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近年積極推動「校園優質化工程」,各級學校不僅改善老舊校舍並提升學校教學環境,同時將校園空間釋出與社區共享,協助學校融合人文藝術,結合社區特色,讓老舊建築整建更新。透過校園優質的活化與更新,讓學生擁有更優質的學習環境,進而帶動學生學習動機與成就感,提升臺北市的教育品質。
「校園優質化工程」的積極進行,康副局長戮力協助各級學校,從規劃、協調、溝通與進行,促使老舊校舍煥然一新,風華再現,展現不一樣的風貌。康副局長公務繁忙,特別撥冗接受採訪,暢談「校園優質化工程」的緣起、執行實況及預期成果。
※「校園優質化工程」規劃緣起:重點經費編列,平衡新舊學校差異
長久以來,教育局每年多按照學校需求,編列學校修建工程費,但囿於經費有限,學校須施作的項目繁雜,經檢討後發現,每個學校都均可獲得相當額度的修繕費,但對於經費的分配對每個學校不盡適宜,造成修建工程分散、零星,無法突顯整體修建的成果。
又基於新建學校不管在空間設計、動線規劃、內部設施,與老舊學校相較,顯得極大差異,教育局深入探討考量,當新建學校工程告一段落後,將經費運用重點轉為老舊學校的整修,以重點編列的方式,提撥較大額度的經費,協助老舊學校做整體規劃,讓新舊學校拉近水平,同樣享受優質新穎的校園環境。
對於選擇「校園優質化工程」學校的優先順序,有幾個考量點:
*校舍平均使用年限較高
*校舍衛生及軟硬體設備現況老舊
*公共空間不足
*整體環境簡陋
*綜合考量各校需求區域資源合理分配
※試辦成效顯著,逐年賡續推動
94年南港高中開始試辦,南港國中升格為完全中學,但校舍老舊,設施不敷使用,卻限於建築物未達報廢年限,拆除重建有其難度,並造成浪費,後來提撥經費作為整修,達到校舍改觀的成效。
95年民生國中試辦,起因鄰近介壽國中學生數較多,民生國中學生人數明顯落差,教育局考量各校師資、設備大致相同,或因校舍外觀予人不夠鮮明印象,影響學生就讀意願,所以提撥經費整修民生國中老舊校舍,希望提升學校競爭力,吸引學生回流。
兩校試辦,老舊校舍脫胎換骨,耳目一新,成效顯著,獲各界激賞。96年繼續撥款13所學校整修老舊校舍,每校約計3000萬工程費,其中包括明倫高中、松山工農、和平高中、明德國中、內湖國中、仁愛國中、中山國小、士林國小、東園國小、內湖國小、西松國小、幸安國小,南港高中為第二次撥款修建,共投入4億5000萬修建工程。以上各校大多因校舍老舊而撥款整修。亦有特別案例:健康國小講求設計的嶄新校舍,突顯鄰近西松國小的陳舊晦暗,所以亦將西松國小列入優質學校工程,改善學校外觀,以拉近與健康國小的差異,平衡校際之間的差距,達到資源分配的合理。此外,教育局觀察地處熱鬧都會區的仁愛國中,近年學生人數有下滑現象,也撥款挹注整修校園,希望吸引學生回流。
97年核定13所學校進行「校園優質化工程」,每校約計3000萬工程費,包括中正高中、金華國中、介壽國中、民生國中、南門國中、南門國小……等,其中民生國中為第二次撥款整修,13所學校的修建工程總工程費4億7800萬。目前26校均已完成整建工程。
98年擇定大直高中等15校,經費為3億6000萬,大部分工程目前正在進行,預計年底可完工。總計5年投入「校園優質化工程」經費,高達20億6000多萬。
99年擇定28所學校進行「校園優質化工程」,但檢討往年績效,一年3000萬龐大經費,工期龐雜,部分學校無法在短短一年內完工,目前改為一年發給1500萬經費,分計兩年撥款,讓學校有充裕時間進行工程,總工程款大約編列10億元。
校園營造看似以環境優質化為重點,但實際上是以「人」為核心,融入全人教育的精神,發揮境教功能,涵育出人與環境共融共好的校園氣氛。由環境的改善,作為教學精進的出發點,漫步台北道衢巷弄,造型優雅色彩溫馨的校舍,是行人旅客賞心悅目的享受。
※檢討施工難題,具體改善方案
推動「校園優質化工程」,時,一般學校面臨的難題:由於提撥的經費額度較大,學校進行整體規劃與設計考量時,需耗費較多時間,蒐集相關資訊,溝通校內師生家長的意見,方能完成整修的需求。
其次,有些校舍的整修,涉及請照,如申請建築執照、室內裝修執照,需花費較多時間,而影響工程期程。
由於經費較多,施做項目繁多,延宕工期,影響學生上課,乃至社區居民的生活作息,凡此均為各校進行工程時,遭逢的困擾。
