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話灣庄—拳山、文山、蟾蜍山(二) 文山、景美~由民間發起的改名
2020-09-05 貼文
2020-09-09 重新排版第二次貼文
2020-09-25補充 (見 附錄 之後)
前言 近年來由民間發起的街道改名 臺北市內的街道改名,大部份是由政府機關決定,如筆者前文<閒話灣庄—龍安陂那個埤塘在哪裡?>中提到的原安東街南段
更名為瑞安街;但也有少數是由當地居民發起,要求更改居住地街道名稱的例子。2000年後,在大安區及附近區域的例子大家
比較知道的是以下兩例:
一、敦南街 《維基百科》〈臺北市道路列表〉條目~敦南街:原基隆路三段4巷,因離敦化南路不遠而由當地住戶提請改名,於2006年
5月起獲市政府同意更名。二、和平東路四段《維基百科》〈和平東路〉條目~ 2012年3月,接續原和平東路三段終點(捷運麟光站)之原臥龍街後半段,改編為「和平
東路三段」;2014年5月,透過莊敬隧道連結之文山區軍功路更名為「和平東路四段」,並重編開段之門牌順序。
兩條街道改名的動機與房價、地價有關,像是敦南街現在的房價經改名後即大漲;筆者印象中在更早時,也有一則虎林街
某巷弄(很多年了,數目字記不起來)的居民聯合要求將居住地改名為忠孝東路巷弄的新聞。另外,據網路上看見之資料,敦南街
要求改名的原因之一是原街道名稱「基隆路三段四巷」中的“四巷”與“死巷”諧音。
如本文題目所言,“拳山”、“景尾”之所以後來改名為“文山”、 “景美”,也是由當地居民所發起的。不過,其原因應該不是與
房價、地價有關,而是希望將地名做「雅化」。
圖01 臥龍街與敦南街,攝於2020-08-16;照片近處之雙向道皆屬臥龍街,遠處岔路左側為臥龍街,右側過黃色網狀線的單行道即為敦南街。路牌右側的建築為國北教大的學生活動中心。
圖02 兩份不同時期印製的貓空纜車簡介摺頁;兩份簡介所附導覽圖中,2012年版圖裡標示的是“軍功路”(見圖02左),而2017年版的導覽圖中已改為“和平東路四段” (見圖02右)
圖02左 圖02右
地名的「雅化」與「簡化」
所謂「雅化」,就是人們覺得原來地名聽起來普普通通,甚至是覺得不好的、就由原地名的諧音中取一個人們覺得好的;這樣的改名在雙北地區(臺北、新北)就有一些例子~ ※ 「暗坑仔」、「鬼子坑」就改為意思較佳的「安坑」(新店)、「貴子坑」(北投)。 ※原意為低窪泥濘的「湳仔地」,就改為「南雅」(板橋)或「蘭雅」(士林)。 「簡化」最主要是為了方便、快速的書寫。這種例子其實國外也有,如大家看到L.A.,就知道指的是美國的洛杉磯 (Los Angeles)。 「簡化」包括了將原地名的字數減少;像原來三個字的地名兩個字。這種改名原因在1920(大正9)年進行的行政區劃時就有不少地方如「三角湧」→「三峽」(三峽)、「金包里」→「金山」(金山)。 另外,將原地名改用另用一個同音或相似音、但筆劃減少的新地名也是筆者認為的「簡化」;如「大佳臘」→「大加蚋」(臺北市區)。 當然,有些地名的變更是兼具「雅化」與「簡化」,如「山仔腳」→「山佳」(樹林)、「水返腳」→「汐止」(汐止)……
