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家長夥伴們,你們好:
七月離情依依的送走了舊生,這個月教師團隊們全力以赴準備迎接你們陸續進園,雖然學校已經刻意壓低暑假期間的人數,以便老師可以好好陪伴這群青澀的孩子,但耳裡聽到孩子們此起彼落的哭聲;眼中看到爸媽或是阿公、阿嬤們的不捨甚至是焦慮,好多話想要和你們分享。
這群寶貝們很幸運的,都帶著家中滿滿的愛進到學校來,從他們的穿著、用品的準備與爸媽們在幼生資料上的留言,都可以感受到的到爸媽殷切的期待與關愛,但孩子的哭聲與分離時的掙扎似乎沒有因此而減少,也有媽媽擔心的問我:「怎麼會這樣呢?翩翩園長,他早上總哭鬧著不肯出門,不是已經兩個星期了嗎?」答案其實都在老師們的心底,待我娓娓道來。
在零到三歲的黃金時期,身為父母的我們該為孩子們準備的不只是生理發展,像是大小便訓練的完成、均衡健康飲食的習慣,更是孩子照顧自己的能力。
同樣一批三歲的孩子進來,有些可以落落大方的和媽媽說再見,轉身大步踏進學校,媽媽還在後面追著說:「啊~怎麼這麼快啊,第一天上學好歹也讓媽媽照張相嘛!」因著孩子對自己的信心,團體生活對他來說是期待更是樂趣;有些親子卻是一再上演著骨肉分離的劇碼,媽媽對於孩子負面的情緒無法處理,也許是出於寵愛、也許是出於彌補又或者是反射自己童年的缺憾,但這些卻都成為孩子前進的阻礙,老師看著媽媽眼角的淚水伴著複雜的情緒甚至是求助的眼神,在多日的等待與陪伴無效後,也只能扮演劊子手才能斬斷這千絲萬縷的臍帶啊~
而這真的是分離焦慮嗎?不,這不是分離焦慮,因為這群孩子說「想媽媽、不想來上學」的時間點,全都出現在團體生活受挫、老師對他有所要求之後,像是請他自己拉碗袋上的拉鍊(我不會,我想我媽媽)、自己練習吃飯(我要我媽媽來接我)、嚴重偏食老師要求練習吃一根青菜(我不要、我想回家)…對於學校的大人(老師)不再如家中百依百順;對於自己必須拿起湯匙自己吃飯;對於想玩的玩具不再能獨佔;不想吃的食物需要開始練習接受…等等情形出現的反抗與無助的情緒,我們看在眼裡,疼在心裡。
試想已經習慣在家中早餐都是阿嬤拿到床上餵食;晚餐是阿公站在旁邊拿著剪刀一塊塊幫忙剪小才送入愛孫口中;一開口或哭鬧大人就唯唯諾諾的跟隨著不敢或是不知道怎麼拒絕;看到別人鞋子放錯在自己位子上就拿起來亂丟,媽媽像個小媳婦般趕緊過去撿回來放…,這群孩子怎麼會喜歡上學呢?
我感謝許多的家庭願意毫不藏私的和我們分享許許多多正在每個家庭上演的故事,但更憂心這群孩子接下來可能要面臨的挑戰是否每個家庭都能陪著他們承受與改變,當然也始終抱著信心只要大人願意放手並放下莫名的焦慮,對孩子與我們而言一切都還早,都還來得及。而自始至終需要改變的,從來都不是孩子,孩子無辜,他在生命中最重要的前三年喪失了許多能力與發展的機會,現在我們會陪著你們加倍幫孩子補回來。
我最重要的家長夥伴們,我們需要的除了你們的信任外,還有具體的行動:規律的作息(不要再說是小孩都不去睡覺沒有辦法,那是大人的責任與堅持度的展現)、均衡的飲食(你怎麼能允許他永遠只吃白飯、白麵拒絕所有有顏色的食物;甚至無法咀嚼吞嚥小塊的肉?!請配合老師的進度,堅持下去!) 動手做的習慣(不要再服侍你的孩子了,那只會侵蝕他的意志,削弱他生存的能力,給他多一點的時間和機會,忍著不要出手好嗎?)不要總急著幫孩子找藉口或理由,他有他需要面對的挑戰、克服的困難,不要用「好面子」替他擋掉所有他該承擔的責任。
親愛的家長夥伴們,人家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雖然我們幾乎是從孩子的哭聲開始的,但不代表我們不會成功,因為一切都取決於你們,再好的學校教育都取代不了家庭,我們有緣能陪著你們這幾年,但願能給予你們與孩子最溫暖的能量與最堅定的勇氣,一起加油!!
