路段。
〔註13〕民國72年《臺北市發展史(三)》p.792以及民國77年《臺北市志 卷六經濟志 交通篇》p.1中所述內容大致相同。
〔註14〕兩個*符號之間的文字內容所敘述的,即為“米道”。
圖408 〈一六五四年荷蘭人繪製之大臺北古地圖〉(部份);圖取自《大臺北古地圖考釋》內附之全圖。圖中標示的中文部落名係依據《大臺北古地圖考釋》中所述。
西班牙人於1642年敗於荷蘭人而退出臺灣〔註15《臺灣早期史綱》p.218-221〕,目前有關大臺北地區較早的地圖,應是1654年荷蘭人所繪製的北臺灣地區的地圖,地圖中除了標註自然環境中的海岸山川以及聚落名稱及所在位置外,還會有幾條雙線線條(如圖408中紅圈、藍圈部份)。
此地圖並無圖例,這些雙線線條在地圖中也未做標註。翁佳音先生在其所著之《大臺北古地圖考釋》一書中認為這些雙線線條是當時原住民所闢建之灌溉圳溝(如《大臺北古地圖考釋(北縣版)》p.42、43,p.54、55〔註16;請見本文最後之參考資料處〕)。另外在淡水河出海口,今淡水紅毛城與油車口附近,翁佳音先生也認為是“小溝(或圳)”。
但是,地圖上所畫的這些平行雙線線條只能被當做“圳溝”嗎?
在此,並非否定翁佳音先生所持當時(1650年代)臺北地區原住民即已闢建灌溉溝渠的觀點,只是純粹覺得如果這些平行線條可能表示圳溝以外的物件,例如…道路。
筆者之所以覺得這些平行雙線線條有可能為道路(可能不是地圖上所有的平行雙線線條),在於:
一、地圖中陽明山區至基隆這個區域中,有一條緊靠著河流的平行線條(見下圖409箭頭所指處),該線條由基隆港區(請參見圖409之圖片說明)沿小河直達地圖中的獅球嶺。
這條沿著溪流並穿越過溪流到海岸的線條看起來是道路(小徑)的可能大於圳溝的;只是這線條的末端居然跨越基隆港港灣的海面直達對面的城堡區(圖409橘圈處),不知為何因。(純粹筆誤,或是有其他意義?)
圖409 〈一六五四年荷蘭人繪製之大臺北古地圖〉(部份);此圖將原圖做順時針九十度旋轉。
地圖中標註“1”的地方據翁佳音先生考據應為暖暖附近;標註“51”的地方,翁佳音先生考據為原在基隆港區內的鱟公島(鱟公島與鱟母島於日據時期被鑿除)。白圈處所畫應為獅球嶺,山丘的一側所畫的(淺藍色圈內),不知是否為現在的魴頂瀑布?
圖中筆者加註的“(p.□□)”字樣,表示該地名出現在《大臺北古地圖考釋(北縣版)》該書裡的頁次。
二、若以1654年的地圖中基隆河南岸所繪的線條來看,對照時間較為後期的清代地圖所繪出地路徑來看,似乎是有些類似,各位讀者可以比對看看:(圖410a的紅圈處及圖410b、圖410c紅線旁的路徑)
圖410a(1654年) 〈一六五四年荷蘭人繪製之大臺北古地圖〉
圖410b(1735-1759年間)〈臺灣府汛塘圖〉;取自《方輿搜覽-大英圖書館所藏中文歷史地圖》p.290。
圖410c(1888-1891年間) 《臺灣地輿總圖》〈臺北府全圖〉
如果〈一六五四年荷蘭人繪製之大臺北古地圖〉所繪製的那些平行雙線線條代表的是路徑的話,那麼前面提到的《臺北市志稿 經濟志 交通篇》(p.2)所敘述“西班牙人…沿北方支流之基隆河,開闢直達基隆之陸路,……,後更進入南方支流新店溪,開路侵入武朥灣(新莊一帶) 之三大部落……”的內容作對照,那麼,“沿基隆河直達基隆”的道路有可能是指圖410a中“甲”的那條道路?“進入新店溪開路侵入武朥灣”的道路有可能是指圖410a中“乙”的那條道路?圖410a中“甲”的那條道路會是清代“米道”的前身嗎?
