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益教網將於在2021年12月30日起停止上傳功能,並自2022年1月起不再進行維運工作。
目前筆者在益教網內“幸安鄉土”網頁內的貼文及照片也將停止增加,並尋找新的網路平台;除了
將原先已公布的貼文及照片會陸續轉移至新平台外,也會在新平台上繼續新增內容。
感謝各位曾點擊進入本網的讀者們,也感謝臺北益教網這些年來提供教師們一個免費的網路平台
做為資訊交流的管道。
2022.11.24 公告:
筆者已另製作個人協作平台,網址如下,敬請各位讀者繼續支持:
https://sites.google.com/view/xinganteacher-wu
大安行踏—臺北市的天堂路
由一張摺頁說起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於2015年印製的“文化快遞map”摺頁;摺頁中照片由右至左分別為行天宮、聖家堂、清真寺、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教堂。
上圖是幾年前筆者在捷運站拿取的文宣摺頁,標題為“來加入宗教建築的欣賞旅程”(我不知是否還有更貼切的翻譯);摺頁中就以行天宮、聖家堂、清真寺、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教堂這四座造型各具特色的宗教建築為介紹重點。
清真寺與聖家堂位於新生南路上,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教堂位於新生南路附近的愛國東路上;而沿著新生南路直線北行來到松江路〔註〕、民權東路路口,就可見到行天宮。
以上除了行天宮位於中山區外,其他三座皆在大安區內。
〔註〕新生南、北路基本上是沿著“特一號大排”闢建的;新生南路自臺大旁北行,來到八德路北側,開始為新生北路的路段(臺北市內部份的XX南、北路即以八德路來區分)。但新生北路往北直行一小段後,在市民大道北側來個大轉彎;所以從地圖上看,新生南路、松江路才是一條直通的道路。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臺北市→現代 <臺灣通用電子地圖>;由此看新生南路(綠線)、新生北路(藍線)、松江路(紅線)的對應位置。
另外,也可由此地圖看出臺北市東邊(基隆河以南)的金山、新生、建國、復興、敦化、光復等主要縱向道路,是由八德路(紫線)來區分這些縱向道路的南、北路。
心靈上的天堂之路
講到“天堂路”,在臺灣許多人想到的,可能是國軍的兩棲偵搜專長班(蛙人部隊)結訓前須爬過的最後一段舖滿咾咕石的那條“天堂路”吧!是屬於艱辛、磨練後,最終成功到達的“天堂”的一段考驗之路。
在網路上,可以看見一些過往的地方社會新聞裡,形容該地方某道路為“天堂路”,應該是形容該路段的坑坑洞洞有如蛙人部隊結訓前的那段天堂路般“充滿障礙”吧?!
另外,在臺東縣池上鄉,也有一段道路被稱為“天堂路”,是形容當地美景宛若置身在天堂。
臺北市的新生南路則是許多臺北人所熟知的“天堂路”;其實在臺灣各地都能看見各種宗教(或教派)的寺廟會所,那麼,為什麼臺北人會特別對新生南有“天堂路”的暱稱?主要是在新生南路兩旁及附近有許多不同宗教的會所集中在此,又有些會所的建築又相當具其宗教特色。所以,大安區的天堂路是是屬於宗教的、心靈上的天堂路。
天堂路縱走(新生南路及其巷內)
筆者所列出的這些宗教的寺廟會所,有些即座落於新生南路上、有些位於新生南路附近;有些是獨立且具特色的建築,有些則是位於一般的公寓民宅內。
前面提到的行天宮,雖然位於新生南路北上直行的中山區松江路旁,但離本文介紹的範圍距離較遠,就不列入了;而且本文不會提及各宗教(或教派)之教義或宗教組織及活動。
那麼,我們就由新生南路、濟南路口開始,沿著新生南路從北到南,來趟“天堂路”的行程吧!
