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開學分離焦慮、人際關係克服法 作者:詹純玲(友緣基金會專任老師) (親子天下專特刊)
【分離焦慮篇】
好不容易把小其從床上叫醒,一陣忙亂的幫他梳洗完畢,準備要出門時,小其又開始掉眼淚了,半哄半騙的把他帶上車。到了幼稚園門口,他卻怎麼都不肯下車,一直抓著媽媽,哭喊著說不要上學。眼看著自己快遲到,媽媽的心裡又氣又急又難過,只好硬把他抱下車,交給老師,然後帶著不捨的心情「逃離」現場。
類似的景象在各園所多少都曾上演過,可是身為父母總想著如何讓孩子能順順利利的就學,開啟人生的第一個社會化及學習的階段。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孩子不想上學呢?不外乎:
一、離不開父母產生的分離焦慮
二、因為園所環境,適應困難
分離焦慮和年齡成反比
孩子跟父母(或熟悉的照顧者)分離時,呈現焦慮不安、傷心,就是所謂的「分離焦慮」。這樣的感覺源自於嬰兒期約八、九個月大,當父母離開時對父母的依戀及抗議。因為嬰兒還無法在心裡塑造父母的形象,所以當父母離開時會很焦慮,以為他們再也不會回來了。
有研究指出,父母(或熟悉的照顧者)如果在嬰兒期提供一個安全的情感連結(也就是愛的連結),孩子在進入幼稚園時會有更好的適應能力。這樣的孩子較願意探索新事物、容易與人相處。所以一般來說,隨著年齡漸長,孩子了解到父母的離開只是暫時的,也就較能適應。只是當離開熟悉的環境,到了陌生的園所時,難免還是會有初期的不安,有的會哭、有的不講話。有的一開始就無法適應;有的則是前面幾天因有新鮮感、好玩的事情,而未出現適應上的問題,但隔幾天後就出現分離焦慮,這些都是很正常的。
分離焦慮持續的時間長短,一般來說,與孩子年齡的成長成反比,愈小的孩子需要愈長的時間才能完全適應。
例如剛入學的情況,兩、三歲的孩子可能需要約一個月;三、四歲的孩子可能需要約三週的時間;四、五歲的孩子則可能需約兩週時間,就能完全適應環境。
當然,上述時間不是絕對的,畢竟孩子也會有個別差異。因個人特別狀況及對父母的信任程度,導致分離焦慮時間拖一個月,甚至一年也有可能。基本上,如果孩子對父母的信任度夠;跟老師的關係也很好;跟小朋友也能相處愉快,焦慮感覺就會逐漸減少。
分離焦慮克服法:
爸媽可以做的五件事──
一、增進親子關係。有空時陪孩子玩他想玩的遊戲、說故事、帶他出去玩、了解他的想法等。 另外,留意家裡是否有些變動可能會造成孩子的不安,例如有剛出生的弟妹、有生病手足需要照顧、爸媽常吵架、改變照顧者等等。這些都會引起擔心失去愛的感覺,因此與父母分離時就更不安了。所以如有這些情形,要讓孩子感覺到被關懷及支持,才有可能減低分離焦慮。
二、培養孩子降低分離焦慮的方法:給他一張你的照片或其他可以代替你陪伴他的東西,告訴他若想念你時可以看看照片、告訴老師、跟小朋友玩、或看書等等。
三、離開孩子時要表現得溫暖而堅定:離開時抱抱孩子,溫和但明確告知什麼時候一定會去接他,希望他在學校跟小朋友玩得很開心,也相信他做得到。然後才把他交給老師。
四、準時接送。跟孩子的承諾一定要信守,如遇臨時情況無法準時接他時,一定要事先告知何時會去接他。
五、在家裡玩躲貓貓的遊戲:透過遊戲讓孩子體驗,父母不見但還是會出現的感覺。
爸媽不能做的五件事──
一、偷偷溜走:心想孩子看不到就好了。可是孩子反而會因無法確認父母什麼時候會在、什麼時候會離開,而讓不安感更加嚴重。
二、大人呈現不安:父母的不安也會傳染給小孩。
三、用大人的情感威脅:例如對孩子說:「你再哭我就不帶你回家了。」「我不要愛你了,我要愛妹妹,她比較乖。」
四、只考慮解決問題,忽視孩子的情感:例如跟孩子說:「我不管你了,弟弟在家等我。」或將孩子直接交給老師,說「讓他哭」,然後逕自離開。
五、威脅處罰:例如跟孩子說:「明天去幼稚園如果你又哭,回家就要罰站。」
其實這些都會讓孩子更害怕,更增加他們的分離焦慮。因為他們本來就沒有安全感了,從這些話語或行為,更讓他們相信爸媽的確是不愛自己了。還有一種說理說服,例如:「你長大了,要勇敢!不能哭囉!」雖然孩子的確會希望自己勇敢及長大,可是若不覺得父母是了解他、愛他的,這樣的話語其實是沒有幫助的。
【人際關係篇】
大班的元元跟大寶、小玉在玩扮演遊戲,元元想扮演公主,大寶不同意,而且說:「那你就不要玩。」備感委屈的元元回到家後跟媽媽哭訴:「大寶不讓我玩!」
進入幼稚園後,孩子開始發展同儕的人際關係,被拒絕,是多麼令人傷心的事啊!
