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話灣庄—由文昌街上的信義路八號橋聊起
如果之前不知道有這座橋的人,乍看標題可能會覺得有點錯亂。事實上,從這座小橋的名稱,
可以推測出現在的文昌街,應該是當時信義路道路的一部份。
圖001 攝於2020-06-02;於文昌街278巷巷口拍攝。
圖002 信義路八號橋的位置;底圖為 google map 2020。
早期的信義路四、五段
……日軍在三張犁設有靶場,軍人或民防人員打靶練習時,時常穿過本路,故而又稱「陸軍路」。……戰後,命名為「信義路」……民國57年著手拓延本路段,新闢信義路三、四段,起自安東街〔註 現今之瑞安街最北端,捷運大安站後方〕,東至基隆路,原路線更名為文昌街。……
……本路五段〔註 現今之松勤路〕上的「四四南村」,為臺北市區內最早設立的一個眷村,建於民國38年。……~《臺北市地名與路街沿革史》p.344-345
由以上的敘述,可知現在的信義路四、五段是新闢道路,現在的文昌街為早期的信義路四段。
圖101 設立於文昌街、通化街路口(通化公園對面)的“文昌家具街歷史沿革”介紹牌;其中就有民國53年當時的文昌街還是信義路四段的介紹。(攝於2020-06-02)
圖102《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1948 臺北市都市計畫圖〉;圖中可見原信義路四段與計畫新闢(虛線)的信義路四段。
1948(民國37)年的地圖中,現在的文昌街即已被稱為信義路四段;現在臺北市的一些主要道路均未形成,所以用虛線表示(計劃道路)。
有些是新闢道路如仁愛路三、四段以及復興南路、光復南路,因當時尚無復興南路將道路截斷,所以現在的瑞安街當時還稱為安東街 (筆者前文〈龍安陂那個埤塘在哪裡〉也有提到) 。
有些道路為延伸並拓寬,如建國南路;筆者於民國60年代時住在和平東路一段的巷弄中,附近有一條街道叫“金山街”,後來也被拓寬,形成現在的“金山南路”。
有些道路為了因應都市計劃,除了拓寬外,還被改了道路走向,除了信義路四、五段外,基隆路也是一例。現在臺大校園中,有一條經過臺大農場、鹿鳴堂,直到羅斯福路的公館商圈道路,早期被稱為舟山路,其實再更早時,該道路為原基隆路的一部份。
圖103 於信義路、敦化南路口看文昌街口(黃色箭頭所指)與現在的信義路(綠色箭頭)。攝於2020-06-18
圖104 於文昌街、敦化南路口看文昌街口(淺藍色箭頭)與現在的信義路(綠色箭頭);攝於2020-06-02。因使用全景模式定點pan的拍法,以致道路在畫面中變彎曲。
圖105 信義國小;攝於2020-06-13。
信義國小於民國38年創建,當時校名為“四四兵工廠子弟學校”〔註〕;學校前的松勤路即早期的信義路五段拓寬而成。同樣位於該路段的還有臺北市信義公民會館(原四四南村)。雖然文昌街與松勤路為早期的信義路四、五段,不過這兩段道路無法直通,須繞過一些巷弄。
〔註〕參見《臺北市地名與路街沿革史》p.345 及信義國小網站
圖106 臺北市信義公民會館(原四四南村);攝於2020-06-13。
來到信義路八號橋
圖201 信義路八號橋全景;由近光復南路一側(東側)往通化街方向拍攝。攝於2020-05-23。
圖202 以google map 所附的比例尺推估信義路八號橋(地圖中紅框處)的長度。
可能是道路未拓寬的關係,敦化南路至光復南路之間的文昌街,維持著車輛單向道。
這座橋跨越的是早期瑠公圳系統的圳道(這點留到後面再聊),因此長度不長,以 google map 所附的比例尺來做對照,大約十公尺再長一些(下面 圖202的紅框部份為信義路八號橋的位置)。