臺北衛理堂
攝於2019.10.06;衛理堂旁的三樓建築為衛理幼兒園。
攝於2015.06.03。
現址:新生南路一段113號
該教會教友自民國42年開始在臺北發展教會工作,次年衛理堂自漢口街遷到新生南路一段113號(今衛理堂現址)鋁製屋頂新堂。
目前所見衛理堂的建築係於民國四十七年完工迄今,仍維持當年風貌。
〔以上參考自《台北衛理堂網站》、《自由時報電子報網站》-2012.09.09〈北市「天堂之路」 教會巡禮說特色〉〕
觀音禪院
攝於2021.08.20。
現址:新生南路一段137巷巷內
觀音禪院建於民國69年3月,主祀觀音菩薩。
〔以上參考自《大安區志》〈卷二 住民篇〉p.54〕
巴哈伊臺灣總會
現址:新生南路一段149號樓上
巴哈伊信仰於民國56年成立臺灣總靈體會,設址於新生南路一段;民國五十九年,臺灣總靈體會以財團法人名義,向內政部社冊登記。
〔以上參考自《臺北市志卷四社會志宗教篇》p.150〕
巴哈伊信仰早年在臺灣被譯為“大同教”,目前該教總會仍為於上面《臺北市志》所提民國56年成立時原址的公寓樓上。
法雲寺
現址:新生南路一段165巷巷內
法雲建於民國48年9月,主祀釋迦牟尼佛。法雲寺與衛理堂、真理堂、靈糧堂等均為民國40年代即建於新生南路或附近,算是“天堂路”區域中較早興建成的。
〔以上參考自《大安區志》〈卷二 住民篇〉p.54 & 《臺北畫刊》301期p.23〕
走到這裡,再往前行越過信義路即到新生南路二段;以上介紹的四處,都在新生南路一段的東側,而後面提到的則均位於新生南路二、三段的西側。
新生南路二段上有三座造型相當有特色的宗教建築:
基督復臨安息日台北教會
攝於2021.08.09。
上一張的局部裁切。
現址:新生南路二段26號
位於金華國中北側的基督復臨安息日會台北教會,是在民國六十六年建造。
其建築的特色第一為採螺旋狀的結構,由螺旋狀的階梯拾級而上進入會堂;建築的另一特色,是牆面有馬賽克鑲嵌的「三天使」立體浮雕圖案。三位天使分別手持天平、聖經與律法。
〔以上參考自網路資料<台北教堂--得過第二屆傑出建築師獎之作品>https://blog.xuite.net/taiwan.adventist/twblog/131796560 〕
天主教聖家堂
現址:新生南路二段50號
民國42年開始在新生南路現址興建教堂,民國44年底完工,是為聖家堂的前身。民國50年新的聖家堂起建,民國53 年完工,即目前所見的建築;其設計藍本多以歐美教堂為依據,且自歐美進口建築材料,由於無論外型結構和內部陳設,均經特殊設計。
〔以上參考自《大安區志》〈卷二 住民篇〉p.63 &《臺北畫刊301期》〈臺北城的故事系列之六大安區〉p.23〕
臺北清真寺
攝於2015.11.14。
現址:新生南路二段62號。
臺北清真寺最初於民國37(1948)年創設在臺北市麗水街之日式房屋;本座清真寺始建於民國47年(1958),不僅為近代臺灣最早的伊斯蘭建築,也對當時我國與伊斯蘭國家之外交關係貢獻良多,深具歷史與宗教意義;爾後於民國88年(1999)被公告指定為臺北市市定古蹟。
1.〔以上參考自《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國家文化資產網》〕
2.有關臺北清真寺其他介紹可參考筆者前文<大安行踏—臺北清真寺> https://etfamily.tp.edu.tw/MBR20150630134942JQG/milo7071289
臺北真理堂
現址:新生南路三段86號。
隸屬於基督教台灣信義會的會堂,於1954年完成興建第一代真理堂會堂工程,現今主會堂大樓為2005年完成之第三代建築。
〔以上參考自《維基百科》網站〕
浸信會懷恩堂
攝於2017.08.20。
現址:新生南路三段90號。
1940年代國共內戰時,多位在大陸傳教的外籍宣教士輾轉來到台灣,到1953年12月正式定名為「浸信會懷恩堂」;1954年開始於位於新生南路三段的懷恩堂現址興建第一代的會堂。
1983年在原址上重建現在的第二代會堂,為期達到基督教本土化,新會堂採用中國傳統文化的建築特色,於隔年完工。
天堂路附近
還有一些宗教會所是分布在新生南路兩側附近的,筆者尋找到幾處在這範圍內,於光復後(民國34年)至民國50年代即已在此活動的寺院會所做個簡介;實在無法保證全部蒐羅,如有遺漏還請見諒:
仁愛天主堂
仁愛堂自聖家堂劃分而出。1966年購得仁愛路3段34巷日式房屋一棟及庭院;1967年10月間正式成立堂區。攝於2021.08.20。
〔參考自《天主教臺北總教區 仁愛聖紐曼天主堂》網站〕
耶穌後期聖徒教會
耶穌後期聖徒教會臺灣臺北聖殿,攝於2021.08.20,愛國東路上;照片中教會左後方白色建物為淡江大學臺北校區(黃色箭頭處),右後方為耶穌後期聖徒教會金華街教堂(藍色箭頭處)。該教會以外的人士有稱呼其為“摩門教”。
該教會於1956年時第一批傳教士來臺,1963年於金華街興建第一座教堂〔照片中的教堂為改建後〕,照片中的臺灣臺北聖殿竣工於1984年。
攝於2019.10.24;門口最高的尖塔上矗立著吹著號角的黃金使者。
〔參考自《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台灣歷史》網頁〕
愛國東路兩側的耶穌後期聖徒教會臺灣臺北聖殿門口(右)與天主教主徒修女會會院(左);攝於2021.08.20。
和平基督長老教會
位於和平東路一段巷弄中;現址在日據時期為“日本昭和町教會”,1947年長老會艋舺教會在此成立支會,直至2000年前後向國有財產局申請土地贈與並完成手續。照片中的新堂於2013年完工,攝於2021.08.20。
〔參考自《台北和平基督長老教會》網站→關於和平→和平教會簡史〕
靈糧堂
位於和平東路二段;臺北靈糧堂於1954年由在臺的大陸靈糧堂會友發起設立,照片中的「宣教大樓」為1986年時由原舊會堂改建而成,攝於2021.10.24。
〔參考自《臺北靈糧堂》網站→教會簡史〕
天堂路的形成原因
其實目前的臺北市區內已遍佈各宗教之寺所,但說到“臺北市的天堂路”,大家第一個想到的,都還是新生南路?