以上只是筆者的一些推測,如果真如筆者推測〈一六五四年荷蘭人繪製之大臺北古地圖〉所繪製的平行線條為道路的話,此道路(圖410a“甲”道路)經過的路徑是否歷經時間的變遷而有所改變?還是仍維持其路徑至清代(米道)、甚至到現今(八德路、齊東街)?筆者無法確定,只能期待日後對此議題有興趣的愛好者有所發現。
後話
從本篇確定題目開始,原本只是很單純地想聊一下“幸安”這個校名的由來,因校名與“幸町”、“三板橋(板橋路)”有關,所以就以遊覽方式簡介了一下“幸町”,同時對“三板橋”這名稱的由來說一下筆者自己的看法;但是碰到“ 幸町(三板橋)”內的齊東街「米道」這個古道的稱呼時,忍不住開始蒐集相關資料,就這樣又越扯越多、篇幅又拉長了……
參考資料
網站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 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twhgis/
《google map》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網站 https://nchdb.boch.gov.tw/
以下各學校網站:
臺北市~幸安國小、大安國小、國北教大實小、東門國小、龍安國小、興雅國小、景美女中、大同高中、蓬萊國小、日新國小、吉林國小、金華國小、忠孝國小。(依出現於本文之順序排列)
嘉義縣~東石高中。
方志
《淡水廳志稿》 清 道光年間 鄭用錫 纂輯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民國八十七年三月印行
《淡水廳志》清 同治年間 陳培桂纂輯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民國八十二年六月印行
《台北廳誌》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1998年7月出版
*日治時台北廳誌有1901(明治卅六)年版及1919(大正八)年版;本書譯自1919年版
《臺北市志稿 卷六經濟志 交通篇》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民國50年11月
《臺北市志 卷首下 大事記》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民國78年6月
《臺北市志 卷一沿革志 封域篇》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民國77年6月
《臺北市志 卷五財政志 市有財產篇》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民國77年6月
《臺北市志 卷六經濟志 公用事業篇》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民國77年12月
《臺北市志 卷七教育志 學校篇》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民國80年5月
《臺北市路街史》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民國74年4月
《臺北市地名與路街沿革史》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民國91年12月
《(重修)基隆市志 卷四經濟志 交通篇》基隆市政府 民國91年12月
輿圖及輿圖專題書目
《地圖很有事:地圖的臺灣史特展》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18年5月出版
〈大臺北鳥瞰圖〉1935年大窪四郎繪製 南天書局1994年複刻重印
《臺灣地輿總圖》 國立臺灣圖書館出版 民國105年11月據館藏清寫本(1888-1891年間)原件復刻.第一版第一刷
《十八世紀末御製臺灣原漢界址圖解讀》
葉高華、蘇峯楠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南天書局 2017年11月初版一刷
《大臺北古地圖考釋》 翁佳音著 民國87年6月初版 臺北縣立文化中心出版
〔註16〕除上述版本;該著作稻鄉出版社於民國95年重新出版。比對兩個版本,內容應是相同,但因書頁尺寸與排版的關係,書中相同的內容在兩個版本會出現在不同的頁次上(部分章節的註釋略有不同)。
左為民國87年之臺北縣立文化中心版本(筆者購藏),右為民國95年之稻鄉出版社版本(北市圖藏書)
《方輿搜覽-大英圖書館所藏中文歷史地圖》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2015年12月
其他書目
《臺北地誌新探》洪伯溫 龍文出版社 民國82年12月30日
《臺北老街》莊永明 時報文化 1993年4月15日二版四刷
《台北畫刊408期》台北市政府新聞處 民國91(2002)年1月
《臺灣早期史綱》方豪 學生書局 民國83年8月初版
Mdmmdkckxkskkckxkskskdk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