後來,在《臺北市志稿 卷三 政制志 建設篇》p.109〔註 請參閱本文最後參考資料內的說明〕中找到了些數據:
信義路八號橋 長一二∙三六公尺,寬四∙四八公尺,混凝土橋,載重六公噸,位於信義路四段。
圖203 橋南端(照片左方)的水泥地停車場。(2020-06-28 21:48拍攝)
圖204 橋北側的護欄;這裡還能看見一小段未被“加蓋”的溝渠。(2020-05-23拍攝)
圖205 橋東側的護欄柱頭。(2020-05-23拍攝)
圖206 橋北側的護欄及後來製作的木製花臺及防撞反光片。(2020-05-23拍攝)
圖207 橋東南側護欄上木製花臺的裡面,即原護欄的上緣。(2020-06-02拍攝)
橋的南端已是水泥地,目前做為停車場;橋的北側還能看見一小段未被“加蓋”的溝渠。護欄兩端護欄柱頭上均有兩行字:右側為「信義路八號橋」、左側為「民國四十三年一月竣工」。
邊柱與護欄外層均為洗石子牆面,並以橙紅色系顏色塗裝;只是這是否就是該橋剛完工時的塗裝就不清楚了。
兩側護欄上多了木製花臺,應該不是橋剛完工時就有的;木製花臺只是外框,花臺內的植物是栽種在花盆中放置在原護欄的上緣。木板上也設置反光片避免車輛擦撞。
筆者也試著用捲尺丈量護欄柱頭的尺寸,就僅以西南側的護欄柱頭(文昌街278巷巷口)做代表:(見圖208)
圖208 筆者丈量西南側的護欄柱頭(近文昌街278巷巷口)的尺寸。(2020-05-23拍攝)
圖209 2020-06-20拍攝
上圖(圖209)可見一輛小客車正經過橋上;目前的文昌街為單向道(由東向西),讓人好奇的是前面提及的文昌街、通化街路口的“文昌家具街歷史沿革”介紹牌上記述著當時有20路、30路、52路公車在這條路上行駛,文昌街在當時還是信義路四段時,車輛不知是單向行駛或雙向行駛?
由民國43年1月到現在(民國109年7月),已經超過了66年的歲月,難免已有些損傷。如下圖(圖210)的東南側護欄柱頭,可能是多年來有些車輛進入時擦撞到護欄柱頭造成的損傷;另目前的護欄柱頭與護欄間並未接合、肉眼就能看出明顯的縫隙;是當時完工時即如此?還是幾十年來的時間造成的?(圖211)
圖210 “信義路八號橋”的東南側護欄柱頭損傷情形 2020-06-02拍攝
圖211 東南側護欄柱頭與護欄間的縫隙2020-06-20拍攝
另外,在《臺北市志稿 卷三 政制志 建設篇》(卷首附照)中附有跨越特一號大排的新生南路四號、五號橋的照片,大家可以和目前的信義路八號橋做比較;在該方志p.107中有這兩座橋的簡介:
新生南路四號橋 長九公尺,寬六∙五公尺,混凝土橋,載重一五噸,位于新生南路一段一三九巷巷口。
新生南路五號橋 長、寬、載重同前混凝土橋,位于新生南路一段一五○巷巷口。
圖212 新生南路四號橋 取自《臺北市志稿 卷三 政制志 建設篇》
圖213 原新生南路四號橋位置 2020-07-10拍攝;左為新生南路132巷及新生市場(紅色招牌處),右為新生南路139巷巷口。
圖214 新生南路五號橋 取自《臺北市志稿 卷三 政制志 建設篇》
圖215 原新生南路五號橋位置 2020-07-10拍攝;左為新生南路150巷巷口,右為新生南路157巷巷口。
這兩座橋在護欄柱頭也有石板刻字,應該也是橋名與完工日期吧?護欄柱頭兩側另有兩排向外斜的矮護欄;在《水城台北》一書(p.46)中也收錄一張位於新生北路上小橋的照片,該橋的矮護欄造型與新生南路四號、五號橋的矮護欄不同。
現在的信義路八號橋的護欄柱頭並沒有這兩側的矮護欄,是原本就沒有設計?還是在之後被拆除了?