在網路上一篇註記為臺北市大安區公所製作的一篇PPT中有詳細的解釋(該PPT的p.4),讀者可前往該網頁參閱。
〔註〕該篇PPT的標題為<新生南路前世今生 瑠公圳與天堂之路>
網址為:https://www-ws.gov.taipei/001/Upload/public/Attachment/061915273060.pdf
筆者就以該篇PPT的內容,就新生南路成為天堂路的原因再做以下的整理:
以時間來看:(民國三O年代末~四O年代的政治情勢)
新生南路及附近各宗教之寺院會所在此處建立的成因,筆者簡單地做以下分類:
1.當地住民所建至今,如東門正德宮(主祀土地公)。
2.在日據時期日本人之教會原址於光復後發展,如和平基督長老教會。
3.於光復後初期開始至今,由外地而來的宗教人士在此處覓地成立,目前本區域大部份的寺院會所即屬此類。
由第二點與第三點看,各宗教教眾因國共內戰隨政府來到臺灣,爾後在民國三O年代末(如臺北清真寺、和平基督長老教會)、四O年代(如衛理堂、聖家堂、真理堂、懷恩堂、靈糧堂等)在這些宗教的寺院會堂在現址或現址的附近,成立聚會所或開始宗教活動。尤其到了民國四O年代,政治局勢算是比較“稍微”穩定下來,此時各個宗教也開始發展。
以空間來看:(民國三O年代~四O年代的臺北市市區發展)
筆者藉由《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的地圖及航照影像來看看新生南路及兩側在日據及光復初期時的情形: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臺北市→<1939 臺北市西部行政區域圖>
此圖為《臺北市志卷一沿革志 封域篇》所附的〈民國二十八年臺北市六十四町圖〉;由此圖可見當時臺北市絕大部份的“町區”皆位於特一號大排,也就是現今的新生南路、新生北路以西,而原屬大安十二甲及大安龍安坡的特一號大排以西區域,也形成所謂的昭和町。
簡單來說,特一號大排感覺像是一條當時臺北市“市區”與“郊區”的分界線。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臺北市→<1939 臺北市西部行政區域圖>(大安區部份)。
由上圖可見今大安區及附近的區域中,位於特一號大排(今新生南路)以東的町區僅 “水道町” (大致為以前之“林口庄”)的一部份及“富田町”(大致為以前之“頂內埔”)。另外,此圖為民國70年代編印之《臺北市志卷一沿革志 封域篇》內所附的對照式的地圖,所以地圖中還可見在民國70年代尚未地下化的縱貫鐵路(箭頭指處)穿越過光華橋、復旦橋(藍圈處)等橋下。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臺北市→<1948 美軍航照影像>
在此幅民國37年的航照影像中,我們還是以新生南路(綠線處,當時的特一號大排尚未加蓋)為界,看看當時臺北市市區發展的樣貌。
新生南路以西的區域,大部份均為密集的房舍,除了少數幾塊區域,看起來是明顯的“空地”,如圖中所標示的:
1.→今臺師大圖書館校區。
2.→今金華國中以南,即新生國小至大安區公所一帶,其中包括了臺北清真寺、聖家堂等現址。
3.→今新生國小後方、金華公園一帶。
而新生南路以東,當時建築物較密集的區域不多,如現今北市圖總館、大安國宅一帶(圖中4)及現今信維市場一帶(圖中5,復興南路、敦化南路之間,該區西側的學校即今大安高工);其中範圍較大的建築物密集區在新生南路東側、現今臺北科技大學至信義路之間 (紅框處為大安森林公園),此範圍正是目前幸安國小(藍框處)學區中的民輝里(白框處、含北科大)與民炤里(橘框處)。
其他的區域大部份看來建物的分布比較零落,散布著農田與灌溉溝渠;目前大安區內如忠孝東路(三、四段)、仁愛路(三、四段)、建國南路、復興南路、敦化南路等主要道路都還未出現;圖中尚未被遷移的林安泰宅(黃圈處),其位置就在今敦化南路上。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臺北市→<1952〔註〕 臺北市街道詳圖>;其中新生南路、大安森林公園、幸安國小等地使用與上圖<1948 美軍航照影像>裡相同的圖示。
雖然名為<臺北市街道詳圖>,但所繪製的範圍大約在今基隆河以南、安和路以東的區域,並非當時臺北市(省轄市)全範圍。
由此張地圖看特一號大排(新生南、北路)東、西兩側,大排東側的大安區多數地方還是“待開發區”,甚至灌溉溝渠遍布市區。
而這張地圖還有一個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前面介紹的新生南路兩旁的“天堂路”宗教會所的現址,在地圖上呈現的都還是空地(圖中箭頭所指處):
1.→衛理堂
2.→基督復臨安息日台北教會
3.→聖家堂 & 臺北清真寺
4.→靈糧堂
5.→真理堂 & 懷恩堂
〔註〕《臺灣百年歷史地圖》將該圖標註為1952(民國41年),在此幅地圖左上角的標註為:中華民國三十九年修測四十年六月複查四十一年三月印製。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臺北市→<1957 臺北市街道圖>。