作者:BabyHome韋冠宇,諮詢│臨床心理師 王意中 (BabyHome)在台灣,多數的孩子在三或四歲時,就會被爸媽送去幼兒園,開始人生中第一次的校園教育。此時部分孩子還有分離焦慮的情形,才幾分鐘沒看到爸媽就哭鬧不止,讓幼兒園的師長費盡心力安撫,情緒才得以稍微緩和。這種狀況可能會維持好幾天,甚至幾個星期才有可能改善。
孩子在陌生的環境生活,難免會感到不安,爸媽接下來的反應就非常重要了;切忌語帶威脅強迫孩子,說出「不乖就不帶你回家了!」、「再哭就要打屁股喔!」之類的話。有些爸媽則會認為讓孩子哭一哭沒關係,過陣子習慣就不會哭了,然而這可能會使孩子更沒安全感,在幼兒園一整天只期待著放學,回家之後就非常黏爸媽;也因為隔天又要面對打從心裡排斥的幼兒園,晚上也會睡不好。
建議可以和孩子約定,放學的時候就會來接他回家,並講定詳細的時間,重點是一定要確實遵守承諾,而且道別之後就不要再依依不捨,微笑離開;這樣有助於建立親子間的信任感,降低孩子面對新環境時的不安。除此之外,在孩子去上幼兒園之前,也有五個簡單的小撇步可以讓孩子第一天上幼兒園不會大哭大鬧,爸媽不妨試試喔~
1. 提前讓孩子熟悉幼兒園環境
一旦確定要就讀的幼兒園,在開學前可先和校方講好,找幾天帶孩子去參觀、玩遊樂設施或是在教室看故事書,很自然地告訴他們以後會在這邊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還有老師說故事,讓他們對將來的幼兒園生活充滿期待。
2. 讓孩子帶喜歡的東西
有的孩子會隨身帶著喜歡的東西,像是玩具、絨毛娃娃或是小毯子之類的,這些東西是他們安全感的來源之一,爸媽可試著和幼兒園老師溝通,在不影響其他同學以及學習狀況時,帶他們喜歡的東西上學,有助於穩定孩子的情緒。
3. 安排熟識的孩子一起上課
可與鄰居或住在鄰近地區的朋友了解,是不是有小朋友也在同一學年度上幼兒園,若有的話可以討論一下,先讓他們玩在一起,之後就讀同一所幼兒園,甚至和老師溝通,安排他們坐在一起。孩子有伴在旁邊,對陌生環境較不會感到恐懼及不安。
4. 以遊戲或故事讓孩子想像幼兒園的有趣
爸媽可以在家裡和孩子玩角色扮演的遊戲,想像「幼兒園是孩子的遊樂天堂」之類的劇情和孩子一起玩;或是講以幼兒園為主題的有趣故事給孩子聽,都能增加孩子對幼兒園生活的期待,希望可以快點開始上學。
5. 培養規律作息及生活自理能力
幫助孩子培養早睡早起、固定時間用餐的規律作息,讓孩子在白天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可減少校園生活的不適;具備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像是自己吃飯、入睡,想大小便時會表達要去廁所,也能讓孩子更能快速融入幼兒園生活。
父母要以身作則,6歲以前一定要培養孩子「聆聽別人說話」的能力!