到這裡,我們來看看“拳山堡”怎樣成為“文山堡”。
清代文書中的“拳山堡”與“文山堡”
先看看《文山區志》中內的內容:〈卷一、土地篇 第五章 地名 第一節 文山區及各里名稱演變〉~ 一、區名由來與演變 ……清治時期,在拳山附近設有「拳山堡」,經轉音成「文山」,取其「文山秀氣」之意,……
〈卷三、政事篇 第一章 行政 第二節 清朝時期〉~ ……嘉慶年間,本區隸屬淡水廳拳山堡,管轄萬盛、興福、內湖莊。……。光緒元年(1875)淡水廳改制為臺北府淡水縣,本區隸屬臺北府淡水縣拳山堡,管轄萬盛、興福、內湖、頭重溪、新興及土地公莊。光緒20年(1894)拳山堡更名「文山堡」。
從以上的記載,做個整理 :1.清朝政府「正式」將“拳山堡”更名“文山堡”是在光緒20年。 2.將地名改為“文山堡”是因為「文山秀氣」、是將地名做「雅化」。
上述第一點提到光緒20年“拳山堡”更名“文山堡”,而當年即發生中日甲午戰爭,第二年光緒21(1894)年臺灣即割讓予日本(乙未割臺);因事情發生剛好發生在政權更換之際,所以有些資料會誤植成是在日治時期才更名,如安倍明義先生《臺灣地名研究》中所述: 文山 原來名叫拳山,在日本佔據台灣後改為文山。蓋「文山」是從「拳山」而來者。所謂的「拳山」是出自當地的山名。〜《臺灣地名研究》p.104(武陵出版社1988年重印版)
前一段時間在網路上有看見其他網友的資料,提到該地區在光緒20年前就已稱為“文山堡”了,還有引用了《大臺北古契字》裡一篇嘉慶年間的契字,裡面就有“文山堡”的字樣。 筆者就《大臺北古契字》一~四集中收錄的拳山堡(文山區)區域、光緒20年前的契字中去蒐尋有無其他發現。但是契字中出現“拳山堡”或“文山堡”字樣的例子非常多,如果將其相關內容、出處都羅列出來,篇幅可能超過了本篇貼文的其他內容;所以僅就契字中出現“文山堡”的例子整理出一個簡表〔註〕 :〔註〕再強調一次,下表僅列出有出現“文山堡”字樣的契字,契字內容裡有“拳山堡”字樣的契字的例子更多;因在光緒20年前書寫“拳山堡”實屬正常,且為免佔篇幅,故在下表中未列出。
圖03 筆者於《大臺北古契字》叢書中收錄有“文山堡”字樣之契字統計
僅就這些《大臺北古契字》叢書中收錄的例子來看,除了一些網友提及的那份嘉慶10年的契字外,其他例子都是在同治、光緒年間,至於道光、咸豐年間的契字中,並未發現有“文山堡” 的字樣。 道光、咸豐年間是否使用“文山堡” 這名字?。如果有,可能就是尚有《大臺北古契字》叢書中未收錄的例子;只是筆者未見到。 〔註〕如果是筆者看漏了,那就另當別論。
由“拳山堡”成為“文山堡”