與上圖<1952臺北市街道詳圖>比較,5年後的這幅<1957 臺北市街道圖>裡已開發的地方更多了,但還是有許多未開發區域(農地或空地)。
另外,現今聖家堂的位置在地圖裡已標註為“天主堂”(白圈處),後於民國50年改建為今日所見的聖家堂。
大安區會逐漸形成天堂路的其他原因,如前述臺北市大安區公所製作的PPT裡有提到~
……部分傳教士分別於大學〔今臺大與臺師大〕內任教,為了工作及傳教方便,便在附近籌設聚會地點,因此也吸引來自大陸地區的傳教士前來聚集……
筆者試著綜合以上資料,整理並推測一下新生南路會逐漸形成“天堂路”的可能原因:
1.民國30年代末至40年代時,一些由大陸來臺的宗教人士,來到臺灣後,想繼續其所信仰的宗教教派之活動,並發展其宗教教派,所以先需找到一處可建立其寺院會所的地方。
2.一些在大學工作的傳教士(臺大與臺師大)在其工作場所附近設聚會地點,新生南路就在這範圍內;同時也吸引一些由大陸來臺的教友。
3.新生南路除了是靠近上述在大學工作的傳教士工作地點外,同時也是當時臺北市“市區”與“郊區”的分界線。
4.筆者特別強調新生南路是當時臺北市“市區”與“郊區”的分界線,是想到以下籌設新建寺院會所時的考量:
a.當時臺北市已開發的區域(日據時期的町區)要籌設新建寺院會所,地點可能比較難找;相對新生南路兩旁及東側還是許多的“待開發區”土地取得可能比較容易吧。
b.雖然“待開發區”的土地好像比較容易取得,但教友聚會時,也要考慮各位教友前往聚會的地點是比較方便前往,也就是要選擇交通較為方便的場所(至少不要交通太不方便)。
c.當時所新建的寺院會所陸續選擇在新生南路兩側或其附近,應該是有考慮到前面 a.b.兩點所說的因素吧。
總結來說,筆者認為新生南路這段“天堂路”最初的成因中,應與當時的政治情勢與臺北市市區發展情形有著密切的關連。
不同的信仰,相同的歸處〔註〕
〔註〕此句標題筆者借用自《臺北畫刊 433期》p.16。
由大安森林公園外環的自行車道上看僅隔著兩棟建物的清真寺(左)與聖家堂(右,被行道樹擋住了);2019.10.24定點全景模式拍攝。
前面提到新生南路在民國30年代末~40年代時,因特殊的時空背景,各個宗教陸續在這裡紮根發展;爾後到了民國50年代,逐漸地形成了天主教、基督教(含多個不同教派)、伊斯蘭、巴哈伊以及傳統在地的佛教與民間信仰等,多個不同宗教或教派共存共榮的“天堂路”。
每當自行車騎在大安森林公園外環的自行車道上,看著對面僅隔著兩棟樓房的清真寺與聖家堂,有時心裡會想著:在其他的國家,不知會有幾處像這樣兩座不同宗教的寺院相鄰如此接近、又能長時間地和睦共處?更何況,在一條道路的兩側及附近有著許多不同的宗教(或教派),大家為了本身的信仰盡心力,又能包容其他不同的宗教或教派。
我想,這才是“天堂路”真正的意義吧。
本篇完稿時,已是12月中旬,一些地方也已因應聖誕節開始做佈置;那麼,有“天堂路”稱號的新生南路又會是怎樣的景致?
附錄 2021年,天堂路的聖誕節前夕
新生南路上
新生南路的二、三段,行道樹上已掛上兩排長長的燈飾。
龍安國小門口;2021.12.13傍晚。
新生、辛亥路口南側;2021.12.13傍晚。
大安森林公園
新南、信義路口的大型聖誕樹;左→2021.12.09下午;右→2021.12.13夜間。
公園十號出入口處(新生南路上);2021.12.15夜間。
公園北側信義路路段的自行車道;2021.12.15夜間。
聖家堂
聖家堂的聖誕佈置結合了近幾年來全球關注的肺炎及疫苗議題。
↑ 2021.12.13傍晚。
↑&↓&↓↓ 2021.12.13夜間。
馬槽裡多了口罩與疫苗注射筒。
大安區公所門口
位於新南、和平路口;2021.12.15夜間。
真理堂
↑&↓ 2021.12.13傍晚。
懷恩堂
2021.12.13夜間。
附記:後來在網路新聞得知,新生南路路上、大安森林公園、區公所等處之燈飾為今年(2021)臺北市政府舉辦之「臺北耶誕愛無限」系列活動項目的其中之一。
都會遊人—貓空樟樹步道(兼聊北北基地區的“樟”字地名)
活動照片拍攝日期:2021.11.19
前言 臺北市童軍團活動
此次是跟隨校內童軍團進行臺北市童軍團所規劃的“親山親水臺北小縱走”活動〔註1〕,因是團體活動、又須完成活動所規畫之關卡,再加上有時間壓力(學生們不能太晚下山、還須前往各自的安親班)所以沿途有些地方會忽略掉。
接近11月下旬的樟樹步道,無緣看見盛開的魯冰花田,可是卻能見到這時期的紅色芒花。
↑本校童軍團於彩雲亭明鏡池前合影;與彩雲亭附近的“趣”字柱(箭頭所指)合影為此次活動的關卡之一。
↑對於完成活動的童軍團員,臺北市童軍團所發放的紀念臂章;臂章內還繡有活動原訂日期(2021.05.05)。
〔註1〕此次活動原本定於今年五月份,因突發的疫情影響而延期實施。
題外話 先聊一下北北基地區的“樟”字地名
成行前,為瞭解步道的狀況,先行蒐集些相關資料,有關“樟樹步道”的名稱由來一說是步道的其中一段旁分布了幾株老樟樹。
那麼,這些老樟樹是原本就在此處生長的?還是後來才被移植到此的?