作者:圖書館老師 發表日期:2019-02-15
只要孩子養成聆聽的能力,就能把書讀好並增進溝通能力
孩子小時候,除了要培養出情感表達能力之外,6歲以前還要提升說話能力和聆聽別人說話的能力。尤其是後者聆聽的能力特別重要。一旦孩子擁有聆聽別人說話的能力,就會成為一個會讀書的孩子。一個能夠認真聆聽別人說話的孩子也會擁有高度的專注力,有辦法在每一次的課堂或每一次的對話當中,學習到許多重要的事物。
另外,所謂的溝通並不是單方面說出自己想說的話,而是和人彼此傳達各自的訊息。假如一名孩子既會說話又會聆聽,兩方面都很擅長的話,那麼他就會越來越擅長和他人溝通。然而,事實上很多孩子都不具有聆聽他人說話的能力。
很多小孩會在別人講話時插嘴、想到什麼就說什麼、不把別人的話聽完、只管自己想說什麼而不好好聆聽別人說話。這些小孩長大以後,也會變成這樣的大人。這麼下去會演變成很大的問題,因此各位父母請好好聆聽孩子說話,這樣才能當做孩子的榜樣。
不要對孩子說「你到底要說什麼!」「說清楚一點!」「我現在很忙,等一下再說!」當孩子在說話時請你好好聽完。
由於年幼的孩子會的詞彙和句子較少,語言表達能力較為貧乏,所以大人聽不懂是很正常的。因此,請不要催促孩子說快一點,而是帶著笑容把孩子的話從頭到尾聽完。
給孩子充裕的時間說話,不要催促孩子
聆聽孩子說話時的重點在於要四目相對。請你不要用高高在上的態度,而是要和孩子四目相對,並不時回應道「嗯、嗯」,有時候還要贊同孩子說:「喔~」「真的!」當你在聆聽孩子說話的時候,要對孩子的心情有所共鳴,有時可能還會回應孩子說:「這真的是太驚人了!」
這就跟你在聆聽成人說話是一模一樣的。不要催促孩子、不要否定孩子、不要打斷孩子說話。聆聽孩子說話的時候,最重要的並不是他所說的內容,而是要對孩子的心情產生共鳴。
做母親的每當和其他媽媽聊得很投入時,孩子常常會一直在身邊叫:「媽媽!媽媽!」這是一種訊號,表示孩子正在說:「看看我!」「聽聽我講話!」
只要你當時聊的並不是那麼重要的事情,就應該對孩子說「好,我聽你說」,讓他感到安心。只要孩子的內心獲得滿足,他就不會再一直煩著你說「媽媽、媽媽」了。
倘若父母擅於傾聽,孩子便會主動對你傾訴。當一個人知道對方對自己的話感興趣時,便會高興的不斷找對方說話。
孩子要把自己的想法化為言語說出來,需要先在腦中整理一下思緒。這樣的過程可以幫助孩子用更清楚的方式表達、說話有條理和邏輯,也就是說,這麼做可以幫助孩子提升溝通能力。
只要建立起這份基礎,孩子的聆聽能力便會變得越來越好。
在念圖畫書給孩子聽的過程中,好好把握溝通機會
念圖畫書給孩子聽,也是培養孩子聆聽能力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當母親念故事書給孩子聽時,孩子會感到很安心,全神貫注聆聽母親說話。只要徹底融入圖畫書的世界裡,便能將感情代入書中的角色,和這些角色一同感受喜悅和悲傷。這樣的經驗會幫助孩子培養與他人有所共鳴並好好聆聽他人說話的能力。
當你在念故事書給孩子聽的時候,請特別留意溝通的部分。當你念到一半時,孩子可能會問你:「為什麼?」「這是什麼意思?」這時你要反問他:「媽媽(爸爸)的想法是這個,你呢?」「你覺得這個時候兔子先生心裡覺得怎麼樣呢?」
你不需要跟孩子說:「等到全部看完以後,我再說明給你聽!」不必把看完故事當成是最優先的項目。每當孩子產生疑問的時候,你可以想成是提升孩子思考能力的好機會,趁這個機會反問孩子,引導他深入思考。
另外,各位父母也要記得一邊念故事書,一邊感受孩子內心的變化,適時加句「真的很難過吧」「真的很開心吧」「那個時候真的很痛吧」,這麼做可以提高孩子的同理心。