回到前面聊到的地名「雅化」與「簡化」問題上,那份〈嘉慶十年立杜賣盡根山場契字〉所出現“文山堡” 的字樣,筆者認為有兩種可能:一為「誤寫」、另一為「簡化」:1.早期先民們口語交談中,對於一些之前未知的名字(人名、地名……)在對方口頭說出後,只聽到該名字的「字音」、但未必看過該名字的「字形」,所以在其後的書寫時,就有可能寫成別的字。 所以可能的狀況之一,就是只聽過“拳山堡”的讀音,但第一個字不曉得是“拳”,聽其音而寫成了近似音的“文”。(誤聽誤寫)2.知道“拳山堡”是要寫拳頭的“拳”,但寫成近似音、筆劃又少的“文”,只要大家知道寫的是哪裡就沒問題了。(筆劃的簡化)
《大臺北古契字》一集p.17收錄的契字裡「帶郭(留光)圳壹甲通流…」應為「帶郭(瑠公)圳壹甲通流…」之誤。
拉回本篇主題,筆者認為由“拳山堡”轉變為 “文山堡”的過程中,包含了三個階段:1.可能是因「誤寫」或「簡寫」,開始有人將“拳山堡”寫成“文山堡”。2.可能是基於書寫方便,所以民間將“拳山堡”寫成“文山堡”的例子越來越多;但這時官方對此地區的正式名稱仍為“拳山堡”。3.越來越多人使用“文山堡”這名稱時,民間開始有人向政府機關提議改名、政府機關也同意後,從此“拳山堡”正式更名為 “文山堡”。
不過,更名後,還是有人對舊的地名比較習慣。在《大臺北古契字》二集p.403中所收錄的一則明治29 (1896) 年的契字中,還載有 “拳山堡大坪林新店下街” 的字樣;顯然在剛更名為“文山堡”後,還是有人還是很自然地稱“拳山堡”;這種狀況如同“新北市”已改制後的幾年、筆者仍然會習慣性地稱呼其為“臺北縣”。〔註〕除了上述在文書上還會採用舊地名外,筆者在《大臺北古契字》叢書中還找到一則同樣是明治29 (1896) 年的契字中,所押的日期還是“光緒二十二年桐月”。
更名後,“拳山”這名稱逐漸淡忘,而“文山”從正式改名後,雖有消失一段時間,但至今仍有使用“文山”這名稱,以下為擷取自《文山區志》〈卷三、政事篇 第一章 第三、四節〉1.明治28(1895)年至明治33(1900)年間設有“臺北縣文山堡”;但這期間“臺北縣文山堡”的轄區略有變更。2.明治33(1900)年11月,今臺北市文山區範圍屬當時的深坑廳景尾支廳。3.明治42(1909)年廢街、庄、社,改設區,今臺北市文山區範圍內,新店支廳轄景尾、木柵區;深坑支廳轄陂內坑區。4.大正8(1919)年今臺北市文山區範圍隸屬臺北州文山郡深坑鄉。5.民國34(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後;今臺北市文山區範圍隸屬臺北縣文山區深坑鄉。6.民國39(1950)年3月文山區(深坑鄉)重劃分治,新設景美鎮、木柵鄉 。
7.民國56(1967)年臺北市改制為院(直)轄市後,木柵、景美6鄉鎮劃入臺北市,並於57年7月實施。8.民國79(1990)年3月臺北市調整行政區域,景美、木柵合併為臺北市文山區,“文山”又重見於正式的行政區名至今。
另外,新北市(含之前的臺北縣)教育局也將所轄範圍列為九大分區,其中新店、深坑等地區亦劃為文山分區。
圖04 新北市教育局所轄學校九大區範圍。
“拳山堡”轉變為 “文山堡”、“拳山”是否轉變為 “文山”?
行政區名的“拳山堡”更名為“文山堡”;那麼,“拳頭母山”是否也被官方公告更名為“文山”?
