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上正音班更重要的事--小一生該準備好的4大能力
作者:Mella
2014-09-02 (已於2016-08更新)
出處:親子天下(https://m.parenting.com.tw/)
在幼兒園擔任園長並身兼三個孩子的母親:Mella,寫給新生家長的一封信...
親愛的家長夥伴們,你們好:
七月離情依依的送走了舊生,這個月教師團隊們全力以赴準備迎接你們陸續進園,雖然學校已經刻意壓低暑假期間的人數,以便老師可以好好陪伴這群青澀的孩子,但耳裡聽到孩子們此起彼落的哭聲;眼中看到爸媽或是阿公、阿嬤們的不捨甚至是焦慮,好多話想要和你們分享。
這群寶貝們很幸運的,都帶著家中滿滿的愛進到學校來,從他們的穿著、用品的準備與爸媽們在幼生資料上的留言,都可以感受到的到爸媽殷切的期待與關愛,但孩子的哭聲與分離時的掙扎似乎沒有因此而減少,也有媽媽擔心的問我:「怎麼會這樣呢?翩翩園長,他早上總哭鬧著不肯出門,不是已經兩個星期了嗎?」答案其實都在老師們的心底,待我娓娓道來。
在零到三歲的黃金時期,身為父母的我們該為孩子們準備的不只是生理發展,像是大小便訓練的完成、均衡健康飲食的習慣,更是孩子照顧自己的能力。
同樣一批三歲的孩子進來,有些可以落落大方的和媽媽說再見,轉身大步踏進學校,媽媽還在後面追著說:「啊~怎麼這麼快啊,第一天上學好歹也讓媽媽照張相嘛!」因著孩子對自己的信心,團體生活對他來說是期待更是樂趣;有些親子卻是一再上演著骨肉分離的劇碼,媽媽對於孩子負面的情緒無法處理,也許是出於寵愛、也許是出於彌補又或者是反射自己童年的缺憾,但這些卻都成為孩子前進的阻礙,老師看著媽媽眼角的淚水伴著複雜的情緒甚至是求助的眼神,在多日的等待與陪伴無效後,也只能扮演劊子手才能斬斷這千絲萬縷的臍帶啊~
而這真的是分離焦慮嗎?不,這不是分離焦慮,因為這群孩子說「想媽媽、不想來上學」的時間點,全都出現在團體生活受挫、老師對他有所要求之後,像是請他自己拉碗袋上的拉鍊(我不會,我想我媽媽)、自己練習吃飯(我要我媽媽來接我)、嚴重偏食老師要求練習吃一根青菜(我不要、我想回家)…對於學校的大人(老師)不再如家中百依百順;對於自己必須拿起湯匙自己吃飯;對於想玩的玩具不再能獨佔;不想吃的食物需要開始練習接受…等等情形出現的反抗與無助的情緒,我們看在眼裡,疼在心裡。
試想已經習慣在家中早餐都是阿嬤拿到床上餵食;晚餐是阿公站在旁邊拿著剪刀一塊塊幫忙剪小才送入愛孫口中;一開口或哭鬧大人就唯唯諾諾的跟隨著不敢或是不知道怎麼拒絕;看到別人鞋子放錯在自己位子上就拿起來亂丟,媽媽像個小媳婦般趕緊過去撿回來放…,這群孩子怎麼會喜歡上學呢?
我感謝許多的家庭願意毫不藏私的和我們分享許許多多正在每個家庭上演的故事,但更憂心這群孩子接下來可能要面臨的挑戰是否每個家庭都能陪著他們承受與改變,當然也始終抱著信心只要大人願意放手並放下莫名的焦慮,對孩子與我們而言一切都還早,都還來得及。
而自始至終需要改變的,從來都不是孩子,孩子無辜,他在生命中最重要的前三年喪失了許多能力與發展的機會,現在我們會陪著你們加倍幫孩子補回來。
我最重要的家長夥伴們,我們需要的除了你們的信任外,還有具體的行動:規律的作息(不要再說是小孩都不去睡覺沒有辦法,那是大人的責任與堅持度的展現)、均衡的飲食(你怎麼能允許他永遠只吃白飯、白麵拒絕所有有顏色的食物;甚至無法咀嚼吞嚥小塊的肉?!請配合老師的進度,堅持下去!) 動手做的習慣(不要再服侍你的孩子了,那只會侵蝕他的意志,削弱他生存的能力,給他多一點的時間和機會,忍著不要出手好嗎?)不要總急著幫孩子找藉口或理由,他有他需要面對的挑戰、克服的困難,不要用「好面子」替他擋掉所有他該承擔的責任。
親愛的家長夥伴們,人家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雖然我們幾乎是從孩子的哭聲開始的,但不代表我們不會成功,因為一切都取決於你們,再好的學校教育都取代不了家庭,我們有緣能陪著你們這幾年,但願能給予你們與孩子最溫暖的能量與最堅定的勇氣,一起加油!!