如果孩子沒有足夠的聆聽能力,就先讓孩子在家裡預習
如上所述,一個擁有聆聽能力的孩子,在小學上課時並不會遇到什麼問題,因為他們擁有極高的吸收力。但是,不具有聆聽能力的孩子,上課時注意力總是一下子就沒了,接著便開始想睡覺。下課後完全不記得老師上了些什麼。
假如你的孩子已經升上小學,而且沒有足夠的聆聽能力,那麼,請你讓孩子在家裡事先預習。
前一天晚上先看看課本,掌握一下大概的內容。如果孩子的閱讀能力較差,那麼也可以由父母念給孩子聽。一旦孩子事先預習過,課堂上聽老師說話時便會比較有概念,更能了解上課內容。這麼一來,孩子便能專心聆聽老師講課了。
好不容易把孩子挖起床,結果孩子一到幼稚園就抱著媽咪不放,淚眼汪汪、崩潰大哭,不管怎樣都不願意下車,甚至躺在地上不願意起來等等狀況,眼看上班就要遲到了,但是看孩子哭成這樣,做父母怎麼捨得?每個孩子的天生氣質不同,因此分離焦慮的外顯行為及適應期是因人而異,隨著幼稚園開學,許多朋友們在臉書分享孩子分離焦慮的情形,因此希望能透過這篇文章,與大家分享如何克服分離焦慮。
孩子到了幼稚園的哭泣、耍賴、抱著爸媽不肯走,當媽咪離開時,孩子緊抱著安撫物、咬手指來降低焦慮,還有拒絕參與團體活動等等的行為,都代表著孩子的分離焦慮。這篇文章所指的分離焦慮並不是DSM-V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裡的分離焦慮症(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s),而是『幼兒分離焦慮』,是指幼兒與主要照顧者分開時,害怕自身安全及擔心不知何時能再見面,因此表現出超乎預期的過度焦慮,在外顯行為的部分,主要是抱著父母不放、大哭、倒在地上耍賴、恐懼等等。
各位父母應該都能明顯感受到,隨著孩子在7~9個月開始進入『選擇性依附』階段,就開始特別會黏某個大人,也開始出現分離焦慮的狀況,一旦主要照顧者離開,孩子就會大哭、不安等情形,這狀況直到孩子兩歲才趨緩。
國外學者Howard(2011)曾針對2080個家庭樣本進行為期五年的縱貫研究,發現嬰幼兒早期曾與媽咪分離一星期甚至更久的時間,這樣的孩子在3歲時個性會變得比較消極,3~5歲之後比其他孩子更容易出現攻擊行為,也比較容易出現負面的親子關係,足見嬰幼兒早年依附關係對其社會適應及認知等發展的影響。
另一方面,如果主要照顧者因為害怕面對孩子的分離焦慮,而趁著孩子不注意時偷偷離開,會更加深孩子的不安全感及不信任感,因此,如何好好的處理孩子的分離焦慮,減少對人際關係、社會適應的衝擊,真的是很值得學習的課題。
一般來說,網路上許多親職教養文章提到的幼兒分離焦慮都是指孩子,然而,依附關係是雙向的,不僅孩子會有分離焦慮,媽咪與孩子分離時產生的焦慮、害怕、悲傷、不捨、罪惡、愧疚等等的感受,外顯行為則是依依不捨、欲走還留、在校門口上演十八相送等等。
其實這些屬於媽咪本身的分離焦慮,然而,當孩子感受到媽咪的不安與害怕,或是感受到媽咪不信任幼稚園這個環境,孩子的分離焦慮就更加深了。
許多孩子之所以會不喜歡上學,往往不只是因為與媽咪分離,而是因為上學代表著很多挫折及壓力。上幼稚園之前可能父母覺得孩子太小,因此生活大小事都是父母幫孩子全部打理好,上幼稚園之後要自己穿襪子及鞋子、整理物品,還有上廁所、洗手等的衛生習慣,這些都不是一蹴可及的生活技能,需要在生活中不斷練習,如果什麼都不會,孩子很可能因為挫折及壓力而更討厭上學,因此,父母開始讓孩子慢慢學著練習這些生活技能吧!
國內研究顯示,當孩子在入園前做好進入幼稚園的準備,可降低媽咪及孩子面對新環境時的不安感受,可以如何提早進行呢?