樟樹步道附近還有石獅腳步道、樟湖步道等步道,樟湖的“湖”應該指的是“沒裝水的湖”,也就是小盆地或山區較低處;那麼,“樟湖”的“樟”是因為此地與樟樹有些關聯?
如果由早期的地圖,如日據早期繪製的《臺灣堡圖》〔註2〕來看:
↑《臺灣堡圖》第49圖〈景尾〉(部份)。
此時當地就有“樟湖”的地名標註在地圖上(白圈處),而樟湖東側的貓空,地圖上標註的是“猫”空(橘圈處)。
另外,在當時內湖庄景尾溪北側,有一處被稱為“樟腳”(黃圈處),現在當地的行政區為樟林、樟新、樟腳等里。
在《文山區志》內,筆者找到幾個與“樟”有關的地名~
樟腳:……該處又稱下湖(下內湖),昔日該處至景美溪對岸待老坑均為原始樟樹林,先民在樟樹林下從事開墾,故名樟腳。現在高樓林立,樟樹池埤的地景已不復見。
樟腳店仔:……其地在今木新路2、3段交接處。即保儀路路口對面一帶地方。
樟腦寮:在市立動物園東邊之小山,以前山上盛產樟腦樹,取汁熬腦油而得名。〔註3〕
〔註2〕上下兩幅圖分別取自遠流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臺灣堡圖》上冊的第49圖〈景尾〉與第50圖〈屈尺〉。
〔註3〕《文山區志》〈卷一土地篇 第五章地名〉 ;文山區公所網站。
如果以地名再加上《文山區志》內的描述,至少從早期的木柵內湖庄地區、連接到現在的動物園附近、再到樟湖地區的這段區域,在很久很久前是一片的樟樹林?
另外,在木柵南側、新店的屈尺地區,從《臺灣堡圖》中可見也有一處與“樟”有關的早期地名:
↑《臺灣堡圖》第50圖〈屈尺〉(部份)
從上圖可見在屈尺(白圈處)的西側,有一處高地,地名標註為“樟硿山”(黃圈處),該地位於現今的新北市新店區內康雅崙路南側。
“硿”這個字在《異體字字典》網站中查到的是有三個字義:1.石落聲2.青色3.藥石;但,用在這處地名,是什麼意思?
不過“樟硿山”這個地名,筆者只在這《臺灣堡圖》中找到,其他現代的地圖只看到“康雅崙”、“頂石厝”等地名 (橘圈處)。
在坪林區(漁光里)、石碇區(烏塗里),各有一處小地方,兩地均名為“樟空子”(此兩處在《臺灣堡圖》中為“樟空仔”);基隆的七堵區也有一處“樟空湖”(此湖應該與貓空的樟湖一樣,是“沒裝水的湖”,意為小盆地或低地)。
在臺灣,命名為“樟空”的地方還不少,例如除了前面提到的“樟空子”(新北坪林&新北石碇)、“樟硿山”(新北新店)、“樟空湖”(基隆七堵)外,南投鹿谷鄉也有一座“樟空崙山”。
對於“樟空”這個地名的命名由來,筆者在找到的一些方志中(如《基隆市志卷一土地志地理篇》p.66、《坪林鄉志》p.54、《石碇鄉志》p.76)各有不同的解釋,那麼,屈尺“樟硿山”的“樟硿”原義又是為何?
另外,在汐止區一處緊鄰基隆河的區域,清代時為“樟樹灣庄”,現今當地還有樟樹里、樟樹一路、樟樹二路、樟樹國小等。
回到屈尺的“樟硿山”,附近的地名“康雅崙”,其地名由來查了一下新店區有關的書面資料,找到的有:
*民國95年《新店市志》p.188及民國99年《增修新店市志》p.185~
康雅崙-類似果子狸的動物,在此高地可見而得名,現代人取其雅語,改稱康雅崙。
*民國101年《新店故事-新店文史生態區域課程》p.176~
……康雅崙位於……,「康仔崙」是在地人的稱呼,有三種說法:一說是類似果子狸的動物;二說是捕獸器;也有研究指出,早期在此設置隘寮,以觀察原住民出沒,若有動靜,就已「鵠仔」發出警訊,所以以鵠仔之轉音命名。
不過,筆者有另外的想法。
如果以《臺灣堡圖》中“樟硿山”(山名)與“康雅崙”(地名)的地緣關係來看,筆者認為“康雅崙”之名的由來可能是源自“樟硿山”,也就是“硿仔崙”。
前面提到的基隆七堵區的“樟空湖”,各位如果以google map 搜尋的話,會發現“樟空湖”附近,也被標註為“空阿崙”(見下圖)。
(將“康雅崙”、“硿仔崙”、“空阿崙”都以閩南語發音就能瞭解了 )
↑《google map 2021》中,基隆市七堵區裡的樟空湖(橘圈處)與空阿崙(藍圈處)。
從以上這些列舉地名來看,這區域的北北基山區,以前應該是樟樹分布廣泛、生長繁茂的地方。
後記:
筆者在之前的貼文(<拳山、文山、蟾蜍山(一)>)中,曾引用翁佳音先生《大臺北古地圖考釋》一書裡,針對荷蘭人在1645年裡繪製的大臺北地區古地圖中“鞍山”(拳山)的考釋;書中該段考釋的後面還有一段關於荷蘭人在1654年來到新店溪流域,看見茂密樟樹林的敘述。〔註4〕
後來有機會來到樟樹步道,又得知此區域一些與“樟”有關的地名、並回想到《大臺北古地圖考釋》裡所描述的,故才動念寫下這一段。
原本是對“樟空”這個地名有一些不同的想法;但考慮後,在本篇中先行打住,以後在其他篇幅看看是否有機緣再聊。
〔註4〕翁佳音《大臺北古地圖考釋》p.63-64 民國87年 臺北縣立文化中心版本
回到主題 走在樟樹步道上
活動當日因正值貓空纜車保養維修期間,所以往返皆須搭乘小型公車前往;到達貓纜貓空站後,便開始活動行程。(整個活動行進時,也拍攝到幾座古屋,但考慮可能還有人居住,便不貼出分享了)
尚未到步道入口,即看見活動的第一個關卡:相思炭窯。
當日活動的第一個關卡,童軍們要用閩南語念出上面的詩文並上傳。
由此處進入步道。一些分享樟樹步道照片的網頁中,有提到他們進入步道是由“茶言觀舍”餐廳門前的小路進入步道,上圖為該餐廳建築後方的另一條小路。
來到步道口;其上的牌子有註明此步道的難易度為“親子級”。
此時可見紅色芒花隨風搖曳。
來到彩雲亭。
魯冰花田在此時並未得見。
彩雲亭旁,以定點全景模式拍攝。
彩雲亭旁的明鏡池。
完成過關任務並喝水稍歇後,繼續前行。
11月山上的芒花。
茭白筍與水芋濕地標示牌;照片右側的設施不知是排水用?抑或灌溉用?