大灣(大安)與興雅、三張犁(松山、信義)的邊界
圖301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臺北〈行政區__鄉鎮區界【NLSC】〉
“信義路八號橋” (圖301 紅圈處)此處目前雖屬大安區(大安、信義兩區以光復南路為界),其實離信義區也相當近。如果將時間向前回溯,回到民國79(1990)年以前、也就是松山區尚未分成松山、信義兩區的時候:
圖302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臺北〈1967年 臺北市街圖〉
上圖民國56年時的市街圖中,左側橘色部份為大安區、右側綠色為松山區。文昌街、松勤路那時還稱為信義路四段(東方中學北側)與信義路五段(信義國校北側);新規劃的信義路四、五段與今仁愛路圓環的南邊的敦化南路與圓環東邊的仁愛路尚未完成(虛線);光復南路尚未拓寬且未通至基隆路。
“信義路八號橋”當時的所在位置就在大安、松山兩區的邊界上(圖中紅圈處)。橋下的溝渠還是明溝,而且橋的北側的溝渠有一段形成大安、松山兩區的「界河」。圖中還能看見延吉街(信義路八號橋位置北邊)也是沿著一條溝渠形成的。
直到民國79年臺北市行政區重劃時,以市民大道及八德路四段為界,松山區分為松山、信義兩區,光復南路西側原松山區的里鄰劃入大安區,和平東路三段以北、基隆路以東的原大安區的區域也改劃入信義區。
圖303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臺北〈1887光緒臺北堡庄示意圖〉與google map 2020疊圖;此圖在《臺北市志 卷一 沿革志 封域篇》(直轄市版)中亦有收錄。
圖304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臺灣〈日治行政區__街庄(1900年代)〉
以上兩圖雖屬清朝、日據兩時期,但時間相差不久;只是兩圖的街庄分界線略有差異;不知是行政區的調整,還是繪製時的誤差?
如果以〈日治行政區__街庄(1900年代)〉此圖來看,“興雅庄”與“三張犁庄”的分界大致在現在的松勤路上 〔註1〕;而信義路八號橋的“位置”〔註2〕(兩圖的紅圈處)很巧地,非常接近當時“大安庄”、“興雅庄”與“三張犁庄”三庄的交界處。
由下圖(圖305)的1930年代興雅舊地籍圖來看,信義路八號橋所在的位置(藍圈處)在大安與興雅的交界上,離三張犁也不過約20公尺左右(可參考圖下方的10公尺比例尺) ;圖中有紅色虛線的溝渠,即今文昌街280巷巷道的位置。
圖305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臺北〈1930年代 臺北舊地籍圖:興雅〉
這條“大安庄”與“興雅庄”、“三張犁庄”的界線,在1921(大正9)年的行政區劃時,也成為了當時的“臺北市”與“七星郡”(大約現今的信義、松山、汐止、士林、北投等區的範圍)的界線;請參見下圖(圖306)。圖中紅色線條即為臺北市大安與七星郡松山庄的界線;信義路八號橋所在的“位置” 〔註3〕也在這條界線上。(圖306白圈處)
〔註1〕現今松勤路北側在早期緊靠著瑠公圳系統的五份埔支線,所以有可能是以水圳道做為“興雅庄”與“三張犁庄”兩庄的分界。
〔註2〕 & 〔註3〕這裡要強調的是信義路八號橋的“位置”,民國43(1954)年完工的信義路八號橋並不會出現在日據時期的1900年代、1920或1930年代。