1. 和孩子一起購買入園物品
帶著孩子一起購買進入幼稚園需要用到的產品,除了可以協助孩子增加入園的準備度,也能引發孩子上學的好奇心。
2. 循序漸進地增加團體活動
受到少子化的影響,目前的家庭大多只有1或2個孩子,因此孩子從小與其他孩子一起活動的頻率偏低,不妨在進入幼稚園之前就先從親子課程開始,坊間有許多免費的親子課程、親子共讀活動,先帶孩子從人數較少的小團體開始進行,等孩子比較適應,再慢慢擴展到人數較多的大團體,讓孩子感受到與其他孩子在一起互動時的開心、快樂,以及觀察學習其他孩子的互動方式,也可以減少孩子初次入園的分離焦慮。
3. 規律的生活作息
雖然每個幼稚園的課程活動不同,但是晨間活動、午餐、午睡及點心時間都是差不多的,如果媽咪能在孩子入園之前就先幫孩子建立生活作息,其實也是協助孩子更快適應幼稚園的生活。
4. 帶著孩子認識新環境與老師
許多孩子是到幼稚園的第一天才看到老師,可以想像到時孩子分離焦慮的強度會很強烈~可以先讓孩子知道從家裡到幼稚園的路線,如果可以的話,事先帶著孩子到幼稚園參訪,了解幼稚園的設施環境及人事物,也能協助減少分離焦慮的產生。
除了初次入學的分離焦慮,其實星期一症候群、放長假後的第一天上學也是孩子分離焦慮很高的時候,預告可以讓孩子有心理準備,降低不安的感覺。例如:拿著日曆跟孩子說:『這一天開始上學,你可以認識新朋友,還有學到好多新東西。』『你看看時鐘短針指到4,長針指到0,媽咪下午四點就會準時來接你,我保證會做到喔!』一旦向孩子預告了時間,家長就真的要做到,若有突發狀況也要跟孩子說,讓孩子有心理準備。
父母到了幼稚園,千萬別因為孩子大哭就用負面語言說:『這有什麼好哭的!』、『你再這樣大哭,媽咪不愛你了。』或是說:『你看大家都看著你,羞羞臉!』這樣的話語會讓孩子對幼稚園這個環境更焦慮、沒有安全感,也加深了被遺棄的感覺。
家長可以同理孩子的感受,『今天是你第一天上學,你很緊張,要跟媽咪分開,會害怕。』『媽咪有感受到你的害怕,如果是媽咪第一天上學也會跟你一樣害怕。』接著說,『你看看幼稚園裡面,媽咪之前有跟你說過、帶你來看過,裡面有好多小朋友,還有好多玩具,你聽老師說故事、玩玩具、睡午覺、吃點心,媽咪會準時來接你。』在說的過程中,媽咪蹲著靠近孩子、注視孩子的眼神,以平穩的語氣和緩地說,孩子會更安心。
有些家長看到孩子崩潰大哭,心有不忍而對孩子說:『可憐的小寶貝..』於是家長不忍離開,或是直接離開幼稚園而返家,孩子會學習到透過哭、耍賴等行為是有用的,如此一來就更難讓孩子進入幼稚園的環境。家長要好好地跟孩子說再見,『媽咪下午四點就會準時來接你。』該離開還是要離開,但別忘了給予一個溫暖的抱抱,好好地說再見。
當孩子從幼稚園回家之後,可以多做一些親子互動,除了減少因親子疏離而產生更嚴重的分離焦慮之外,也能透過好好地陪伴,讓孩子感受到溫暖及安全感。每次孩子有進步,家長別忘了給予正面鼓勵:『媽咪看見你今天主動找同學一起玩,我有看到你的改變喔!』
國內研究初次進入幼稚園孩子的分離焦慮行為,發現有半數的孩子在幼稚園出現30分鐘左右的外顯焦慮行為,三成的孩子分離焦慮在入園後一周就會逐漸降低,大約有七成的孩子在與家人分離時,透過幼教老師的安撫、同學陪伴及玩遊戲就能暫時停止分離焦慮。希望透過這篇文章可以讓家長們比較放心,讓孩子循序漸進地進入幼稚園,好好地學習與成長。
文:小桃媽(執業於臺南市的諮商心理師,為台灣輔導學會認證合格心理諮商督導,目前是IBABY愛貝比親子網、KidsPlay親子就醬玩、MamiBuy、媽媽經、嬰兒與母親等親子網站駐站作家)
新生開學分離焦慮、人際關係克服法 作者:詹純玲(友緣基金會專任老師) (親子天下專特刊)
【分離焦慮篇】
好不容易把小其從床上叫醒,一陣忙亂的幫他梳洗完畢,準備要出門時,小其又開始掉眼淚了,半哄半騙的把他帶上車。到了幼稚園門口,他卻怎麼都不肯下車,一直抓著媽媽,哭喊著說不要上學。眼看著自己快遲到,媽媽的心裡又氣又急又難過,只好硬把他抱下車,交給老師,然後帶著不捨的心情「逃離」現場。