《台北廳誌》〈第十九章各堡概覽 第十二節文山堡〉~文山 在公館街上,為賞月的勝地,昔時是文人墨客的聚會所。舊稱拳山,後改成今名。 古亭國小的校歌中也有…文山挺秀、淡水澄清…的歌詞。歌詞作者齊鐵恨先生(見下圖 05 )是民國35年來臺的,所以“文山”這名字是那時候的當地人告訴他的吧? 《台北廳誌》是日據時期的官方所編,而且還提到「舊稱拳山,後改成今名(文山)」應該是可以說明不僅是行政區“拳山堡”改為“文山堡”,連山名“拳山”也被改為“文山”。 只是,筆者認為目前僅看見這兩例,就此斷定“拳山”從此改名為“文山”,恐怕還須有更多的例子證明。
圖05 古亭國小校歌;2020年4月擷取自古亭國小網站
圖06 由古亭國小校門口前的公車站(羅斯福路公車專用道上)遠眺“文山”;綠色虛線所指的橫向道路為辛亥路。2020-0616拍攝
梘尾、景尾、景美
梘尾
“景美”此一地名的源頭來自“梘尾”;所謂的“梘尾”,一般的解釋通常如下:一、 瑠公圳由新店引水過景美溪時,在河上架設竹管橋讓水通過,此渡水之灌溉設施稱「梘」,啟端在新店稱「梘頭」,末端在景美稱「梘尾」。~《文山區志》〈卷一、土地篇 第五章第一節〉二、……按「梘」與「筧」同,卽以竹或木,其上挖空,架跨溪河之上,以渡水之灌溉設施,「景尾」原作「梘尾」,卽在梘之末端地方,形成之街市,故稱為「梘尾街」。……梘尾在嘉慶初年,已因新店溪流域拓墾有成,地當交通要地,益發展成為街肆。~《臺北市發展史(一)》p.136
毫無疑問的,“梘尾”這一地名來自灌溉設施瑠公圳水道中跨越景美溪的木梘;按照圳水流動的方向是由現在的景美溪南岸向北流動,也就是由新店流向景美,然後進入臺北盆地。因此木梘所橫跨的景美溪兩岸地區,南岸的新店地區就被稱為“梘頭”,北岸也就是木梘的末端地區就被稱為“梘尾”。
景尾
爾後,到了日據時期,當地又被稱為“景尾”,至於改名的緣由,大致如下:
一、 ……景美地名是由「梘尾」而來,為何現在的人把景美用台語讀成景「馬」而非「米」,其來有自:……新店大坪林為梘頭,過石碇溪〔註 這裡的石碇溪所指即為景美溪〕為「梘尾」,台語讀音「景馬」,即為景美地名之由來:在日治時代,因梘字很少見,日本人乃改名為「景尾」。~《臺北市文山區公所網站》首頁>認識文山>景美地名由來二、 ……台灣割讓日本後,因「梘」字很罕見,日人將之轉音為「景尾」,並設台北縣景尾辦務署……~《台北畫刊 412期 》〈景美街—風景美麗的所在〉p.8三、……在嘉慶初年,梘尾形成一街肆,最初稱為「梘尾」,後來轉為同音的「景尾」……~《台灣地名研究》安倍明義(武陵版)p.105 由上述的例子,分為兩部份來聊,即「字形」與「字音」: 就「字形」來說,前述的例子有提到因「梘」這個漢字對於日本人是陌生的,故換個字,將「梘尾」改為「景尾」。筆者對這種說法不太支持,主要的理由是在〈臺灣堡圖〉中現今景美溪的南、北岸同時標註著 “梘頭”與“景尾”兩個地名(見下 圖09),那麼,景美溪南岸的地方日本人為什麼不改稱為 “景頭”?。 如果以「字音」這層面說,綜合上述的三個說法,「梘尾」、「景尾」、「景美」的閩南語發音是相同的,讀如「景馬」,那麼,「景尾」的發音與其他地名相同,為何要改字?本文後面會再聊到。
此外,在相關資料中,還看到了“境尾”這一名字~……而「景尾」由來另一種說法是據說在乾隆年間安溪人高、林、張三姓……到了景美溪沿岸開墾,由於此地位在開墾區的末尾,故人稱「境尾」或「景尾」,日據時仍沿用「景尾」……~《台北市文山區鄉土教材彙編 》p.64〈話說景美老街〉 此「境尾」說應該是屬附會之說,筆者是這麼認為的:1. 以時間上來說~據《增修新店市志》p.101所載:據《淡水廳志》〈賦役志〉,顯示清乾隆22年(1757)大坪林與北邊的萬盛庄、興福庄,成為文山地區最早建立的三個村庄,名為拳頭母官庄。……而“梘尾街”是嘉慶年間形成,此時應該已不是「境尾」了。
2. 以空間上來說~除了上述萬盛(含梘尾)、興福、大坪林地區外,比梘尾更深入的木柵地區,據《文山區志》〈卷二住民篇 第二章移民與拓墾〉所載:
……而木柵的開墾,據《臺北縣志》云:「在乾隆八年,泉州人張白目、張啟解、張啟察等開闢,當時地近山胞,時遭侵襲,於四圍樹柵為禦,故名。」……
比“梘尾”更深入的木柵地區在乾隆初年即已有漢人開墾,且已跨過景美溪到現在的新店地區;那麼,嘉慶年間形成的“梘尾街”如何是“境尾”?