作者:張黛眉(賽斯身心靈診所、天晴診所臨床心理師)
(親子天下專特刊19期)
父母如果能了解孩子的特質,採用適合的管教策略,
就不會因為缺乏方法而挫折無力。
從幼兒能理解父母的語言與非語言反應的那一天開始,管教就成為父母很重要的一件工作。管教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孩子學習並建立良好的行為習慣。有的孩子很乖,有的孩子很皮,其實孩子好不好教,和心理學領域所提出的天生「氣質」有很大的關係。
一般來說,活動量大、堅持度高、反應強度強的孩子,比較容易帶給父母行為管教上的挫折,以下提供相對應的氣質管教法:
★活動量大:活動量大的孩子靜不下來,內在較缺乏結構和限制,他們的行為常常比較衝動,沒有考慮後果。父母要給孩子具體簡明的規範,讓孩子知道什麼行為是可以被接受的,什麼是不被接受的行為。
擁有這項氣質的孩子,所需的活動量比一般孩子大很多,父母需提供更多發洩精力的機會,讓孩子充分的活動後,通常晚上也比較容易入睡。儘量少帶他去需要安靜及會限制他行動的地方,像是聽音樂會、看畫展、氣氛優雅的餐廳……等,以免增加孩子的挫折感,給彼此帶來麻煩。若是孩子尚未學會自我控制,但又必須前往要求安靜的場合時,請事先預備好一些不會製造吵鬧又可以讓孩子消耗精力的玩具。在進入這個場所前,先和孩子約法三章。在過程中,隨時給孩子鼓勵和提醒,並且視孩子的狀況拿出法寶一、法寶二、法寶三等事先準備好的方案,來轉換孩子的活動,讓孩子的活動量能適度的得到滿足,不至於在過程中造成干擾。
★堅持度高:堅持度高的孩子太有主見,老愛唱反調,不願意順從。爸媽如果說:「不可以!」「不行!」立刻會激起孩子的鬥志,他會想:「只要我再堅持久一點,再多說一些理由來說服,一定可以改變爸媽的心意。」所以他們的意志強烈,不容易屈服,很少會輕易的放棄自己的主張和想法。
在孩子的嬰幼兒階段,最好在家裡提供一個寶寶可以自由探索的安全環境,以免整天都在對孩子說:「不行!」「不可以碰!」「不可以去那邊!」當孩子大一點之後,就要建立清楚的家規,避免天天為了小事和孩子僵持不下,爭論不休。
由於堅持度高的孩子想達到目的時會不擇手段,所以非常會鑽法律的漏洞。在訂定規則時,一定要說明清楚,並且考慮到各種不同的情況。當孩子出現無理的要求時,父母也要發展出一種孩子可以識別的表達方式,讓孩子知道他已經觸到底線,父母絕對不會再妥協,他再堅持也沒有用。久而久之,孩子會學到,當父母出現這種訊號時,自己就不必再堅持下去了。
孩子被指責時的反應也因人而異。堅持度高的孩子被管教時,常不願低頭。孩子的反抗會激怒父母,不像有些孩子一犯錯,很快就認錯求饒,父母反而會心軟而原諒他。
孩子沒有表現出自責和後悔的樣子,不代表他沒有感覺到自己做得不對。孩子做錯事時,自己也感覺很不好,有的孩子自尊心較強,不願在權威面前低頭。父母還是要保持「溫和而堅定」的態度,就事論事。在孩子慢慢長大之後,告訴孩子桀驁不馴的表情和態度,只會激怒大人做出更嚴厲的處罰,讓孩子知道父母的用心是為了他好,不是用權威在壓制他。在進行管教時,要切記不要做人身攻擊或羞辱孩子,或是用收回父母的愛來威脅。
★反應強度強:擁有這項氣質的孩子,當事情不如意時,就會大哭大鬧,用情緒操控父母。當孩子意圖要操弄父母時,父母最好的態度是 「溫和而堅定」,不用生氣也不必大吼大叫,態度可以維持溫和,但表情是堅定的。保持心平氣和,說話愈小聲愈好,只要重複原則即可。例如,小聲的說:「哭哭也沒有用,不可以就是不可以。」當孩子看到父母不為所動的態度,就知道已經踢到鐵板了,再哭鬧也沒有用。
反應強度強、較急躁衝動的孩子,會用打人的行為來替代。他們打人並非故意攻擊,只是反映出他無法有效運用語言來表達情緒或解決問題。父母只要心平氣和的引導,孩子會逐漸以較成熟的情緒行為模式來取代打人行為。當孩子出現打人、咬人、踢東西或丟東西等行為時,父母必須立即介入制止,不能袖手旁觀或是忽略,否則孩子會以為你默許他的行為,而繼續使用這種行為來達到目的。
但是,父母也不用氣急敗壞的處罰他,尤其要避免用打人的方式處罰打人的行為。你可以心平氣和的告訴孩子:「你可以生氣,但是不可以打人。」握住孩子的手,制止打人的行為,然後把孩子帶開打人的情境,幫助他把情緒說出來:「你好生氣喔!你快要氣炸了!」