所以,從早期的“大灣(安)庄←→興雅庄及三張犁庄”、 1920年代“臺北市 大安←→七星郡 松山庄〔註4〕”、光復後“大安區←→松山區”,信義路八號橋所跨越的這條溝渠的一部份(含信義路八號橋所在位置),長久以來均被做為行政區域的界線;直到民國79年臺北市行政區重劃時,才由東邊的光復南路做為新的行政區界“大安區←→信義區”。
〔註4〕松山地區(含今信義區)於1938(民國27)年併入臺北市內。(民國77年版臺北市志卷一沿革志 封域篇 p.52)
圖306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臺北〈1921 日治二萬分之一台灣堡圖(大正版)〉
橋下的溝渠
舒國治先生在其著的〈水城台北之河跡〉一文中(收錄於《水城台北》一書),對於信義路八號橋附近有這樣的描述:
再說「安和路/頂好」河。在文昌街二百八十巷口,有一座民國四十三年建的「信義路八號橋」 ,橋下還淙淙的流著一條河--……在通化街三十六號之一(如今的「美體小舖」)穿出。是為一橋。或許仍有人記得通化街上的這座橋。……~《水城台北》p.63-64
圖401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臺北〈1957 臺北市街道圖〉
圖401為民國46年的臺北市街道圖,所以民國43年完工的“信義路八號橋”已出現在地圖上。文章中提到的「安和路/頂好」河,應是的圖左側穿越過通化街、後與另一條溝渠(現在文昌街280巷下)於信義路八號橋匯合,再向北流經仁愛國中、小旁及安和路。現在這條「安和路/頂好」河,也只剩下約一二十公尺左右未被覆蓋。(下圖402~404)
為什麼舒國治先生會稱呼這條溝渠為“「安和路/頂好」河”?我們再回到前面圖302〈1967年 臺北市街圖〉,可以看見安和路的北端與南端的一部份是沿著這條溝渠修築的,圖302中黃色虛線為當時安和路尚未拓寬延伸的部份;而圳溝西北方越過敦化南路後,向頂好名店城(圖中淺藍色方塊位置)、臺北工專(今臺北科大)旁延伸。
可能是考慮這條溝渠部份路段彎度過大吧,安和路並未完全沿著這條溝渠興建,而是在臨江街與仁愛國中之間採“截彎取直”;如果當年安和路是完全沿著溝渠興建的話,“信義路八號橋”也就會因道路拓寬、延伸而消失了吧?
舒國治先生2005年所寫的這篇〈水城台北之河跡〉文中提到通化街三十六號之一旁的小橋,在該文完成前即已拆除;如今站在通化街的街上,已經絲毫感覺不出這裡曾有溝渠與橋梁。(下圖408~409)
圖402 信義路八號橋旁的明溝 2020-05-23拍攝
圖403 信義路八號橋旁的明溝 2020-05-23拍攝
圖404 流到此處,開始成為暗渠 2020-05-23拍攝
圖405 由文昌街280巷向信義路八號橋方向拍攝;原本的溝渠已成了加蓋的排水溝 2020-06-20拍攝
圖406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臺北〈1957 臺北市舊航照影像〉;橘框內為信義路八號橋
圖407 將上圖(圖405)局部放大,依稀可見信義路八號橋的護欄(箭頭處)
圖408 同樣將圖405局部放大看通化街的部份,似乎也可見橋的護欄(箭頭處)
圖409 2020年6月13日的通化街;右側箭頭所指為通化街39巷,左側箭頭所指為舒國治先生文中提到的通化街三十六號之一。
從民國46年時的〈1957 臺北市街道圖〉以及〈1957 臺北市舊航照影像〉都還能見到這些溝渠。
那麼,這些溝渠是有何作用?是灌溉農田的水圳道還是排水溝?