景美
有關由“景尾”轉變成“景美”的緣由,筆者擷取了以下幾段資料:一、林佛國(18851969) 林佛國,字耘生,號石崖,又號盛邨……日治時期曾先後擔任景尾同風會會長、景尾青年會會長、景尾戶主會長、景尾信用組合理事、景尾公學校保護者會長…等。……曾出資籌辦「景美養豚購買販賣利用組合」,讓鄉民得以貸款豢養豬仔,提高收入;……。民國39年(1950),與地方人士共同爭取景尾村設鎮,並提議改名為「景美」,隔年獲選為第一屆臺北縣議員,後又出任臺北縣文獻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文山區志》〈卷八、人物篇 第一章第五節〉
二、……日據時期日人不認得梘字,將其改為為景尾,後來景尾鄉紳林日春、林佛國等人在西元一九二五年提出改景尾為景美,並用「景美」為其信用購買和養豚(養豬)機關之名,到了一九五O年要設鎮時正名為「景美」。……~《台北市文山區鄉土教材彙編 》p.64〈話說景美老街〉三、 台灣光復之初,景尾街與溪仔口併入台北縣文山區深坑鄉景南村、景行村、景尾村。民國三十九年三村將獨立〔註 應為將三村獨立〕為一鎮,地方仕紳以「景尾」容易令人誤解是景色最差的地方,申請改為「景美」作為鎮名,表示本鎮風景美麗,但習慣上台語仍念成「景尾」。……~《台北畫刊 412期 》〈景美街—風景美麗的所在〉p.8
綜合以上資料做個歸納:
1.由“景尾”改成“景美”是在民國39(1950)年;距離日本退出臺灣已有數年。2.當地鄉紳林佛國等,在日據時期(1925年)即已開始爭取將當地改名為“景美”;並試圖將自設的民間組織開始以“景美”為名,為當地改地名做努力。
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1925年前的“景美”
前面提到1925年時,景尾地區的地方人士開始開始爭取將當地地名改為“景美”。如同前面所聊的「拳山堡」改稱為「文山堡」的歷程,那麼,“景美”這個名字是否已在1925年前已經出現了? 在《大臺北古契字》中,即有一例:
〈一八八一(光緒7)年仝立招起店屋地基字〉 高廷生、廷坡、天賞兄弟等。有承祖父遺下應得地基壹坎,貫在拳山保景美頂街。坐西向東……《大臺北古契》p.187-188(《大臺北古契二集》p.302亦收錄相同契字)
這契字出現的年份是在1881年,是“梘尾”諧音的誤寫?還是當時就有改名的想法? 另外,《臺北市志卷八文化志》(直轄市版)中,收錄三件題目內有“景美”字樣的詩作:
一、〈謁景美石門盤古廟〉高選鋒 本作品原收錄於1924年7月22日《臺灣日日新報》「南瀛詩壇」欄,而高選鋒本人於1899(光緒廿四)年抗日失敗後離臺;此作品應是在此之前完成。
〔註〕高選鋒先生之生平參考自 華人百科網站https://www.itsfun.com.tw/%E9%AB%98%E9%81%B8%E9%8B%92/wiki-615413-890792
二、〈景美莊過石崖齋中卻贈〉林景仁三、〈景美盤古廟〉林景仁 林景仁為板橋林本源家族,於已未割臺(1895)年隨家族內渡居廈門鼓浪嶼;此詩作應為離臺前所作。
〔註〕林景仁之生平參考自 中文百科全書網站https://www.newton.com.tw/wiki/%E6%9E%97%E6%99%AF%E4%BB%81
連當時的文學作品都以“景美”為題了。
除了文字方面的資料,在早期的地圖中,我們也可以看見對當地地名是如何註記:
圖07《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臺北 〈1895年 臺北附近地形圖〉 1895年,離前面舉例的契字(1881年)僅14年,現今的景美地區在此圖中標註的即是“景美街”;另,景美溪標註為“大溪”,是該溪的名字是“大溪”?還是僅標示是一條大的溪流,“霧裡薛溪”對日本人來說比較難寫?