類似的景象在各園所多少都曾上演過,可是身為父母總想著如何讓孩子能順順利利的就學,開啟人生的第一個社會化及學習的階段。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孩子不想上學呢?不外乎:
一、離不開父母產生的分離焦慮
二、因為園所環境,適應困難
分離焦慮和年齡成反比
孩子跟父母(或熟悉的照顧者)分離時,呈現焦慮不安、傷心,就是所謂的「分離焦慮」。這樣的感覺源自於嬰兒期約八、九個月大,當父母離開時對父母的依戀及抗議。因為嬰兒還無法在心裡塑造父母的形象,所以當父母離開時會很焦慮,以為他們再也不會回來了。
有研究指出,父母(或熟悉的照顧者)如果在嬰兒期提供一個安全的情感連結(也就是愛的連結),孩子在進入幼稚園時會有更好的適應能力。這樣的孩子較願意探索新事物、容易與人相處。所以一般來說,隨著年齡漸長,孩子了解到父母的離開只是暫時的,也就較能適應。只是當離開熟悉的環境,到了陌生的園所時,難免還是會有初期的不安,有的會哭、有的不講話。有的一開始就無法適應;有的則是前面幾天因有新鮮感、好玩的事情,而未出現適應上的問題,但隔幾天後就出現分離焦慮,這些都是很正常的。
分離焦慮持續的時間長短,一般來說,與孩子年齡的成長成反比,愈小的孩子需要愈長的時間才能完全適應。
例如剛入學的情況,兩、三歲的孩子可能需要約一個月;三、四歲的孩子可能需要約三週的時間;四、五歲的孩子則可能需約兩週時間,就能完全適應環境。
當然,上述時間不是絕對的,畢竟孩子也會有個別差異。因個人特別狀況及對父母的信任程度,導致分離焦慮時間拖一個月,甚至一年也有可能。基本上,如果孩子對父母的信任度夠;跟老師的關係也很好;跟小朋友也能相處愉快,焦慮感覺就會逐漸減少。
分離焦慮克服法:
爸媽可以做的五件事──
一、增進親子關係。有空時陪孩子玩他想玩的遊戲、說故事、帶他出去玩、了解他的想法等。 另外,留意家裡是否有些變動可能會造成孩子的不安,例如有剛出生的弟妹、有生病手足需要照顧、爸媽常吵架、改變照顧者等等。這些都會引起擔心失去愛的感覺,因此與父母分離時就更不安了。所以如有這些情形,要讓孩子感覺到被關懷及支持,才有可能減低分離焦慮。
二、培養孩子降低分離焦慮的方法:給他一張你的照片或其他可以代替你陪伴他的東西,告訴他若想念你時可以看看照片、告訴老師、跟小朋友玩、或看書等等。
三、離開孩子時要表現得溫暖而堅定:離開時抱抱孩子,溫和但明確告知什麼時候一定會去接他,希望他在學校跟小朋友玩得很開心,也相信他做得到。然後才把他交給老師。
四、準時接送。跟孩子的承諾一定要信守,如遇臨時情況無法準時接他時,一定要事先告知何時會去接他。
五、在家裡玩躲貓貓的遊戲:透過遊戲讓孩子體驗,父母不見但還是會出現的感覺。
爸媽不能做的五件事──
一、偷偷溜走:心想孩子看不到就好了。可是孩子反而會因無法確認父母什麼時候會在、什麼時候會離開,而讓不安感更加嚴重。
二、大人呈現不安:父母的不安也會傳染給小孩。
三、用大人的情感威脅:例如對孩子說:「你再哭我就不帶你回家了。」「我不要愛你了,我要愛妹妹,她比較乖。」
四、只考慮解決問題,忽視孩子的情感:例如跟孩子說:「我不管你了,弟弟在家等我。」或將孩子直接交給老師,說「讓他哭」,然後逕自離開。
五、威脅處罰:例如跟孩子說:「明天去幼稚園如果你又哭,回家就要罰站。」
其實這些都會讓孩子更害怕,更增加他們的分離焦慮。因為他們本來就沒有安全感了,從這些話語或行為,更讓他們相信爸媽的確是不愛自己了。還有一種說理說服,例如:「你長大了,要勇敢!不能哭囉!」雖然孩子的確會希望自己勇敢及長大,可是若不覺得父母是了解他、愛他的,這樣的話語其實是沒有幫助的。
【人際關係篇】
大班的元元跟大寶、小玉在玩扮演遊戲,元元想扮演公主,大寶不同意,而且說:「那你就不要玩。」備感委屈的元元回到家後跟媽媽哭訴:「大寶不讓我玩!」
進入幼稚園後,孩子開始發展同儕的人際關係,被拒絕,是多麼令人傷心的事啊!