〈1898-1904 臺灣堡圖〉(圖410,圖中紅圈處為日後的信義路八號橋位置)中可見當時這條溝渠,流往灌溉用的大埤,所以應該是灌溉用的水圳道。
圖410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臺北〈1898 臺灣堡圖(明治版)〉
只是隨著臺北市的發展,農地的減少、人口的增加,有些灌溉用的水圳道已無灌溉功能而被加蓋或掩埋;有的則隨著都市發展成了排水道。
另外,從《瑠公大圳》一書中所附的幾張圖中,可以稍微了解這條「安和路/頂好」河功能的轉變。
〔註〕與圖410同,圖411~圖413的圖中紅圈處為日後的信義路八號橋位置。
圖411 昭和三(1928)年〈瑠公水利組合水路圖〉局部;《瑠公大圳》p.137
圖412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臺北 1939(昭和14)年〈瑠公水利組合區域圖〉局部;《瑠公大圳》p.138亦有收錄。
圖413 1956年〈瑠公水利委員會灌溉區域圖〉局部;《瑠公大圳》p.156
1928年的這張地圖(圖411),僅畫出水路,地圖中也無其他的圖例,所以這條「安和路/頂好」河在當時還是瑠公圳灌溉系統的一部份無誤。但在1939年的地圖(圖412)中,灌溉水道的圖例為紅色路線,「安和路/頂好」河在這時已經被歸類為排水溝渠;1956年的地圖〔註〕(圖413)中也將這條溝渠列為排水幹道。
現今(2020年)我們仍可以在信義路八號橋下的兩側,看見馬路下排水暗管的水排放入這條溝渠內。(圖414 & 圖415)
〔註〕此地圖(1956年〈瑠公水利委員會灌溉區域圖〉)在書中全幅僅占書本半面的版頁,故擷取時可能不太清楚;有興趣的讀者可自行參閱《瑠公大圳》本書。
圖414 2020-06-13拍攝
圖415 2020-06-20拍攝
曾經圳溝遍佈臺北市區的見證
……就市內橋梁之分布言,大安區最多,計五十九橋,其次中山區三十七橋,……蓋橋梁較多之大安、中山、松山、古亭各區耕地較多,均處市郊,旣多灌溉水路,排水幹道亦多為明溝,故需較多之橋梁,以為交通。……《臺北市志稿 卷三 政制志 建設篇》p.103-104
如果各位讀者前往《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去看前面已提到的〈1957 臺北市街道圖〉(圖401),地圖中許多地方還能看見臺北市內還有不少「小橋流水」的地方。
我們就以〈1957 臺北市街道圖〉看看當時的大安區內幾處地點看看,當時溝渠遍布市區的情形:
圖501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臺北〈1957 臺北市街道圖〉
從這張民國46的地圖中,可以看見當時的臺北市市區內還是有許許多多的“小河”,尤其是基隆河以南、新生南路以東的區域更是明顯。
圖502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臺北〈1957 臺北市街道圖〉和平東路、新生南路附近。
此範圍的地圖中,最明顯的除了新生南路上的特一號大排外,還有圖中粉紅色箭頭所指安東街(今瑞安街)旁的霧裡薛第一支圳及綠色箭頭所指的大安支圳;一號三角形位置的東側即現今的科技大樓,二號三角形的位置大約是在和平東路、復興南路口,旁邊的學校為現在的國北教大。
我的童年時期在民國60年代,一方面那時臺北市區內的“小河”開始被填平或“加蓋”,另一方面那時的生活範圍大致是南昌公園、古亭市場到師大的這一段和平東、西路,那裏在印象中真的沒有什麼“小河”......只有一條,就是師大和平東路北側的校區(那裡的公車站牌“師大綜合大樓”在當時的站牌名稱為“僑教館”)內的那條小河(圖502黃圈處),筆者在網站前文〈大安行踏-溫州街水圳道遺址〉中就已提過,水圳道是由現在溫州街45巷的水圳道遺址往北經過師大、流向臨沂街巷弄內的霧裡薛第二支圳(見下圖504)。
圖502綠框處為前面提到尚未拓寬為“金山南路”的“金山街”;當時路長僅由金華街至和平東路。另外,在金山街西側的巷道為和平東路一段85巷,非地圖中標註的185巷。另外,新生南路旁標註為“三軍托兒所”的地方,為現在的新生國小。
圖503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臺北〈1957 臺北市街道圖〉安東街(今復興南路)、信義路附近。
圖中安東街路段(紅圈處)目前已是復興南路,黃色箭頭處目前為信義路、大安路二段的路口,旁邊綠圈處為現在的信維市場;東側的八德路即是現在的四維路。
圖504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臺北〈1957 臺北市街道圖〉新生南路、臨沂街巷弄附近。