圖08《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臺灣 〈1897年 日治臺灣假製二十萬分一圖〉
在此圖中,標註的地名仍為“景美街”。
圖09《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臺北 〈1898年 日治二萬分之一臺灣堡圖(明治版)〉
從這張在〈臺灣堡圖〉起,現今的景美地區即開始改名稱為“景尾”。但是在此圖中我們可以看見景美溪南岸的新店地區仍標註為“梘頭”(地圖下方藍圈處)……不是因為「梘」字很罕見,日本人要改掉?
2020.12.18補充〔註〕同樣在〈臺灣堡圖〉中,也出現"水梘頭"(今和平籃球館附近)、"尾厝梘頭"(今捷運麟光站東北)等地名。
圖10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臺灣 〈1899年 日治四十萬分一臺灣全圖〉
此圖中所標註地,仍為“景美街”。
圖11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臺灣 〈1905年 日治十萬分一臺灣圖〉
由此圖開始,後面所列出的地圖中,就維持“景尾”這個地名不變。
圖12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臺北 〈1921年 日治二五千萬分之一地形圖〉
圖13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臺灣 〈1924年 日治三十萬分一台灣全圖〉
此圖除了「景尾」這地名外,還有「景尾驛」 (後來的萬新鐵路景美站)。
圖14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臺灣 〈1930年代 日治臺灣地質圖〉
圖14~圖16可見流過景尾地區的溪流,也被稱為“景尾溪”(今景美溪)。 地圖中「景尾」該地另有Keibi的英語標示,但旁邊的「景尾驛」(白圈處)則是以日文平假名標示(由右往左)。
圖15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臺北 〈1939年 瑠公水利組合區域圖〉
地圖中白圈處的「景尾驛」也是以日文平假名標示,但改由上往下書寫。
圖16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新北 〈1948年 台北縣全圖〉
前述提到1950(民國39)年該地區設鎮時,才由地方人士提議爭取改地名為“景美”;所以這張1948(民國37)年的地圖所標註的,仍是“景尾”、“景尾溪”。
筆者對“景美”地區地名演變的推測
由以上所列出的地圖來看,我們會發現在1905年〈日治十萬分一臺灣圖〉)以後,直到最後的一幅1948(民國37)年〈台北縣全圖〉,當地所標註的地名皆是“景尾”;但在1895年(日本據臺第一年)及1898年的地圖中標註的地名是“景美”。
請注意!是“景美”,不是“梘尾”!
再加上前面提到的那份1881(光緒7)年的那份契字與詩作的題目,那麼,是不是在清代後期,至少是在光緒年間,“梘尾”當地的居民就有人使用“景美”這個地名?而且使用的情況普遍到日據初期的地圖中標註的是“景美”,不是“梘尾”。 筆者另外想到的是,前面提到《文山區志 人物志》中所載,從日據時期就開始爭取該地改名為“景美”的林佛國先生。 依照區志所記載,林佛國先生是1885年生,也就是乙未割臺(1895年)時林先生當時大約十歲左右;那麼,“景美”這個地名是不是在他小時候就常聽當地人使用這個地名, 所以當日本人改稱“景尾”時,讓他這位從小就有聽過“景美”這地名的他相當不能接受,以至於在他往後一直要提議將“景尾”改成“景美”?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麼,民國卅九年時的“景尾”改成“景美”應該就不是「改為新地名」,而是「改回原本大家曾經用過的地名」了?!
