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主要是以國立故宮博物院豐富典藏及北京故宮博物院三十七件精品,以「雍正皇帝的一生」與「雍正朝的文化與藝術」兩部分十一單元,鋪陳雍正其人、其政及其藝術文化成就,並製作多媒體介紹社會上廣為流傳雍正傳說的淵源,以清宮典藏文物全方位解讀雍正皇帝。
※雍正皇帝的一生
愛新覺羅.胤禛,生於康熙十七年(1678)十月三十日寅時(零晨3至5時),康熙皇帝第四子,生母烏雅氏,滿洲正黃旗。「胤」是康熙帝諸皇子的排行,「禛」是「以真受福」的意思。官書記錄烏雅氏受孕與胤禛出生過程中出現種種祥瑞徵像,為胤禛在眾多兄弟的帝位鬥爭中脫穎而出留下伏筆。官修史書中描述雍正儀容奇偉,高挺鼻子、身材修長、雙耳豐垂、聲音洪亮、目光明亮有神。
雍正登基後,一再強調自小蒙皇父康熙帝親自撫育,他的滿漢文及經書詩賦素養,都受到皇父肯定;尤其是他的誠孝,更深受康熙帝稱讚。他個性急躁喜怒不定,也屢蒙皇父訓誡「戒急用忍」。
雍正帝雖在激烈的皇位鬥爭中脫穎而出,但繼位初期仍受到兩股勢力挑戰:一是延續康熙後期以皇八子允禩、皇九子允禟、皇十四子允禵等兄弟所聚集的宗室集團;一是以隆科多、年羹堯等人因拱衛有功逐漸恃寵攬權、驕縱不法的權臣勢力。對雍正來說,任何試圖侵犯或凌駕皇權的力量必須剷除滅絕,選展的「硃批奏摺」說明了雍正對皇權挑釁者的血腥整肅;然而對於忠貞不貳、實心為國的臣子,如十三弟怡親王允祥、大臣張廷玉、田文鏡、楊宗仁等,則是關懷備至、不吝誇獎、賞賜有嘉。總之,雍正皇帝是位賞罰分明、嚴厲剛猛中卻又至情至性的率直君主。雍正帝在位時曾自評功業:「朕反躬內省,雖不敢媲美三代聖君哲后,若漢唐宋明之主對之不愧。」今天史學界也公認他是位承先啟後奠定康乾盛世的明君。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子時,雍正帝崩逝於圓明園,年五十八歲,擇葬於北京西南易縣泰寧山萬年吉地。有關他的死因,眾說紛紜,未有定論。在位十三年,宵旰焦勞,勤於庶政,在政制革新上有許多貢獻,統治穩定,國庫充盈,為弘曆積聚可資發展的厚實基礎。
※雍正治理天下,評價最高的政經改革有: 攤丁入畝:
雍正元年實施將人丁攤入地畝,以土地作為單一課稅標準,取消人頭稅,減輕了農民負擔,擴大了政府財源,這是清代財政稅務史上重大改革。
肅貪養廉:
雍正即位之初,雷厲整頓官場貪瀆頹風,他恩威並施,養廉與肅貪並重,將火耗歸公充作官員「養廉銀」,提高官員收入,對貪官嚴懲重罰,使官員不必貪,也不敢貪。 火耗歸公: 「火耗」又稱「耗羨」,是正稅之外的附加費,官員任意徵收彌補稅銀在鎔鑄、兌換、運解中的耗損,常有正稅一兩,火耗達五六錢之譜。雍正將火耗改為法定稅款,固定稅額,統一管理,除用於公務外,並作為「養廉銀」,不但減輕了人民負擔,也大幅提高官員的俸入。
雍正重農業,多次前往先農壇祭祀;對於開疆拓土,雖不如康熙與乾隆,但綏遠撫邊,對維繫與鞏固大清王朝的統治也有一定的功績。
即位後,他設置軍機處,擴大奏摺制度,推動政經改革,乾綱獨斷的帝王生活,讓他終日埋首公務,通宵達旦批覽奏章,成為歷史上少見的勤政皇帝,留下了大量硃批奏摺。 ※雍正的文化與藝術
雍正繼位前後的宮廷生活,豐富多樣,品味高雅。他喜歡吟詩弄月、讀書賞花、撫琴品茗、尋幽訪勝,博古賞新,又好與僧道遊,寄情藝術,排遣繁忙。
雍正強調儒、佛、道三教並重,儒家思想有利於統治;佛、道民間信眾普及,不容少覷。雍正好談佛法,自喻「釋主」,常與僧衲往來,講論禪宗之學,造詣頗深。
他自號破塵居士,又稱圓明居士,常在宮中舉辦法會,召集全國有修為的僧人參加,並親自說法,賜弘曆「長春居士」、鄂爾泰「坦然居士」、張廷玉「澄懷居士」等法號。行樂圖中留下他穿喇嘛法衣修密的影像。
雍正帝也一再頒發佛學諭旨,刊刻佛經,躬自抄錄、編輯、撰述,並親自書序。 到了晚年,特別在雍正八年怡親王允祥病故後,宮中齋醮法會增加,煉丹藥情況頻繁,硃批奏摺中留下他賞賜丹藥給大臣服用的紀錄。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子時,雍正帝崩逝,也有人主張是服丹藥所致。
雍正繼位之謎,歷史學界莫衷一是,疑雲重重;雍正之死,開啟另一個謎團。雍正其人、其事、其政,在歷史上烙下深刻印記,給後人留下寶貴的文化遺產。睹物思人,透過展覽,能對雍正皇帝有更深入確切的認識。
以往受民間流傳稗官野史的影響,總將「雍正」「血滴子」聯想一起,總想他為剷除異己不擇手段,慢步細覽「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除驚嘆藝術展品、畫作精緻,引人入勝,最讓我讚嘆的是批閱詳細的奏章,雍正透過奏章的批閱,嘉勉大臣的用心朝政,提醒大臣不要過於勞累應好好照顧身體健康,但也嚴厲批判工作不力的臣,從奏章的字裡行間看出他真是一位努力行事認真的好皇帝,推薦大家走一趟故宮,觀賞「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大家一定有很大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