學前兒的人際特質:自我中心
學齡前孩子在人際發展上,從嬰兒期開始發展與大人的關係,慢慢轉移到跟小朋友關係的建立,同時也展開社會化之旅,學習跟別人相處。透過一些社會性及非社會性遊戲類型,可以看出他們的人際發展情形。
最早,他們把焦點放在與大人愛的連結、互動上,對其他小朋友沒有興趣,都是自己一個人玩;後來看起來似乎會跟小朋友在一起,玩的玩具也可能一樣,但事實上是各玩各的,此時稱為「平行遊戲」。
隨著年齡漸長,幼兒跟大人的關係已穩定,也就是分離焦慮的情緒較少後,對他人的興趣就愈來愈濃厚。他們會開始一起玩遊戲或玩具,享受在一起的樂趣,此時稱為「聯合遊戲」。但遊戲內容沒什麼組織,也就沒有所謂的分工與合作。他們可以分享、輪流、談論好玩的事情,但大都依自己的觀點,較少去考慮別人,偶爾會出現決定別人可否參與的情形。
年紀再長一些,他們漸漸開始發展合作性的人際關係,學習角色分工,比之前更在乎團體的歸屬感,因此對於被排擠更敏感,此時稱為「合作或組織的遊戲」。
三、四歲孩子已開始進入聯合遊戲的階段,雖然想跟朋友一起玩,跟同儕的互動漸趨頻繁,但也因認知、情緒、語言、動作等各項能力發展的限制,而產生一些人際的問題。例如:搶玩具、肢體碰撞的衝突、常用哭或打人或告狀解決問題、排擠別人或被排擠、自我孤立、命令別人、各說各話引起的誤會等等。
這些問題背後的原因,包括:自我中心(也就只能以自己觀點思考)、等待能力不及、要別人都聽他的、尚未有能力玩有組織的遊戲、不懂得如何制訂簡單的遊戲規則、無法明白表達自己想法、情緒表達能力不足、不了解別人的感受、缺乏解決問題能力、不知如何接近朋友、有分離焦慮一直黏大人……
四個方法幫孩子交到好朋友
有些父母煩惱無法直接幫忙孩子經營在外的人際關係,但其實家裡也是一個人際關係的舞台。好好經營並以親子關係為基礎,再逐漸培養孩子的各項社會性能力,就是協助孩子克服人際問題的最佳管道。該怎麼做呢?以下提供一些建議:
一、經營良好的親子關係:例如營造正面溫馨的關係;需要教育時,用引導的方式幫助孩子學習遵守符合其能力應有的規範,孩子才能了解原因且才有能力做得到。這樣的孩子通常較有自信、能體貼別人、自我控制能力較佳、能跟別人合作,因此也較受歡迎。
二、本身與孩子的互動做為學習模仿的基礎:行為的學習方式之一就是模仿,所以要教導孩子好的人際溝通,父母可以從自身做起。例如爸媽一生氣就打罵小孩,卻要求他們生氣時不能打人、罵人。假使爸媽能透過分享心情、想法抒解負面情緒,也協助孩子這麼做,他們就會習慣這樣的處理方式。
三、發生問題就是孩子學習的機會:當孩子與手足或在幼稚園有人際問題時,大人勿用責備方式處理,通常這樣只會造成孩子閃避問題的結果。利用玩偶或直接角色扮演等方式,幫助孩子了解事情發生的經過、每個人的想法、及思考事情的解決辦法,然後跟孩子一起演練。平常也可透過說故事或共讀繪本,幫助他擴展對人、事的觀點以及解決問題的模式。
四、依據孩子該有的發展能力及需要,培養社會性能力:想想孩子在人際關係上需要培養的能力是什麼?例如表達能力、等待能力、輪流分享的能力或其他。當孩子好的能力出現時,就要誇獎他;有不足的部分,可在日常生活裡,依據孩子年齡適當的加以引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