而本文前段聊到日本人將該地改為“景尾”,是剛開始繪製地圖(〈臺灣堡圖〉)時“景美”的筆誤,一直沿用下去?還是將之前當地人用過的“景美”與“梘尾”兩個地名重組出一個新地名?希望日後有解答。
所以,一般我們認為景美當地的改名順序大致是 梘尾→景尾→景美 ; 但就上述提到的資料,筆者認為當文山地區與景美地區的地名演變的歷程可能如下:
圖17 筆者認為的“文山地區”與“景美地區”地名演變經過
圖18 位於興隆路口、羅斯福路五段上的陸橋(攝於2020.08.18);陸橋上“景美”、 “梘尾”兩個當地地名並列在陸橋上。
結語
本文最前面所聊到的和平東路四段以及敦南街,與“文山”或“景美”樣,是由當地居民主動提出改名;但不同的是,“文山”或“景美”,都是在民間醞釀(使用)了一段時間後,覺得這個名字比較好(雅),開始向政府機關提議改地名。 如果依前面所說的“景美”這個地名是至少在清代後期(光緒年間) 〔註〕就已出現;那麼,在“梘尾街”時期就有人將當地地名「雅化」成“景美”,不用等到日據時期的“景尾”才想到雅化。
〔註〕比光緒朝時間更早的同治、咸豐、道光年間是否已出現“景美”這個地名,目前筆者尚未看見相關資料;如果有,那“景美”這個地名的存在時間就更早了。
從早期的“拳山”,爾後被稱為 “文山”;到了現在,這座大安、文山兩區交界處的小山頭,又被細分為“蟾蜍山”、 “芳蘭山”、 “中埔山”、 “福州山”等……,這些名稱又是怎麼來的?
開始準備第三篇了。
附錄 景美地區在日據時期地圖中的日語拼音
在前面所舉例的幾幅日據時期的地圖中,有幾幅是在景美當地的地名中,除了有漢字的地名,旁邊還有日語拼音:
一、〈1895臺北附近地形圖〉中的景美 (圖07)
景 美 ケン ヒ-(ken hi- )
此日語拼音是對應漢字,應算是“音譯”。
二、〈1898年 日治二萬分之一臺灣堡圖(明治版)〉中的景尾與梘頭 (圖09) 景 尾 梘 頭 キヨン ボエ ケン タウ(kyon boe) (ken tau )
此幅地圖的日語拼音應該也是對應每個漢字的日語“音譯”;而且此音譯讀法更像是閩南語發音的“景尾”與“梘頭”。 而且各位讀者將這兩張圖做比較(圖07 與 圖09)時,可以發現〈1895臺北附近地形圖〉中的“景”與〈1898年 臺灣堡圖〉中的“梘”兩字的日語拼音均為 ケン(ken)。
三、 〈1930年代 日治臺灣地質圖〉中的景尾與景尾驛 (圖14)
在這張地圖中地名的標示除了漢字的“景尾”外,還有英語Keibi(ケイビ 或 けいび )。此張圖的“景尾”應該是日語化的地名,而不是像前兩張地圖是用日語拼音做漢字的翻譯。 漢字地名則是橫式由左到寫右(其他如萬盛、溝子口亦同);但旁邊的景尾火車站(景尾驛)則是用日本平假名標示(けいび),但是在地圖中,但日文寫法是由右到左,所以在地圖上所看到的是びいけ。 比此幅圖稍早的〈1921年 日治二五千萬分之一地形圖〉的景尾驛也是用日本平假名由右寫到左做標示;早期中文的橫式書寫(如春聯的橫批)也是由右往左書寫,早期的日文書寫應該也這樣吧?只是地圖中的漢字地名卻已改成由左往右書寫。 〈1939年 瑠公水利組合區域圖〉的けいび就從上往下寫。
另外,有個有趣的地方是:原本筆者以為Keibi(けいび)是否在日本境內就有存在這個地名,所以使用google做蒐尋(筆者算是毫無日文基礎的),結果看到的卻是~“景”這個字在日語發音有讀成kei,但keibi(けいび)的日文字義為“警備”;那麼,是“景尾”的日語發音剛好與“警備”相同吧?而且,“警備”(ㄐㄧㄥˇ ㄅㄟˋ)與“景尾” (ㄐㄧㄥˇ ㄨㄟˇ)的國語拼音也滿接近的。
2020.09.25補充
清代光緒年間地圖中的“梘尾街”