此處可見兩座古亭畚造型的涼亭,即“轉轉穀倉”。
轉轉看。
路旁的橘子園。
路邊有一棵已變得全身通紅的樹木(應該是到冬季才變色吧?),本來想使用植物辨識APP來判讀,因距離太遠,不是很確定該樹為水杉?落羽杉?還是其他樹種?(植物辨識APP所判讀出的是水杉)
樟湖步道入口。
再向前行,此處的一座涼亭名為「晃腳亭」。
既然叫「晃腳亭」,大家就來坐著晃晃腳吧。
亭旁的解說牌說明此段道路為早期的「保甲路」。
離開晃腳亭,此處遠眺可見1→臺北101、2→四獸山、3→指南宮(看起來像是外牆整修中)。
由此處觀察四獸山,可以很明顯看見四獸山是屬於單面山,為臺北斷層上盤抬升形成的。〔註5〕
四獸山單面山的山形(黃圈處);由此處看四獸山兩邊的山坡,一邊較為平緩、一邊較為陡峭。此處也可見有長頸鹿彩繪的木柵垃圾焚化廠的煙囪(箭頭指處)。
〔註5〕參考自 楊貴三、葉志杰<象山步道的自然地景>,《科學發展》527期2016年11月 p.72。
網址:https://ejournal.stpi.narl.org.tw/sd/download?source=10511-11.pdf&vlId=4821137F-2E5B-447D-BEC7-AD5B6B0A68B2&nd=1&ds=1
走到此處,此涼亭旁放有一輛牛車;不知是純裝飾用,還是為了對應前面所說此路段為保甲路而放置。《清代臺北交通》p.45裡,有提及保甲路其寬度至少是可讓一臺牛車單向前進〔註6〕。
〔註6〕《清代臺北交通~穿山越洋貫東西》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民國97年10月出版。
觀景平台。
土地公廟(樟湖福德宮)。
一座以老厝為造型的涼亭。
建築物附近有幾株老樟樹(如照片中的電線桿旁)。
到達步道的另一端點;此次童軍團活動的目的地為樟山寺,所以到了此處後,便再延著柏油道路繼續前進。
路旁山坡的邊牆展示著當地特色,如貓空纜車、石獅腳、文湖線捷運、茶產業等。
來到樟山寺入口處;從這裡遠眺臺北101與四獸山好像比較清晰。
同一地點遠眺指南宮;前面提到拍攝當日貓空纜車正進行維修暫停營運,因此可見照片右側貓空纜車的纜線上,纜車車廂都不見了。
於樟山寺前合影,做為此次童軍團活動的最後一個關卡。
於樟山寺前遠眺。左側由近而遠可見仙跡岩(景美山)、拳山(蟾蜍山、芳蘭山等)、八里觀音山;右側可見四獸山。
都會遊人--糖廍文化園區(臺北市萬華區)
拍攝日期:
2020.07.17(照片說明處有標註〔2020〕者)
2021.10.28
園區門口〔2020〕
園區沿革 〔註1〕
在清代,大理街一帶開始設置以牛隻為動力的糖廍。1909年日人在此興建新式製糖工廠,名為「臺北製糖株式會社」,兩年後(1911)開工生產。後太平洋戰爭開始,因物資、人力短缺等因素於1942年停工;光復後由臺糖公司接收後,陸續變賣部份土地、廠房。
1997年因臺糖公司擬出租大理街區土地予私營醫院開發大型療養院而引起社區居民不滿與抗爭;後來轉化為爭取公園、再造社區的社區行動。
2003年臺北市政府將三座臺糖倉庫指定為市定古蹟,2011年糖廍文化園區正式開放。園區內三座倉庫目前的用途分別為:
A棟→糖業文化展示館
B棟→萬華糖廍藝文倉庫(針對藝文團隊預約使用)
C棟→明華園戲劇團進駐(非開放空間)。
園區內以牛隻為動力的糖廍意象。
園區內的三座原臺糖倉庫。
〔註1〕以上園區沿革的文字介紹,係參考以下資料整理而成的: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國家文化資產網》
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monument/20030923000002
*《計劃城事:戰後臺北都市發展歷程》p.272-281 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15.02
*﹤糖廍文化園區 糖廍散步地圖﹥臺北市文化局2017.12(參觀糖業文化展示館時所得)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看園區的昔日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臺北→﹤1913 淡水河平面圖﹥
此圖可見臺北製糖會社到淡水河岸的運糖鐵路;會社南側有許多分叉的軌道,是五分車的維修廠或調度場(機廠)嗎 (藍色箭頭所指處) ?另外,在上圖白色箭頭所指處,可見與現在A棟及B棟建築規模相仿的區域,是現在的A棟及B棟?還是兩棟建物的前身?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臺北→﹤1919 臺北市街全圖﹥;此圖可見臺北製糖會社有鐵路連接到縱貫鐵路。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臺北→﹤1922 臺北市地形測量原圖﹥;此圖與下圖(﹤1940 水道圖﹥)還未見到C棟的圖示。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臺北→﹤1940 水道圖﹥。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臺北→﹤1945.06.17 美軍航照影像﹥。
