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食在菲律賓是非常重要,當地人一日五餐,固定三餐以外,早上十點多上午茶、下午三點多下午茶的兩次點心時間,不論主餐或點心時間,食物的份量都不少,因為天氣熱,當地人酷愛甜食,吃完甜食再喝冰涼的可樂,是當地人很普遍的飲食習慣。
在菲律賓期間,常有各團體設宴招待,文復會的朋友們更是挖空心思,為我們準備各式點心,在菲期間每日兩次的點心從未重複,讓我們感動不已,更感謝他們的用心招待。
傳統美食燒烤烹調
烤乳豬是菲律賓傳統美食,也是當地人的最愛,剖開乳豬,內部塞入羅望子葉慢火炭烤,當乳豬烤熟散發出濃濃香味,馬上觸動食慾,烤得焦黃的豬皮,不油不膩,很有嚼勁,當地人宣稱烤乳豬是用來招待貴客,當地華僑常以菲律賓傳統菜招待,烤乳豬是必備菜肴,每當我吃到烤乳豬,總不由自主抬頭挺胸,神氣的自以為是「貴客」。烤魚也是另一道菲律賓傳統菜餚,剖開魚腹部加入各種香料和酌料慢火燒烤,吃起來另有一番風味。
菲律賓傳統海鮮湯以香料熬湯,湯裡出現草蝦、空心菜、小黃瓜的搭配讓我很好奇,酸酸鹹鹹的味道,很有趣。
鮮美海鮮令人垂涎
菲律賓的海鮮種類繁多:螃蟹、龍蝦、蝦子、花枝和各種魚類、貝類,碩大新鮮肥美,令人垂涎。中國餐廳的烹煮方式較適合我們的口味,比較不流失食物原有的甜美,菲律賓餐廳習以燒烤處理食物:烤魚、烤蝦、烤螃蟹……每每讓我嘆息,惋惜他們糟蹋食物。
離開菲律賓前一晚,文復會柯會長帶我們到一處魚市場,人聲嘈雜,很像台灣的富基漁港和碧砂漁港,每一攤子擺滿各式生鮮漁獲,客人現場採購新鮮漁貨,再交由周邊餐廳當場烹煮,不管攤子或餐廳生意都很好,雖然離情依依,但美食當前,大家耳酣酒熱,大快朵頤。
生熟芒果各具特色
到菲律賓無法錯過芒果,此地的芒果有兩種:黃色外皮的熟芒果和綠色外皮的生芒果。熟芒果的果肉香甜厚實,不像台灣芒果那麼多纖維,吃起來口感極佳,很有飽實感。熟芒果打成濃稠果汁或做成冰沙,甜而不膩很可口。芒果冰淇淋酸酸甜甜的,很具特色,很多遊客到菲律賓玩,喜歡在機場免稅店購買芒果冰淇淋帶回國。將芒果加工製成的芒果乾是讓人一片接一片欲罷不能的零食,也是觀光客喜歡購買的伴手禮。
在菲律賓隨處可見路邊的小攤販靈巧的將未成熟的青芒果切成像一朵花,裝成一袋一袋零賣。青芒果既是菜也是水果,直接切片吃,味道酸酸甜甜的很特別,但怕酸的人可能比較不敢嘗試。當地人也將青芒果當作菜,切片沾蝦醬吃,口味也不錯。青芒果打成汁,甜中帶微酸,果汁中含有絲絲纖維,幫助消化,有人怕酸,加上白砂糖,增加甜度。
Halo-Halo色彩鮮豔冰涼可口
Halo-Halo冰很像台灣的蜜豆冰,透明高腳玻璃杯底層是透明刨冰,上面堆疊各式蜜豆,如紅豆、綠豆和各種不同顏色QQ圓,最上面加上一大球芋頭冰淇淋,外觀色彩鮮豔非常吸引人,吃之前再淋上濃濃的煉乳,將所有東西攪和混合,雖然甜味十足卻不膩,非常可口好吃,但吃完這一大杯,肚子也就飽脹再也裝不下其他東西了。
鴨仔蛋(BALOT)進補
某日早上,文復會莊副祕書長即預告下午有超補的鴨仔蛋,叫大家千萬不要錯過。聽說鴨仔蛋並不容易買到,他們費了功夫預約買到,一個鴨仔蛋約菲幣十元(台幣七元),用白水煮熟。外觀與一般鴨蛋並無兩樣,敲開後,裡面可見蛋白和尚未完全成形的雛鴨夾雜混合,看起來有點恐怖,但我還是鼓起勇氣嘗嘗看,吃進嘴裏,就是鴨蛋的味道,但有點黏黏糊糊的感覺。鴨仔蛋在當地人眼中視強身健體的補品,他們可以一口氣吃下好幾個。
長形粽子——蘇曼(SUMAN) 蘇曼(SUMAN)是菲律賓極具特色的甜食點心,以椰子葉包裹糯米程長條形,糯米有著淡淡的米香和甜味,有的還會在糯米裡加豆沙,很像湖南的豆沙粽,淡口味較為清淡。這是菲律賓難得不甜的點心。
結語 在菲律賓不但嘗試菲律賓的傳統食物並觀察他們的飲食習慣,真正傳統菲律賓人不用餐具,直接用手將米飯捏揉成糰沾簡單的配菜,最常見的配菜是小魚乾加白醋。菲律賓人受美國影響很大,一般人用餐時,右手湯匙左手叉子,餐廳並不提供筷子,只有在中國城的中菜館,才會應客人要求提供筷子。
菲律賓人酷愛肉食不大吃青菜,食物口味重,尤其各種甜食更是甜到讓我舌頭發麻,無法忍受,即使相同廠牌的東西,在菲律賓販賣的,卻比台灣甜上數倍,但當地人卻習以為常,他們表示因為天氣熱,所以吃重甜的食物,這種理論讓我非常困惑。
菲律賓人不只口味重,飲食份量也很大,每次看到他們盛著一座山般高的食物讓我咋舌,心懼如何吃完?但我的擔心是白費的,很少有人會剩餘食物。反而他們每每擔心我吃得太少,取笑我太瘦只能當「芽芽」(菲傭的別稱),因為有錢人家的太太都是富富泰泰的,果真,在街上放眼望去,都是體態豐腴白皙細嫩的太太小姐們。
我還是比較習慣台灣清淡的飲食,在菲律賓雖然勇敢嘗試他們的食物,但限於淺嚐為止,滿足好奇心,在菲律賓生活了四十天,回到台北,發現竟然瘦了三公斤,更適合當「芽芽」了。