為因應上述困難,教育局對經費運用略做調整,核定「校園優質化工程」,前半年先提撥規劃費,學校可提前與建築師溝通規劃,新年度開始,即能發包工程,掌握工程進行。
其次改善的方案,責成各校可依工程施做項目,分項發包,或統一發包但分期施工,不一定將工期集中於暑假,造成趕工影響施作品質,如校園角落或校外部分,對學生上課不造成影響的,可在學期中施工。
自99年度開始,將經費折半,先核發1500萬,工程如期完成,第二年再核發餘款,減輕學校施工進度的壓力。
「校園優質化工程」除校園更新改造外,也進行普通教室改善工程,一年2億的經費,國小部份大致均已完工。自今年起以3年為期程,逐年進行高國中普通教室環境改善工程。98年度由市立國中及完全中學(國中部)優先施作,高中及完全中學(高中部)則自99年度起施作。普通教室改善工程完成後,將進行專科教室整修。除了學校外觀的美化,對於教室的整修,也同時進行,營造優質上課環境,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友善校園,亮麗圍籬
配合「臺北好好看」系列計畫,改善市容景觀,迎接2010花卉博覽會盛會。亮麗校園圍籬的改善,破除高聳水泥圍牆,採鏤空方式施作綠色圍牆,98年計18個學校進行圍牆改善工程,約計一億左右的工程款,由一位善心人士匿名提供,為善不欲人知的行為,令人讚佩。99年編列預算,33個學校進行圍牆改善,以期創造優質親切綠色圍牆,雖然有人憂慮圍牆透空,學校沒有隱密,但康副局長表示,圍牆透空校園透明化,學校全然敞開沒有死角,對校園安全維護絕對是加分。
民生國中圍牆打通後,豐富的空間營造,全然不同視覺感受,家長、老師、學生流連徜徉其間;介壽國中圍牆內縮,以退為進,學校開闊恢弘氣勢,拓展全新視野,令人驚豔;教育大學附小幼稚園臨中山南路,透空綠化圍牆,形成一道綠籬,從校內穿透綠籬,眺望中正紀念堂,站在中山南路,面對學校,校園景緻一覽無遺,藉由透空圍牆,延伸社區街景,借景的美感,令人目不暇給。
學校與社區相互融合,強化學校與社區居民自明性。亮麗校園圍籬富有生物多樣性的教育功能,塑造通學道路的特色,圍牆與街道家具的整合,達成都市綠帶空間的串聯,放射狀擴展台北市容的綠化面積。
※永續校園總合治水生態工法
以往學校的地面多以水泥、瀝青、磁磚不透水材質鋪面,不但堅硬、冰冷,阻隔水滲入土壤,尤其雨水的排水設施多為密不透水設計,雨水直入河川,無法循環回歸大地,影響自然生態。96年由泉源國小、湖山國小開始試辦總合治水,改善校園排水,以多孔質的連鎖磚、植草磚、砌石來鋪設地面,強化排水,促進綠草生長,達到排水綠化環境,維持生態品質。97年有9所學校,98年有12所學校實施,99年繼續編列預算實施。
透水鋪面、滲透井、生態水溝或生態水池,係為孕育適合動植物生長的環境外,並提供讓師生、大眾認識動物、植物,學習生態綠化觀念的場所,兼具教育、研究功能,樹立校園生態園區典範,達到生態教育的目的。
※污水下水道接管工程,維護校園環境衛生
污水下水道接管工程,污水下水道的建設是國家都市進步的指標之ㄧ,瑞士洛桑管理學院,將其列為國家競爭力評比項目,可見污水下水道接管工程的重要,92年11校、93年23校、94年7校、95年11校、96年14校、 97年31校,加上部分學校自行編列預算完成接管,截至97年共完成162校,預計99年將達全面接管完成,8所山區學校居管線末端無法接管工程,將協助改善設施。污水下水道接管工程,有助環境衛生的改善。
※結 語
綜觀推動「校園優質化工程」的具體成果,由於學校以充裕的經費做整體考量,計畫性的整修,能突顯整修的成效。「校園優質化工程」重視校園外觀與內部的兼顧,著重校園外觀、入口的設計與外牆的整修,呈現校園新的風貌,與人一新耳目全新的觀感。對於經常性的動線、樓梯間、廁所乃至公布欄,首先去除髒亂、晦暗,師生發揮創意巧思,布置學校各個角落,納入精緻化的因素,注入溫馨元素,提升人文氣息,達到美化效果。
推動「校園優質化工程」,階段性的任務為:「窳陋設施的改造」、「舊校舍新風貌」、「平衡區域差距」、「整體形象塑造」。長遠最終目標為:將校園營造朝向以符合安全、人文、自然、科技、藝術及健康校園。
透過「校園優質化工程」,改善學校環境,提升教學品質,提供舒適教學環境,增進學生學習興趣。營造健康安全的校園,重視綠化生態的校園,達成節能減碳的環保效能,美化校園呈現新的風貌,讓市容景觀得到更好的視覺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