到此時有航照影像,可以看見現在C棟的位置僅有一座較小的建築(會是月台嗎?),仍未見到C棟;黃圈處內可見煙囪。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臺北→﹤1948 美軍航照影像﹥;此時已是光復後,雖然該影像較不清晰,但仍然可見C棟還未出現。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臺北→﹤1957 臺北市舊航照影像﹥。
此時已可見到C棟;其實,再早一年的﹤1956 臺北市舊航照影像﹥中即可看到C棟,只是1957年的航照影像較為清晰,似乎也能見到五分車的軌道(藍色箭頭處)。
如果將此影像放大來看,此時B棟的屋頂好像與C棟類似,為呈 “^^”形狀的雙排斜屋頂,與目前所見不同(前面的﹤1945.06.17 美軍航照影像﹥中看得更清楚)。
三座倉庫外觀
A棟;目前為糖業文化展示館
↑A棟背面;照片近處為社區公園的一部份。
B棟
B棟正面(門口)與右側(A棟旁);右側牆面上有裂痕。
C棟
C棟正面〔2020〕
C棟背面
糖業文化展示館內
2020.07.17,第一次來到園區,在展示館門口看到的是維修工程公告:
2021.10.28,再次來到園區,得以進入展示展示館內:
門口
展示館入口
展示館內及其建築上層結構
展區內也有設置一些互動區
展區內也有展示一些糖業相關器材與儀器;包括上圖這組土壤緊實度儀。
附記:最近(2021年11月初)播出的電視節目《MIT臺灣誌》有一集介紹幾位由日本來到大安森林公園給樹木健檢的樹木醫(樹醫生),節目內容也可見到日本的樹木醫使用這土壤緊實度儀。
這面展示牆介紹園區形成的經過;上方的“徵信新聞”即中國時報的前身。
這面牆上有著大多數人的童年時光;筆者圈起來的幾項,是個人在小時候印象較深的。
園區戶外部份
五分車
A棟(糖業文化展示館)前展示了一列五分車;旁邊有樂高積木的模型(上圖右側)。在臺北市內,這種樂高積木模型還不少;除了此處,筆者所見過的,還有在華山文創園區(林森北路旁)、松山文創園區(松菸路旁)、建國啤酒廠(八德路正門旁)、清代臺北工場(鐵道部,今臺博館 鐵道部園區後方)等處。
車頭上有臺糖標誌,及“843”的編號;至於臺糖標誌下方的“湖”所代表的意思,筆者待查。
車身下還有一塊銘牌,內有“HITACHI(含廠商logo)”、 “Hitachi‚Ltd. 1967 Tokyo Japan”等字樣。
五分車旁人行道上的臺灣欒樹。
五分車月台
B棟前有一段突起的建物(上圖箭頭所指處),應是當時五分車月台的一部份。
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國家文化資產網》內所述,園區保留的月台部份為“長約五十公尺、寬約二十公尺”。可是這段突起物怎麼看也不像“寬約二十公尺”……,如果月台部份包含B棟門口前(屋簷下)的部份,這樣B棟門口前(北側月台)、軌道(植栽區)、再加上突起物(南側月台)的總和應該就有了就應該有20公尺寬吧(上圖藍線所繪)。
不過,這段突起物(南側月台)應該是遭拆除後重建的,google上還能蒐尋到相關的新聞。
上面還留有“糖廍” 、“會社尾”等字樣,有關“會社尾”這名稱,在《萬華區志》p.79〔註2〕中,有這樣一段話~
……華江橋頭一代昔日因鄰近製糖會社,小地名曰「會社尾」,自然遍地甘蔗園。二次大戰末期糖廠停產,會社尾蔗園逐漸荒蕪……
〔註2〕2010年11月;《萬華區公所》網站首頁→認識萬華→萬華區志
蔗田區
A棟西側有一片蔗田區。〔2020〕
2020.07.17時的蔗田區。
2021.10.28時蔗田區的風貌;大型解說牌(照片左側)好像有更新過,另外有標示出各蔗種的名稱或品種代號(甘蔗下方黃色小型標示牌)。
新糖廍公園
位於糖廍文化園區與大理街之間;照片左側為A棟背面。
附錄 市定古蹟 萬華林宅
結束糖廍文化園區的行程,回程騎著腳踏車、沿著大理街來到西園一段路口時,看到遠處一棟造型特殊的建築物,是目前已被指定為市定古蹟的“萬華林宅”。
照片上的道路為西園路一段。
牆上有個知名咖啡連鎖店的大型商標;目前一、二樓出租做為咖啡廳,三、四樓為家族史料展示空間。
騎樓上的圖案包含有“萬華林宅”及“1935”(箭頭所指處)等字樣。
在《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國家文化資產網》網站裡對完華林宅的介紹中,有一句:林宅建於日據昭和七年(西元1932年);結合古宅牆上的“1935”,是表示建於1932,完工於1935嗎?
