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是當了爸媽以後,才開始學習怎麼來扮演這個角色──有的人歡喜迎接全神投入;有的人心慌焦躁手忙腳亂;也有人唉聲嘆氣鬱悶慍怒;更甚者乾脆ㄧ走了之逃之夭夭⋯⋯。 前中時電子報副總編輯黃哲斌戲稱「四十一歲的現實包裹」為起點,女友意外懷孕讓他毫無心理準備的結了婚當了爸爸,自此他莫可奈何的投入「爸爸」這個角色,他說:「很久以前,我原本是個任性的混蛋,熬夜看電影、晃蕩鬼混,整晚喝光一瓶紅酒再喝威士忌,直到一件事發生,改變這一切,那就是當了爸爸。」他傳神的描述:「對我而言,兩個兒子就像一種空拍攝影機,讓我看見以前看不見的,驚訝以前未曾驚訝的,然後察覺、擔憂,並在日常採取微小的行動,但願終究造成巨大的改變。他們也讓我看見父母與家人,看見那些擦身而過、未曾出口的歉意,看見自己的原生家庭如同蛋殼碎裂那一瞬。」 黃哲斌新出版的「父親這回事:我們的迷惘與驚奇」,細膩描述與兩個兒子的相處,有別於一般的育兒專書,由帶領孩子的經驗,讓他真誠回溯自已的原生家庭,重新抽絲剝繭釐清父母間的關係,追憶童年時光及求學挫敗的經驗。他的迷惘與追尋,不僅承載了個人家族的種種情感,也反映了同一個世代的共同記憶與心聲。 「父親這回事:我們的迷惘與驚奇」讓我深受感動的章節—— 黃二寶兩歲時,曾有整整半年的白天,他們找不到人照料,於是黃哲斌決定自己來。每天上午,父子倆一起吃早餐、玩拼圖、看半小時卡通,一起睡午覺、在床墊上跑跳、吵架,等哥哥放學回家。 有幾次,黃哲斌到雜誌社開會、接受學生的論文訪談,黃二寶安靜坐在ㄧ旁喝果汁、吃蛋糕;甚至也陪著黃哲斌上廣播節目,黃二寶把副控室當成高鐵駕駛艙,或蹲在地毯上玩著隨身攜帶的木製鐵軌及小火車,在自己的創意世界裡,悠然自得。 黃哲斌滿心感恩驚嘆那半年,是一名兩歲小童送他的珍貴禮物,以獨特的姿態、樣貌、笑容,及無比宏亮的哭聲,註記著無數細微的、稍縱即逝的生命經驗。 這位爸爸看似被迫接受照顧孩子的任務,但在每日的相處時光,他歡喜觀察孩子每個細微動作,更由孩子一眠大一吋的緩慢成長中,看到小小孩戒了尿布、學會坐馬桶,會從一數到十八、學著與哥哥鬥嘴,扯著嬌嫩童音歡唱⋯⋯,孩子的童年成長彷彿一部自然生態教育影片,在爸爸眼前鉅細靡遺以花苞綻放的慢攝速度放映,爸爸日日驚喜,時時享受豐盈滿溢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