在新生南路位於特一號大排上,可以看見前面提及的新生南路四、五號橋的位置(圖504內有標註4號與5號的圓圈),其中的新生南路四號橋就在幸安國校(藍圈處)的西側;連雲街與臨沂街之間原霧裡薛第二支圳的溝渠上也有一些巷弄內的小橋(圖504 白色框內)。
該溝渠由信義路今捷運東門站1號與8號出入口之間往北、流經信愛公園東門政德宮旁、再沿著臨沂街71巷15弄(圖505)、71巷19弄再往北到捷運忠孝新生站2號出入口旁;不過現在都已成加蓋的排水溝或巷道。
下圖506〈1957 臺北市舊航照影像〉所看到的,是當時臨沂街71巷19弄與臨沂街63巷交叉路口附近;路口上的小橋為臨沂街七號橋(圖504內有標註7號的圓圈),《臺北市志稿 卷三 政制志 建設篇》p.106有如下的簡介:
臨沂街七號橋 長三∙六五公尺,寬三∙一五公尺,混凝土橋,載重六公噸,位在臨沂街六三巷。
綠色圓圈圈起的房屋,目前是被指定為臺北市歷史建築的臨沂街63巷19號臺鐵舊宿舍。溝渠佔了巷弄相當的寬度。目前前往現場看時(見下圖507),似乎已看不出什麼痕跡了。
圖505 信愛公園東門正德宮旁,遠方綠色鐵皮處為臨沂街71巷15弄 2020-06-29拍攝
圖506 臨沂街71巷19弄與臨沂街63巷巷口;《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臺北〈1957 臺北市舊航照影像〉與google map 2020疊圖
圖507臨沂街71巷19弄(直向)與臨沂街63巷(橫向)巷口;右側鐵皮所圍的即為歷史建築臺鐵舊宿舍。 2020-06-29拍攝
另外,對圖504〈1957 臺北市街道圖〉的部份進行兩項勘誤:首先、地圖上有兩所“師大附中”,靠信義路上紅圈處的才是,藍圈所圈的是幸安國校;第二、新生南路上的特一號大排在地圖上是在靠馬路的東側,但經過航照影像看後,特一號大排是在新生南路的中央(見下圖508)。
圖508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臺北〈1957 臺北市舊航照影像〉信義路與新生南路路口附近;右下角即為現今大安森林公園的位置,由航照影像中可以看見特一號大排是在新生南路的路中央。
隨著臺北市地區的都市化,農田變成了房屋與道路;既然已無農田須要水圳道的灌溉,居民用水也有自來水的供應,水圳道不僅失去修築時的功能,反而成為都市化時交通、環境衛生等阻礙:
……市區的圳道也逐漸失去了灌溉的功能,最後淪為穢物充斥與蚊蟲孳生的露天下水道,不僅影響市容,更形成衛生上的隱憂,甚至遭譏諷為「都市的盲腸」。
1960(民國50)年代,……基於該圳已無灌溉功能,決定予以廢除。……今日的瑠公圳灌溉區域,則僅以新北市新店區為主。~《瑠公大圳》p.152-p.153
如此,目前絕大部份的水圳道都已「功成身退」;不過還有信義路八號橋,以及極少數未被填平或覆蓋的殘存溝渠(如溫州街45巷)見證著臺北市東區早期曾經農田與水圳道遍佈的時代發展歷程。
圖509 2020-06-20於文昌街280巷巷口拍攝
參考資料
網站資料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
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twhgis/
筆者購藏
《臺北市地名與路街沿革史》 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民國91年12月(北市圖總館四樓市政資料區亦有收藏)
《水城台北》舒國治 著 皇冠文化 2010年11月 初版一刷
《瑠公大圳》李宗信 著 玉山社 2015年1月 初版二刷
北市圖總館市政資料區藏
《臺北市志稿 卷三 政制志 建設篇》 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民國46年9月
《臺北市志 卷一 沿革志 封域篇》(直轄市版)〔註〕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民國77年6月
〔註〕目前“臺北市志”的四個版本(如下圖):
《臺北市志稿》
《臺北市志》
以上兩版本內容所述範圍,為未改制為直轄市前的臺北市,算是省轄市版的市志。(士林、北投、內湖、南港、景美、木柵等地區尚未劃入臺北市)
此版本內容所述,已是直轄市之臺北市(士林等六區已劃入臺北市),含16個行政區;所以此版本還能見到如古亭區、建成區等資料,尚未看到文山區、信義區等。
《續修臺北市志》
所述內容的行政區為民國79重劃後由16區整合為12區;並包括捷運、科技園區等新議題。
《臺北市志稿卷三 政制志 建設篇》內有關臺北市市區內橋梁的介紹及新生南路四、五號照片等內容也出現在省轄市版的《臺北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