大安行踏—臺北清真寺(大安區古蹟系列)
臺北清真寺簡介〔註1〕
興建過程
臺北清真寺最初於民國37年創設在臺北市麗水街之日式房屋。爾後來臺穆斯林人數增多,且當時我國與世界回教國家外交往來頻繁,為尊重訪臺國賓的伊斯蘭宗教傳統,所以必須設置具有國際水準的清真寺作為禮拜場所。
民國46年12月成立「臺北清真寺興建委員會」,並擇定於新生南路二段62號(現址)購地興建;該建築始建於民國47年、於民國49年元月完工、同年4月13日舉行落成典禮,為近代台灣最早的伊斯蘭建築。
臺北清真寺;攝於2015.11.14。
建築特色
臺北清真寺建築特地參照伊斯蘭建築之特色。伊斯蘭建築不使用動物圖案,而多運用植物或幾何紋樣做為裝飾,並揉合本土之花磗與幾何拼磗,使建築呈現高雅清靜之感
在建築內容方面,除了圓頂、拱廊、喚拜塔外,也包含了入口門廳、禮拜大殿、兩翼迴廊、辦公室、圖書室、洗淨水房及庭園等。
另外,臺北清真寺的建造方位是參照伊斯蘭教法,禮拜大殿須向聖城麥加。
《臺灣百年地圖》網站→<標準地圖【OSM】>;由地圖中可看出臺北清真寺(箭頭指處)北側的天主教聖家堂(紅圈處)與兩棟樓房的建築方位大致與新生南路二段平行,而臺北清真寺的建築方位為符合教法,建築的方位並不是與新生南路二段平行,因拜殿需朝向聖城麥加的方向。
臺北市市定古蹟
“臺北清真寺”除了參照伊斯蘭建築特色所建外,臺北清真寺因應我國與回教國家之外交關係,由朝野共同募款興建,對外交事務貢獻良多,深具歷史與宗教意義;是臺灣近代伊斯蘭歷史上甚為重要且有神聖意義的建築。
民國88年6月時,“臺北清真寺”被臺北市政府公告為直轄市定古蹟;同時間被公告為直轄市定古蹟的建築,在大安區內還有“芳蘭大厝”與“龍安坡黃宅濂讓居”。
〔註1〕本篇有關臺北清真寺的文字介紹,是經由以下的參考資料出處中整理所得:
*《臺北清真寺》網站 https://www.taipeimosque.org.tw/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國家文化資產網》
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monument/19990629000001
*《臺北清真寺》簡介摺頁(如下圖) 財團法人台北清真寺基金會印製
民國107年4月時的臺北清真寺
本文貼文時,臺北清真寺正值整修工程中;攝於2021.10.15。
今年(2021)幾次經過臺北清真寺,都在進行整修工程中;所以就使用以前所拍攝到的照片。
民國107年4月28、29日,臺北清真寺為慶祝建寺58周年而舉行許多相關的活動,筆者是在29日入內參觀;當時原本也有拍攝一些展覽活動的照片,但後來發現有些照片是模糊的(自己手機沒拿穩),因此只能挑選出少數照片出來。
(以下照片拍攝時間均為民國107年4月29日)
清真寺左右兩側各有一座高約20公尺的喚拜樓。
羅馬式連續拱圈長廊。
當旬(民國107年4月21~30日)的禮拜時間。
禮拜大殿門口。
圓拱頂禮拜大殿(由門口處拍攝)。教眾進行禮拜時,即面朝聖城麥加的方向。
門廳〔註2〕的地面。
門廳旁的樓梯,通往女拜殿;早期臺北清真寺禮拜大殿為挑高一樓之設計,後因女性教眾日增,便將原先挑高的一樓門廳一格為二,隔開的上層為女性教眾的拜殿。
樓梯旁的牆上還貼有當時58周年寺慶的活動海報。
貴賓室。
當時展覽活動時的展出文物之一;地點應該是在禮堂。
〔註2〕此處門廳在有些資料中被稱為“穿廊”(如《清真寺價值評估報告》 2020.01 鄭昭民、吳南葳)
附錄 臺北文化清真寺(臺北市中正區)
目前臺北市內,除了臺北清真寺外,還有另一座“臺北文化清真寺” 〔註3〕位於捷運臺電大樓站附近的辛亥路一段25巷巷內。
臺北文化清真寺;攝於2021.08.26。
臺北文化清真寺所在的巷口;攝於2021.10.15。
〔註3〕有關臺北文化清真寺的介紹,可參考《華人穆斯林網站》→台灣各地清真寺→台北文化清真寺
http://www.chinesemuslims.net/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50&Itemid=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