學前兒的人際特質:自我中心
學齡前孩子在人際發展上,從嬰兒期開始發展與大人的關係,慢慢轉移到跟小朋友關係的建立,同時也展開社會化之旅,學習跟別人相處。透過一些社會性及非社會性遊戲類型,可以看出他們的人際發展情形。
最早,他們把焦點放在與大人愛的連結、互動上,對其他小朋友沒有興趣,都是自己一個人玩;後來看起來似乎會跟小朋友在一起,玩的玩具也可能一樣,但事實上是各玩各的,此時稱為「平行遊戲」。
隨著年齡漸長,幼兒跟大人的關係已穩定,也就是分離焦慮的情緒較少後,對他人的興趣就愈來愈濃厚。他們會開始一起玩遊戲或玩具,享受在一起的樂趣,此時稱為「聯合遊戲」。但遊戲內容沒什麼組織,也就沒有所謂的分工與合作。他們可以分享、輪流、談論好玩的事情,但大都依自己的觀點,較少去考慮別人,偶爾會出現決定別人可否參與的情形。
年紀再長一些,他們漸漸開始發展合作性的人際關係,學習角色分工,比之前更在乎團體的歸屬感,因此對於被排擠更敏感,此時稱為「合作或組織的遊戲」。
三、四歲孩子已開始進入聯合遊戲的階段,雖然想跟朋友一起玩,跟同儕的互動漸趨頻繁,但也因認知、情緒、語言、動作等各項能力發展的限制,而產生一些人際的問題。例如:搶玩具、肢體碰撞的衝突、常用哭或打人或告狀解決問題、排擠別人或被排擠、自我孤立、命令別人、各說各話引起的誤會等等。
這些問題背後的原因,包括:自我中心(也就只能以自己觀點思考)、等待能力不及、要別人都聽他的、尚未有能力玩有組織的遊戲、不懂得如何制訂簡單的遊戲規則、無法明白表達自己想法、情緒表達能力不足、不了解別人的感受、缺乏解決問題能力、不知如何接近朋友、有分離焦慮一直黏大人……
四個方法幫孩子交到好朋友
有些父母煩惱無法直接幫忙孩子經營在外的人際關係,但其實家裡也是一個人際關係的舞台。好好經營並以親子關係為基礎,再逐漸培養孩子的各項社會性能力,就是協助孩子克服人際問題的最佳管道。該怎麼做呢?以下提供一些建議:
一、經營良好的親子關係:例如營造正面溫馨的關係;需要教育時,用引導的方式幫助孩子學習遵守符合其能力應有的規範,孩子才能了解原因且才有能力做得到。這樣的孩子通常較有自信、能體貼別人、自我控制能力較佳、能跟別人合作,因此也較受歡迎。
二、本身與孩子的互動做為學習模仿的基礎:行為的學習方式之一就是模仿,所以要教導孩子好的人際溝通,父母可以從自身做起。例如爸媽一生氣就打罵小孩,卻要求他們生氣時不能打人、罵人。假使爸媽能透過分享心情、想法抒解負面情緒,也協助孩子這麼做,他們就會習慣這樣的處理方式。
三、發生問題就是孩子學習的機會:當孩子與手足或在幼稚園有人際問題時,大人勿用責備方式處理,通常這樣只會造成孩子閃避問題的結果。利用玩偶或直接角色扮演等方式,幫助孩子了解事情發生的經過、每個人的想法、及思考事情的解決辦法,然後跟孩子一起演練。平常也可透過說故事或共讀繪本,幫助他擴展對人、事的觀點以及解決問題的模式。
四、依據孩子該有的發展能力及需要,培養社會性能力:想想孩子在人際關係上需要培養的能力是什麼?例如表達能力、等待能力、輪流分享的能力或其他。當孩子好的能力出現時,就要誇獎他;有不足的部分,可在日常生活裡,依據孩子年齡適當的加以引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