每個孩子的天生氣質不同,在幼兒階段會出現的行為問題也大不相同。父母如果能了解孩子的特質,採用適合的管教策略,就不會因為缺乏方法而感到挫折無力,進而產生憤怒的情緒,用打罵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別忘了教孩子尊重你 文章摘錄-親子天下
那天放學聽到一個小班女生在鬧脾氣,爸爸來接時老師請孩子先不要出去,想和爸爸聊聊小女生最近不斷尿褲子的問題,這個小女生其實已經確認生理成熟可以完全戒尿布了,但之前放學時爸爸還曾希望老師幫忙包回尿布以防萬一,老師好說歹說終於說服爸爸不能走回頭路,但小女生因為已經太習慣依賴尿布,所以最近常一天尿濕三、四次,老師覺得不能再完全順著小孩任憑她尿下去,必須要開始要求,因此要和爸爸好好談談。 小女生看到老師和爸爸在外面交談就開始鬧彆扭,小女生是屬於堅持度很高的孩子,剛來上學時面對老師的提醒還會撇過頭去,翻著白眼很不客氣的大聲「哼」老師,拗起來時不說話就是不說話,習慣用大聲哭鬧的方式來讓大人屈服。 等到老師和爸爸談完了,爸爸請小女生和老師再見,小女生卻閉緊了嘴不說就是不說,爸爸這時進來非常溫柔的甚至用有些裝可愛的方式詢問小女生:「小玉(匿名)妳就和老師說聲再見,告訴老師妳要回家了好不好啊?要不要呢?可以嗎?」我聽到爸爸這麼多低姿態的問句,忍不住把爸爸再拉到門外告訴爸爸:「爸爸,你需要調整和小玉說話的習慣,請你開始練習直述句、肯定句,尤其是這些本來就應該要做的事情,而不是事事都詢問孩子可不可以?要不要?好不好,如果她說不要呢?難道就真的不要嗎?還是再費盡千辛萬苦的說服她,直到她願意點頭為止呢?這樣的問句到底意義何在呢?難道你覺得是一種對孩子的『尊重』嗎?」 爸爸很認真的聽我說著,猜想這些問題應該也困擾著這位其實在育兒上非常用心的爸爸,而我也終於了解這個小女生為什麼堅持度如此之高了,想必在家中只要哼個聲、跺個腳、大發雷霆一場,爸爸就會順從她的心願。但身為成人如果我們沒有確定自己的作法與想法的決心,然後堅定著對的規範去幫助孩子轉移情境,讓孩子去經驗自然世界的法則,並深深了解愛一個孩子,不是只有尊重而已,更應該教導他,讓他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給他規範和約束,讓他知道,這世界並不是繞著他在運轉的,不然孩子到了團體中怎麼能夠感受到自在與自由呢? 就像之前看過張曼娟女士說到:「在少子化的風浪中,很多父母開始活得越來越卑微,大量且過度的尊重孩子,換來的卻常是自己巨大的失落與焦慮。」 請記得不要把孩子越養越小,不要忘記你的孩子會長大,不要逼著孩子退化成小baby來滿足大人照顧人的需求,更不要習慣用疑問句(好不好?可不可以?要不要?)代替了所有的肯定句,怕孩子生氣失控,沒辦法接住並處理孩子的情緒只會使得我們的孩子生存在混沌的是非觀與道德觀中,所謂的『尊重』從來都不會以這樣的形式存在的,專家們說要多和孩子說「可以」,減少否定他們的機會,不代表我們就應該卑微委屈自己去成全孩子所有的欲望,有時父母堅定的「不」,帶給孩子的將會是更確定的未來與更成熟的人生。 在我們給予孩子大量尊重的同時,請別忘了教導他尊重別人,包括尊重你。
幸安國小附幼 貓熊 班 105 學年度上學期身高體重測量表
測量日期:105.09.29
號碼
身 高
體 重
1
101.5
17.4
2
114.4
18.5
3
121.3
21.5
4
126
23.3
5
112.1
17.9
6
113.9
19.8
7
116
21.7
8
116.2
9
107
16.8
10
109.7
19.1
11
110.1
19.9
12
111.3
19.3
13
106.1
16.4
14
113.7
20.7
15
111.4
16
116.3
21.3
17
102.8
18
102.2
19
101.3
15.4
20
108
21
103
13.4
22
108.4
23
108.6
24
25
105.6
26
106
17.1
27
16.5
28
105
29
100
14.4
30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