民國109年9月16日,為了再找尋有關“蟾蜍山”的相關圖文,在北市圖總館的參考室內的輿圖區裡看看還有沒有什麼新發現;結果,發現一張《全台前後山輿圖》(1997年南天書局複刻版本,109 X 77公分)。南天書局在該地圖的背面有對此圖的介紹:為光緒四年(1878)以三塊木板用傳統方式摹刻之一單幅全圖。
在該地圖中,看見了“梘尾街”的地名。
尤其看見這張圖後,才想起前一篇〈拳山、文山、蟾蜍山(一) 我所認為的拳山〉中也有使用清代地圖做舉例,果然在其中也有兩幅地圖出現“梘尾街”這地名。(1888-1891年間〈臺北府全圖、淡水縣圖〉)。
圖19 清光緒四(1878)年《全台前後山輿圖》(部份);取自南天書局1997年複刻版本
圖20 〈臺北府全圖〉;取自《臺灣地輿總圖》 國立臺灣圖書館 民國105年11月出版
圖21 〈淡水縣圖〉;取自《臺灣地輿總圖》 國立臺灣圖書館 民國105年11月出版
前面所舉例的那份記錄有“景美頂街”的契字書寫年份是1881(光緒7)年,是在這三幅地圖繪製的年份之間(1878 & 1888-1891)。
也就是說,如同筆者前面所述(見 圖17)在清代後期有一段時間“梘尾”與“景美”兩個地名共存。那麼,為什麼一到了日據初,地圖上出現的是“景美”,而非“梘尾”?
筆者認為,日據初期地圖的繪製者,是採用民間已較流通的地名。所以也可解釋〈1898年 明治版臺灣堡圖〉(見 圖09)中,景美溪兩岸分別是“景尾”及“梘頭”,因為“梘尾”已被其他地名取代、“梘頭”並沒有。
參考書目
網路資源:《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 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twhgis/
《文山區志》臺北市文山區公所網站 民國95年8月完成 https://wsdo.gov.taipei/Content_List.aspx?n=FBA554430D3C6B3B
《維基百科》網站
出版品:
《台北廳誌》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1998 07出版 *日治時台北廳誌有1901(明治卅六)年版及1919(大正八)年版;本書譯自1919年版
《增修新店市志》雞籠文史協進會編 臺北縣新店市公所發行 民國99年2月出版
《臺北市志卷八文化志》(直轄市版) 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民國80年11月
《臺北市發展史(一)》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民國70年10月
《台北畫刊 412期 》台北市政府新聞處 民國91年5月
《大臺北古契字》一~四集 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民國92年12月一刷
《臺灣地名研究》安倍明義 武陵出版社1988年重印版〔註〕此版本未提及該書完成之年代,但坊間有其他出版社出版,並標明為昭和13(1938)年刊本
《台北市文山區鄉土教材彙編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民國八十五年六月發行 力行、明道、興隆、木柵、溪口等國小編印
2020.09.25補充部份
《全台前後山輿圖》 清光緒四(1878)年 夏獻綸審定,余寵繪圖監刻 廣東省富文齋摹刻,109X77公分 1997年南天書局複刻
《臺灣地輿總圖》 國立臺灣圖書館出版 民國105年11月據館藏清寫本(1888-1891年間)原件復刻.第一版第一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